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傍晚。
漢中郡治南鄭南門前。
一行十餘人正身披著夕陽的餘暉站在城門前。
為首的一人年約三十五六歲的樣子,身著一件洗的略有些泛白的黑色官袍,頭戴進賢冠,腳上的黑色長靴還沾染著一些田間的黑泥。
“大人,不如我們回城等一下吧,大人在城外巡視一天還水米未進,連續這般勞累,屬下擔心大人的身體有些吃不消。”
蘇固身後,為主簿的趙嵩低聲說道。
站在蘇固另一旁的陳調也跟著一同點頭說道:“是啊大人,不如先回城休息吧,屬下等人在這裡等候便是。”
蘇固輕輕的搖了搖頭。
此時正值春種之日,蘇固已經連續多日在城外檢查春耕要事。
漢中還是蜀地的糧倉所在。
蜀地物產豐富,但產糧之地並不是很多,且多數地區都是山高路難行,運送糧草多為不便。
漢中和蜀郡隻相隔一郡之地,又是產糧重地,這點自然馬虎不得。
所以蘇固這才一連多日在城外巡視春種。
“朝廷將要任交於本官,州牧大人信任本官,將漢中交由本官來治理,本官焉能不儘心。”
“張魯此行而來,定然是帶著州牧大人的要任,本官又豈能不親自相迎。”
蘇固拒絕了主薄趙嵩還有陳調兩人的勸說。
站在蘇固身後的趙嵩還有陳調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
張魯此人兩人也有耳聞。
不能說是兩人也有耳聞吧。
整個益州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張魯。
張魯的祖父還有父親兩人修道之人,雖然曾經有過官身。
但多是類似於太平道張角一般。
之前太平道張角還沒有造反之前,張魯祖父還有父親建立的五鬥米教還備受推崇。
但前有太平道造反之後,類似於太平道的這些總是讓人不太放心。
至於張魯。
張魯能有如今的地位。
和張魯自己的學識以及能力沒有任何關係。
全都是因為張魯的母親盧氏(之前錯寫任氏,經過資料查證,張魯母親為盧氏,以下稱盧夫人。)
傳聞張魯的母親盧氏以道術養生,有少容,被當今的益州牧劉焉所看重,兩人經常來往。
因此張魯才得勢。
以這種方式得勢的人,自然是不被認同。
蘇固乃是一郡太守,如今卻要親自等候著這樣的一個人,趙嵩還有陳調兩人自然為蘇固感覺有些不忿。
正當兩人想著呢。
遠處的一匹快馬匆匆朝著他們的方向而來。
不多時便來到了幾人的麵前。
馬上士兵從戰馬上反身而下拱手衝著蘇固說道:“啟稟大人,督義司馬的隊伍已經來了。”
蘇固聽聞之後點了點頭,然後揮手屏退了士兵。
隨後看向身後眾人說道:“諸位,且隨本官一同前去迎接督義司馬。”
不多時,張魯的車隊一行人便出現在了蘇固等人的視線當中。
整理了一下身上官袍的蘇固等人上前迎接。
張魯乘坐的馬車緩緩停下之後,侍從上前將在馬車當中快要顛的散架的張魯從馬車上攙扶了下來。
隨同張魯一同來到漢中郡的彆部司馬張修也從另外的一輛馬車上走了下來。
神情萎靡,麵色憔悴的兩人走下馬車之後,目光便看向蘇固一行迎接的人。
當看到隻有後十幾人之後,張魯的眉頭不禁一皺。
“在下漢中郡太守蘇固,還請問哪位是督義司馬張魯張大人?”蘇固拱手看著張魯還有張修問道。
“你就是蘇固?”張魯微微皺眉道:“我就是張魯。”
張魯隻是輕聲開口回話,但並未回禮。
這一幕看在趙嵩還有陳調兩人的眼中,引得兩人直皺眉。
督義司馬雖然在官職上和蘇固的漢中郡太守同級,但蘇固在漢中郡已經擔任了兩年的太守。
張魯不過是新來的督義司馬,最起碼的尊重前輩的禮數都沒有。
這分明是沒有將蘇固放在眼中。
可看到蘇固並沒有說什麼,兩人自然也不能多說。
“張大人,路途辛苦,還請入城暫歇,本官略備薄酒給張大人接風洗塵。”
蘇固河張魯寒暄了兩句之後,便邀請其一同入城。
張魯看了看蘇固身後隨行的十幾人,也並沒有看到什麼隆重的迎接,略帶不滿的點了點頭,隨後一同跟著蘇固進入了南鄭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