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底下,原本就沒有新鮮事兒。
更何況京城之內,大小官員全都是人精。
東宮裡的這番傳旨,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傳遍紫禁城!
大明國師!
秦楓秦大人,要受封大明國師,自此真的成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位極人臣!
國師之位,甚至還要超過之前的丞相!
也就是說,即便是身經百戰,為大明開疆拓土的名將徐達等人,都要屈居其下,屈居於這個剛過三十歲的年輕人之下!
更何況,據傳聞,聖上在東宮甚至還親口許諾,秦楓冊封為大明國師之後,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這更是驚掉了不知多少人的下巴!
要知道!
自從那個眾所周知的權臣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似乎再也沒有哪個臣子,得到了皇帝如此的恩寵。
什麼是劍履上殿?
簡單說,就是臣子覲見皇帝的時候,不需要脫鞋子,更可以佩劍!
大明倒沒有規定說上殿前一定要脫鞋,但準許佩劍這一條,足以石破天驚!
尤其是徐達、湯和、鄧愈等人,對自己追隨的這位陛下,最為了解,知道他雖然雄才大略,但也生性多疑,絕不肯輕易相信任何人。
但就是這麼一位陛下,竟然能允許秦楓佩劍見駕,這是何等的信任和恩寵?
什麼是入朝不趨?
就是說,上朝的時候,不用急著趕路,更不能大搖大擺邁著方步,必須要快步上前,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
有了入朝不趨的特權之後,這位秦楓秦大人,就大可以慢悠悠走路,不緊不慢,不需要考慮任何犯忌諱的問題。
什麼是讚拜不名?
見駕的時候,負責通報的官員不可直呼其名,隻能稱呼官職,具體到秦楓,就是隻能稱“國師到了”。
這幾乎是將這位大明國師,抬高到跟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整個京城,迅速沸騰起來!
消息很快傳到應天府的其餘各縣,也同樣是民聲鼎沸,老百姓那邊的反應,反倒比那些官員更加清晰,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俱都是歡欣鼓舞,又唱又跳比過年還熱鬨。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秦楓好像全都做到了,兼而有之!
冊封國師,非同小可!
東宮的傳旨,隻能算是聖上口諭,具體到冊封的一係列典禮,是極其繁冗的過程,但若是過於簡略,那反而顯得秦楓這個國師,名不正言不順。
在皇帝的督促下,太子朱標迅速忙碌起來。
禮部、欽天監、太常寺……所有跟禮儀相關的重臣,都被叫到東宮議事。
欽天監的那些老家夥,幾日幾夜不眠不休,又是夜觀天象,又是推演八卦,最終將吉日定在“天醫臨世”的那一天,一方麵紀念秦楓主持編撰《本草綱目》對大明百姓的莫大功勞,另一方麵則是體現這次救治皇嗣,起死回生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