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典年代的邂逅_江湖與彼岸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都市言情 > 江湖與彼岸 > 第九章:非典年代的邂逅

第九章:非典年代的邂逅(1 / 2)

本部小說寫到第八章5萬字,屬男生頻)小說,主要寫商界和江湖往事。但仍有讀者朋友反映太硬太乾,缺少英雄美女或才子佳人的情節和戲劇,難道商界精英和江湖好漢不是更應多些風花雪月與愛恨情仇嗎?

於是本人特加一章浪漫故事“非典年代的邂逅”以增加可讀性和趣味性。之後也會不斷穿插此類軟文,以使本部小說能剛柔並濟,鬆梅相伴……

2003年3月,我所在清華一一哈佛ueo應策劃大師王誌綱之邀去出席他主持的“麗江新城”開幕式。同行的還有《中國經營報》,《中國房地產報》等一乾媒體朋友。

麗江,天高雲淡,空氣清新,使我們這些來自“霾都”的同人倍感心情大好。春光明媚中,遠方半空中的玉龍雪山閃耀著天堂之光,也如一段超凡脫俗的愛情……

開幕式搞得大氣恢宏,彆出新意。在新老麗江市貌的交替特彆是融合中展現了古今對比,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構思和意境,引起與會人士的好評如潮。

會後,當地政府安排了盛大的民俗特色的宴會和歌舞表演。下午王老師和旅遊局領導親自陪同媒體代表團逛麗江古城。穿行於古樸繁華的街巷和熙熙攘攘的遊客中,兩邊的店鋪中傳出優美動聽的民謠和特色小吃的叫賣聲,大家不時停下品嘗美食,女生們則挑選繽紛的民族服裝和精致銀飾…..

一個下午就這樣輕鬆而愉快地飄走了……

晚上王老師在一家莊園式餐廳請客,庭院深深,花木繁茂。各位記者對王老師的策劃交口稱讚,由衷表示祝賀。因為他也是記者出身,之前任職於新華社廣東分社,以一手高談闊論的政經文章名動一時,特彆是從媒體人蛻變為策劃大家,更成為同行們的榜樣和楷模。他坦然受用並一一敬酒。飯後又去看了當地幾位非遺老藝術家演奏的納西古樂。華燈初上時他先回酒店休息了。

他走之後,終於可以自由活動了,麗江之夜才正式進入高潮。我們選了一個臨水酒吧坐在戶外,聽高山積雪溶化溪水潺潺流過腳下,偶爾把手伸到水中,感受透骨的清涼。分組成雙地喝著啤酒或咖啡,竊竊私話。或歡聲笑語。此時的麗江古城室內室內燈光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浪漫和曖昧的氛圍……

五年後我帶著小學畢業的女兒再次來麗江過暑假,雖然女兒玩得興高采烈,但我卻幾乎一點沒有興奮感了。反而覺得無論是飯店酒吧尤其是旅遊紀念品的店鋪同質化嚴重,乏善可陳。倒是新開發的束河古鎮彆有一番韻味。

都說麗江是發生豔遇頻率最高也最多的聖地。那是因為所有來賓都懷著這樣的衝動和心情,眼睛發亮,瞳孔擴張,所以才容易產生同頻共振。

未想到我此次也成為幸運之子。但這場邂逅不是發生在麗江古城,而是在機場候機樓。因為來之前廣東己發生非典疫情但尚未彌漫,但細心的王誌綱工作室北京辦事處主任張建平已事先準備了一批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建平兄之後在擔任《中國房地產報》副總編時曾對我創設的“清華大學國際商業不動產運營商creo”培訓計劃給予過大力支持。十多年前??王老師之衣缽回到內蒙老家,做地產策劃和房屋代理租售,過上了小富即康的神仙日子……

正當我和建平在給媒體朋友分發口罩時,因為此時機場已廣播通知所有旅客尤其是北京旅客登機時都要佩戴口罩,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一位婷婷玉立,頭紮臟辮的亮麗女生走到我麵前,用一副傲嬌的聲音問我:“老師,您好。我是廈門電視台的主持人,可以賣給我幾隻口罩嗎?機場現在買不到啦”

“賣什麼呀,”,我笑著指了下周圍新聞界的朋友,“都是同行,送你啦”

我順手拿起一包剩餘的口罩遞給他。

“謝謝老師,謝謝”,她用一口標準的播音腔連聲回道,然後轉身,挺著窈窕的的身材哢哢地向同伴走去。

“你小子慷什麼慨呀”,建平兄略帶不滿地對衝我擠眉弄眼。

登機時,我驚奇地發現那位小女生也和我同次航班。原來都要到昆明轉機。就坐在我斜對麵的前二排,偶爾回首,口罩上露出一對美麗的黑漆漆的大眼睛,相視一笑,臉上還泛起一層嫣暈……

因為昨夜玩得太晚,一覺就到了昆明。因為轉機航班還要等一個多小時,下機後我們推著行李車去存儲櫃台又與她相逢,微微點頭擦肩而過……

返程北京一周,非典已經擴散全國,形勢緊張而嚴峻。我們辦公的清華紫光國際交流中心和整個清華都封校放假了。

在一個多月漫長的封閉時光中,百無聊賴的我,腦海中不時浮現她的倩影和那雙美麗的大眼睛。開始反複後悔當時為什麼不和她交換下聯係方式哪?!

