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牛頓做出一個摘眼鏡的動作,身體變得透明,化作殘影,漸漸消失在金色會堂之中。
林弦注視著牛頓消失的地方。
然後彎腰,按下愛因斯坦座椅側麵的按鈕。
瞬間。
四麵八方的全息影像激光如潮水般退散,輝煌又奢華的幕布、裝飾、水晶燈一個接一個消失。
包括林顯臉上的虛擬萊茵貓麵具也頃刻暗去。
短短十幾秒時間,明亮的虛擬聚會現場消失了,地下避難所重新歸於原貌。
看來這個按鈕就是控製天才俱樂部聚會係統的開關。
林賢分析道,隻有聚會係統處於開啟狀態,成員們才可以通過黃金勳章連接vr網絡,以虛擬形象來到會場參加聚會。
200年前的例行聚會都是約定好的時間,每個月1號00:42準時舉行,愛因斯坦隻需要提前開啟這個係統就可以。
問題是現在是2234年,聚會已經暫停200多年,牛頓是如何做到第一時間趕來參會呢?
林顯眯起眼睛得出一個並不複雜的結論,這說明牛頓時刻在關注天才俱樂部的動態,
應該有自動化設備幫他24小時監控聚會係統是否開啟,而全知全能的愛因斯坦自然知道這一點,他非常確定,隻要啟動聚會係統,
牛頓就一定會第一時間進入會場確認情況。
林賢一邊分析一邊走下台階,走到牛頓所屬的三號座位前,坐下。
這把高背椅是屬於牛頓的,林賢打算坐在這把椅子上,把自己想象成牛頓帶入牛頓,進而去推理側寫牛頓的想法,抬起頭。
首先看到的就是正對麵哥白尼的二號座椅,牛頓和哥白尼作為最早的天才俱樂部成員,
他們兩人並非表麵上演繹的死對頭,反而是有著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好友,
亦或者是同伴林賢閉上眼睛,開始遐想天才俱樂部最早期線下聚會時的場景,
或許是一個燃燒壁爐的小彆墅,或許是一處燈光溫馨的小會館,
當時的天才俱樂部隻有三個人,帶著愛因斯坦麵具的愛因斯坦坐在主持位,
而下麵一左一右分彆坐著哥白尼和牛頓,哥白尼的年齡應該要大一些,
牛頓則年輕一些,但年輕估計也年輕不到哪裡去。
畢竟達芬奇見到牛頓時,對方就已經是位老人了。
不。林賢搖搖頭,發現一個盲點,如果說哥白尼和牛頓從一開始就達成戰略聯盟,
要欺騙其他天才的話,很難確定牛頓到底真是位老人,還是故意偽裝成一位老人,
甚至有沒有可能哥白尼和牛頓是更加親近的父子關係,隻是為了強行塑造敵對感,
所以才讓年紀輕輕的牛頓化妝扮演成年齡相仿的老人,
以此來達到欺騙其他人的目的,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但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因為哥白尼的年紀太大了,已經衰老到連冬眠艙都救不了他的地步。
而牛頓在200年後的現在仍舊借助冬眠倉生龍活虎,這就是絕對的證據,
足以說明牛頓的真實年齡絕對要比哥白尼年輕,
同樣也要比達芬奇和伽利略看到的相貌年輕得多,藏得可真深啊。
你們兩個。林賢繼續往下推理。
作為天才俱樂部最初的兩位成員,他們勾結在一起誌同道合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意義是什麼呢?
眉頭皺起,這是林顯想不明白的一點。
首先他們倆肯定不會傻乎乎玩過家家哄騙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全知全能,自然知道他們兩個在演戲,也知道他們兩個在打什麼算盤,
有什麼陰謀詭計,但這並不違反俱樂部章程,同時也是兩人聯手計劃的一環,
這一點愛因斯坦默許的。哥白尼和牛頓的合
作本質上與我和賈斯克的合作沒什麼區彆。
換個角度來看,當初我和賈斯克假裝不認識的把戲,不也屬於一種欺騙其他人的雙簧嗎?
嗯這樣來看,他們兩個肯定是在下一位成員伽利略加入俱樂部後,才開始扮演針鋒相對死對頭的。
而在這之前他們兩人坦誠相見,彼此明牌向愛因斯坦提問,占儘天時地利。
想起來哥白尼和牛頓聯合起來什麼愛因斯坦的畫麵確實有些搞笑,
但不可否認,如果這兩位初始成員老大哥是一夥的,
那他們倆所能獲得的情報與秘密超乎想象,這樣一來就能解釋愛因斯坦在生命最後把牛頓引到我麵前的目的了。
林賢睜開眼睛徹底理解了愛因斯坦的良苦用心,
哥白尼和牛頓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秘密,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秘密。
愛因斯坦在引導我,想讓我把注意力和目標放在牛頓身上,
這樣一來也大致能明白哥白尼和牛頓為什麼要分飾反派魔頭和正派首領了,
首先可以完美隱藏他們的目的,計劃以及關係,
並且隨著天才俱樂部裡成員越來越多,提問的限製必然也是越來越多,
這樣的前提下他們的對立關係可以更好掌握主動權。
情報方麵也是一樣的,哥白尼長期缺席會議,但卻不會漏掉任何關鍵信息,
因為牛頓會告知他一切,同時哪怕牛頓一直掛機,什麼問題都不問,
也不會缺少任何答案。因為哥白尼可以替他進行提問,進而讓牛頓藏得更深。
總體來說,哥白尼和牛頓如此謹慎小心,說明他們還是很害怕計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