“見鬼!我真該和他好好喝頓酒,就在這裡。彆列科夫,但願你的酒量和你的才能一樣,都是卓越的……”
楊明誌知曉斯大林對新槍的事高度重視,居然把很多專家都請來了,這其中全都是最著名的人物。
楊明誌亦是對僅比自己年長四歲的烏斯季諾夫有著高度興趣,很快必將與此人見麵,但他唯獨想不到,自己會在九月二十九日晚,就見到這個人。
其實對於斯大林,新槍這件事並非絕對重要,彆列科夫能研發出新式武器當然是好事,然而在其武器科研專家身份的背後,他還是一位作戰專家。
以往的資料都表明,這個來自異國的男人,不可思議的對這場戰爭有著非同一般的認識,他的許多大戰略的想法,居然和軍隊的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高度吻合。
這樣的結果一直令斯大林即興奮又遺憾。
太可惜了,如此人才本質上還是個中國人,加入蘇聯國籍這件事就好比給駿馬套上韁繩,隻是一種控製手段。
彆列科夫是聰明人,目前的跡象表明,他需要從自己這裡獲取好處,以完成他的目的。
也許這個男人可以和朱可夫見個麵,現在正好就有一個機會。
反正其本人即將抵達莫斯科,到了首都之後,他不可能自由活動。
斯大林當然摩拳擦掌想要親自操持一下新槍,親自感受一下它的能力是否屬實。這件事完畢,新槍能否投入生產,烏斯季諾夫的意見非常重要,再完成測評前,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不管結果如何,事情結束了彆列科夫不能立刻離開。
等待著他的還有一場會議,屆時他彆列科夫必須以中將司令的身份,參與這場會議。
畢竟已經是九月底了,斯大林格勒和附近地區的作戰愈發膠著,德軍的進攻氣焰極其囂張,蘇軍也在堅決抵抗。就目前情況看,蘇軍的抵抗過於艱難,斯大林難免有很大的擔心,有道是戰事無常,現在的情況,德軍的確有能力占領整個斯大林格勒。全賴於第62集團軍不竭餘力的那人命去填補,德軍目前僅占領製高點馬馬耶夫崗。
伏爾加河右岸的兩大片居民區,現在基本還在蘇軍掌控,就是德軍占有了製高點,居高臨下的戰術優勢太強了。
介於這種情況,五天前召開的緊急會議,朱可夫打電話說明自己的見解。
朱可夫將現在的戰局描述為1812年的博羅季諾決戰,一百年前的那場戰鬥,就是法軍占領了戰場中心的製高點,使用大炮瘋狂的開火,使得俄軍付出慘烈代價才逆轉的戰局急轉直下,最終戰役失敗。
所以朱可夫給予崔可夫的第62集團軍的一道命令,就是右岸城區的部隊,在竭儘所能保衛現在控製區的同時,向馬馬耶夫移動,以求奪回這個戰略製高點。
如果朱可夫對戰局隻有這點意見,那就太膚淺了。
朱可夫一直有著更宏大的想法,即便他現在被調到南部,親自坐鎮軍隊指揮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戰略決戰,他也一直心係著北方戰局。
目前,蘇軍還牢牢控製著八月份收複的勒熱夫突出部,隨著九月上旬突出部部隊擊退了兩次德軍的反撲,到現在,朱可夫認為德軍已經缺乏繼續反撲的能力。
為何?德軍既然無法按照既定計劃在九月上旬拿下斯大林格勒,戰爭變成了一場消耗戰,德軍就必須從其他戰場抽掉機動部隊。那麼從北邊抽掉部隊就是最快的捷徑。
何況現在的情況,北方的德軍主力是第九集團軍,指揮官莫德爾據說非常善於防禦戰。朱可夫、伏羅希洛夫,以及其他的國防人民委員會成員,都認為北方德軍目前的戰略意圖就是防守。
這說明了什麼?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一拍即合,既然德軍擺出防禦態勢,說明他們在全力支援南部戰場。
德軍隻求蘇軍不會發動反攻,以打破北方戰場的局勢。
求仁得仁,那麼蘇軍就發動一次戰略反攻,如果能把維亞濟馬突出部的德軍第九集團軍包圍殲滅,說不定還能一下子收複斯摩棱斯克呢!如此一來,蘇軍就從德軍手裡搶奪了一部分戰略主動權。
該方案還處於構想中,何況這種構想德軍也能猜到。
斯大林聽了華西列夫斯基的意見後,認為在北方發動一次戰略進攻戰役,無論失敗與否,都能大大減輕南部戰局的壓力。
如果要展開進攻,進攻者的目的當然是勝利。
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目前還在南方指揮斯大林格勒戰役,兩人分身乏術,所以關於在北部開啟一場戰役的計劃,目前隻是一個構想。
但是,這是一個可以付諸實施的構想!
斯大林計劃令朱可夫臨時從斯大林格勒飛回莫斯科,以帶頭製定粉碎莫德爾的德軍第九集團軍的戰役計劃。關於該會議,西方麵軍司令科涅夫,以及加裡寧方麵軍司令普爾卡耶夫都將參與。
按理說,這將是蘇軍方麵軍司令級彆的高級將領參與的會議,楊明誌一介沒有實權的集團軍司令,是沒有資格的參與的。
斯大林有自己的考慮,以他感性的認知,這個年輕人很可能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見解。再者,彆列科夫並非是完全的局外人。
確鑿證據表明,盤踞在維亞濟馬的德國第九集團軍,其中下屬第100軍,總兵力高達四萬人。
彆列科夫在白俄羅斯的沼澤地指揮進行的戈梅利戰役,與這支德軍爆發了慘烈的戰役,他的見解或將給予朱可夫等人很大幫助。
防空氣球遮蔽下的克裡姆林宮,這裡正在謀劃一個偉大的反攻計劃。莫看德軍依舊保持著攻勢,甚至有迅速突破高加索山脈的趨勢,仿佛隻要再努力一把,蘇軍就要撐不住全麵潰散了。
德軍專注於自己的作戰,狼堡的一票參謀人員,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伏爾加河流域的龐大戰場,卻忽視了蘇聯後方的兵力調動,以及海量的新兵訓練。
朱可夫收到了斯大林的秘密命令,他將在十月初飛回莫斯科,把電話裡說的那一通“一次性解決維亞濟馬德軍問題”的戰略計劃說明白,以便下屬部隊開始兵力物資的調動。
動身的時間尚未具體說明,所以朱可夫隻得把斯大林格勒部隊的指揮權交給華西列夫斯基,他開始研究維亞濟馬地區現在的戰局,在腦海裡進行推演。
八月份,就是朱可夫親自指揮的反擊作戰,勝利解放了勒熱夫,迫使德軍的戰線存在一個難啃的硬骨頭——維亞濟馬突出部。
經過一個月的修養,那裡的部隊實力理應恢複的不錯。朱可夫頗為自信,趁著德軍注意力全在南方的鏖戰,一口氣啃掉維亞濟馬這一硬骨頭,難道還會失敗嗎?!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