某天下午啃完一直沒有時間讀也看不進去的馬爾克斯的大部頭《霍亂時期的愛情》,驀然靈機一動,她不是廈門電視台的嗎?於是我查出總機號撥了過去,自報是中央電視台記者:一個月前曾去麗江采訪,巧遇了貴台的一個采訪小組,並順便提及那位女持人,因為非典疫情忙亂忘了交換名片,現在有事想聯係她。

對方毫無戒備地說她是廈門電視台“名山大川”旅遊節目的主持人柳靜,並告之手機號。放下電話,我竊喜不止,仿佛恐怖的非典都煙消雲散了!

平靜了一會兒,我用情書的方式寫了一段手機短信:你好,美女主持。我是那位在麗江候機室送你口罩的老師,還記得嗎?非典特殊時期,特從北京致以遙遠的問安。然後署上了自己的姓名和工作機構。

那時還沒有微信,反複推敲後點擊發了過去,仿佛放飛了一隻潔白的信鴿,正穿越千山萬水向她飛去,然後惴惴不安地等待她的回音……

一個下午在希望與失望的交織中悄無聲息地過去了,隔窗相望外麵行人稀少的街道,天氣陰沉沉的,隻有口罩閃爍著片片白點……

晚上6點鐘,突然聽到手機短信熟悉的提示音,下意識地抄起手機就看到屏幕上一條新發來的短信:您好,老師,非常感謝您送的口罩。也祝您非典安好。簡短禮貌而不動聲色。但回複就是最大的收獲和欣慰。

自此以後,我倆開始了長達半年多的短信交往,隨著不斷深入和頻繁的交流,我發現她是一位聰明伶俐而幽默可愛的女孩,最多的話題還是她的旅遊節目和我們共同對大自然的熱愛。我甚至大言不慚地自詡為自然之子,惹來她的冷嘲熱諷。她的節目我每次都追看,她采訪過風景名勝和古跡遺址我都去過,沒去過的我就向她請教。都沒去過我就含沙射影地暗示她下次去釆訪時我要和她一起去,還抓鼻子上臉地說我給她寫解說詞和旁白。她回複:“怎敢勞駕大詩人哪”

逐漸了解到她更多的信息:她也是黑龍江人,生於長於丹頂鶴之鄉齊齊哈爾。中學畢業如願考上與武大並稱中國最美校園的廈大。在校時就喜歡主持,當上校廣播電台的播音。2000年畢業後考上了廈門電視台出鏡“名山大川”旅遊節目。

每天短信12次,己成為我的一種習慣和寄托。就像每天睡覺前讀俗世聖經《荒漠甘泉》一樣。不知不覺到了聖誕節前夕。平安夜前一天的晚上我又與柳靜短信聊天預祝她節日快樂並問她怎麼過節?

她回複:“一個人過,也沒人陪呀。”

我馬上接道:“我去陪你吧。”

“好呀”,她答應完就說困了要睡覺了。

“晚安,明天見。”

通完短信,我就在攜程上買了第二天下午1點20分的機票並預定了鼓浪嶼彆墅酒店。這樣就可以在平安夜和她一起度過了。

第二天登機前我才告之我的航班,她聽了後並未表現出特彆的驚喜,好似意料之中。隻是回複我:一路平安。晚上見。但我知道她的內心一定是十分高興的。

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抵達廈門機場,又來到這座我最喜歡的南方城市,馬上就要見到短信半年的心儀女生,不免有些激動和忐忑。

當我走出接機口,一眼就看到站在人群中身穿白襯衣和牛仔褲,紮著馬尾巴,清新脫俗的柳靜拿著一束鮮花笑吟吟地望著我,我快步走過去接過鮮花,衝她開心地笑著說:“節日快樂,靜靜,我來了。”

她很自然地挽著我的胳膊,“歡迎來廈門,謝謝你來陪我。”

我們坐上出租車直奔碼頭,一路上說說笑笑,好像一對相識經年的戀人或朋友。

坐船渡海到達鼓浪嶼,因為平安夜和聖誕節,兩邊的候客廳都擺上高大蔥綠的聖誕樹,掛滿了各色聖誕盒子和禮品。輪渡上旅客無論從市裡下班返島的,還是赴島過節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表情。上船前我給她買了一瓶她最愛喝的果粒橙,我買了一聽可口可樂,上航後我倆並未坐,而是依偎著站在船舷邊,喝著飲料,感受著從裡到外的甜蜜,銀灰色的海浪像我們的心思,起伏著漫延著……

這是我第三次來我視為精神烏托邦的島嶼,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和美妙一一



最新小说: 我去修仙咯 穿書假千金,全網跪求我直播改命 我讓高陽扶牆,高陽為我癡狂 病骨逢春 海島求生,嬌嬌把狐係影帝寵上天 在修仙世界的悠閒生活 重生末日變成貓 白月光死遁後,男主又在發癲 文抄巫女的東京成神日常 重回69:帶著妻女漁獵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