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初刻。
九龍曲柄龍輦自西安門緩緩駛出。
乘坐在龍輦上的劉辯身著十二章紋玄端冕服,頭戴黑色帝王冕旒。
帝王冕旒橫豎十二排的玉珠隨著龍輦微微搖晃碰撞在一起發出叮當脆響。
十二章紋玄端冕服代表著一年四季十二月,橫豎十二顆玉珠則是代表著一天十二時辰。
腰間的天子劍是供奉在祖廟內,曾經高祖劉邦斬白蛇所傳的天子劍。
雖然此時的劉辯麵色還越顯稚嫩。
但在此時卻秉承天意,受命於天。
青銅編鐘齊鳴,聲震寰宇。
三尺銅角蒼涼,聲如雷震。
長安城外九廟前。
欽天監正手持黃色絲綢包裹著的祭祖祭天詔書高舉過頭頂。
天邊遠處東方啟明星沒入太微垣,日陽初露!
當劉辯乘坐的九龍曲柄龍輦行至長安城外九廟之下後。
排列成為兩排的司禮監官員以及眾多朝臣齊聲高呼:“日月昭臨......天子登基!”
頃刻間,沿途隨行龍輦的執禮太監從隨身攜帶的花籃當中抓出金箔灑向半空。
在初升豔陽的照射之下,金光漫天如金色瀑布。
巳時正刻已至,祭天告祖。
太常揚起從欽天監正手中接過用黃色綢緞包裹的祭祖文書遞給了從龍輦上走下來的劉辯。
隨後引著劉辯走向九廟之下的階梯。
兩側,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在此時齊齊下跪。
登基大典舉行到這一步,接下來就應該是劉辯獨自一人登上九廟,然後開始焚香,昭告先祖。
但來到九廟之下的劉辯並沒有馬上登上九廟的階梯,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兩側。
“楊卿,請涼王。”
劉辯緩聲說道:“涼王扶朕於虎穴而出,扶大夏而將傾,理應扶朕在瞪九廟。”
跪在地上的太常楊琦微微一愣。
這......
這有些不合祖製。
但既然新帝都已經這麼說了,楊琦也不好再說什麼。
於是立馬起身:“唯。”
隨著揚起轉身,一道傳涼王段羽的帝令下達。
片刻之後,身著龍鱗耀金甲,手持天龍破城戟的段羽便來到了九廟之下。
此時的段羽已經不是昨日的冀侯,而是涼王。
在三辭三請之後,段羽接受了封王之請。
並且以涼州的涼區單字,為涼王。
“陛下。”
來到九廟之下的段羽衝著劉辯拱手施禮。
私下裡,劉辯稱段羽為師父。
但在正式場合,段羽也要尊稱劉辯陛下。
劉辯衝著段羽伸出手臂道:“請涼王隨朕一同登臨祭台,昭告先祖。”
段羽直起腰來,臉上露出笑容。
他知道,這是他這個學子的一份心意。
但這份心意他不能就這般接受,因為不合祖製。
但也不能直接拒絕。
“陛下先行,臣持戟於陛下身後,護陛下一路前行,登臨祭壇。”段羽抬起頭看著劉辯。
此時,九廟階梯下的文武百官皆為發生的這一幕暗自點頭。
單手持用黃色綢緞包裹著的祭祖文書,一手按著高祖之劍的劉辯緩緩登上九廟階梯。
身後,段羽緊隨其後,手持天龍破城戟。
身上的龍鱗耀金甲反射著金光,背後鮮紅的披風上的紋路刺繪如同染血的山河萬裡圖畫隨著微風蕩起。
在登臨第九十九道階梯之後,段羽停下腳步,轉身居高臨下看向九廟之下的文武群臣以及遠處如同黑色海洋一般的長安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