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本章之際,正逢瓊瑤阿姨和流行音樂大師劉寫作本章之際,正逢瓊瑤阿姨和流行音樂大師劉家昌仙逝的消息涮屏。正如一位詩友對當年讀TW文學時戲稱曰:男古龍,女瓊瑤,不男不女看三毛。
做為直男我確實沒看過瓊瑤,但與劉家昌卻有“未竟之緣”一一
“2017.4.3.離開龍虎山赴廬山之前,特意慕名考察經朋友介紹才知曉的台灣著名音樂人劉家昌(他作曲的《一簾幽夢》、《往事隻能回味》和《在雨中》等經典至今吾輩在KTV仍會時常唱起)隱居並潛心打造的華泉(藝術)小村,本想冒昧拜訪下劉老師,但不巧他清明節回台灣掃墓了......
《龍虎山拜訪劉家昌而不遇》
因為道教
因為一場說走就走的休假
在龍虎山聽說
台灣音樂大師劉家昌隱居於此
他的《在雨中》
《一簾幽夢》和
《往事隻能回味》
是我年青時和現在都喜愛的歌曲
去劉老師潛心打造的
華泉藝術小村拜訪
不巧他清明節回台灣掃墓
期待下次再來
讓他為我寫的詩譜曲
並能像他的歌一樣流行
也準備和他做鄰居
陪他一同成仙”(節選自本書《第四十九章)
2024年9月我在喜瑪拉雅聽了80歲高齡的TW女作家齊邦媛曆時4年撰寫的《巨流河》。才全麵了解1949年至今的台灣社會和文化階層……
大陸人熟知灣灣更多的還是文學、影視和流行歌曲中的台灣。是白先勇的台灣,瓊瑤的台灣,三毛的台灣,餘光中的台灣,李安的台灣,侯孝賢的台灣,鄧麗君的台灣,羅大佑的台灣。李宗盛的台灣,張惠妹的台灣……
當然還有劉歡演唱的那首《台灣同胞》。而我此次去台灣,更想了解民間的台灣,日常的台灣和和曆史的台灣。
我最早在大陸接觸的TW人是1992年,我當時的合夥人劉鬆的表叔名叫劉大台,從TW來大陸經商。儀表堂堂,能言善辯。後來還娶了我這位合夥人東財的小師妹為妻,但英年早逝就葬在了大陸他祖輩的故土,也算遂了他的心願。
第2批接觸的來大陸的TW人,是我在亞太學院做培訓期間,我的學員和師資中都有TW人,一位是做建築設計的莊雅典先生,另一位是北京世貿天街的總經理褚梅玲女士,還有就是TW新光百貨(與北京華聯分家後)北京公司的方總和他的女助理小林。
記得有一次我請這位小林童鞋在北京的高端藝術購物中心“芳草地”吃飯時,我們穿行於CBD期間,路過一條小巷,因為路上沒人雖然人行道還是紅燈,我就習以為常的自行穿過去了,沒想到引來她的不滿和批評,甚至上綱上線到大陸人都不遵守規則的高度,讓我當時非常的吃驚和慚愧。還有一次請她吃飯,但因為沒有預約,也引起了她的不快和反彈,說是不尊重人並拒絕了我。所以這位來自台灣美麗而驕傲的小林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也讓我對TW人尤其女性對大陸人的迴異視角和真實心態有了獨特的體會……
2018.2.5.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一一細雨迷蒙中飛抵台北機場,入住台北西門町民宿後,第一件事就是在司機師傅(曾在大陸做過5年多服裝批發生意,後受電商衝擊撤回TW)熱情推薦下吃著名的魯肉飯(還記得1990年初去大連棄文從商,在火車站附近第一次吃一位台灣人開的魯肉飯,好吃至極,現在想起還忍不住流口水……),置身充滿曆史感的街道上和熙攘的飯店食客中,感受從容放鬆的市民生活......
今天專程考察北京SKP初始合作者與定位模板台北“新光三越”(北京華聯奢侈品百貨巨無霸SKP再以127億元年度銷售額登頂2017中國百貨、購物中心第一!),其根卻源於日本。在日台中三地都屹立不倒!
當晚去體驗在香港和大陸聲譽卓著的“誠品書店”之台北信義誠品旗艦店一一誠品書店乃華人世界“文化綜合體”的開創者和推動者,功不可沒。讓書的墨香彌漫於商品世界,使文化與商業找到最佳的結合點……
2018.2.6.正好趕上台北國際書展,滿足了一位讀書人的愛好,讓我的TW之行開了一個文化的先端一一閱讀是人(類)常青的樂趣和動力,而出.版和言.論的開放與自由也是人類進步與文明的象征與標誌!
台北一日:國際書展,曆史的重構,尋找邂逅,101大廈,流.亡作家,地鐵,西式晚宴......每個人都在表(現)象的世界裡自欺他欺或樂此不彼,而本源(質)的深淵或突如其來或緘默不語。
台北西門町“阿虱目魚肚店”,晚十點至淩晨五點開業,午夜後依然排隊,多為年青潮客和演藝人士,與詩友孟浪兩個資深文青和老憤青也來湊個熱鬨[呲牙]
孟浪(孟俊良)
華文世界和國際知名詩人、作家。
曾旅居美國波士頓和香港,後定居TW花蓮。
20世紀80年代“海上詩派”代表人物。1980年代初中葉到1990年代初葉,曾先後參與發起創辦或主持編輯《MN》、《海上》、《大陸》、《北回歸線》、《現代漢詩》等中國大陸的詩歌民刊。
1992年,獲首屆現代漢詩獎。
1995年~1998年,任美國布朗大學駐校作家。
1995年~2000年,任《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執行主編。
曾出版有多本詩集,創造性地展現了語言本身的精美,拓展了現代詩歌創作的意境空間;
其飽滿的、富於激情的天才與廣袤、深沉的故土融為一體,為解讀現代詩歌提供了一個獨特而又燦爛的範本。
2018年12月12日,孟俊良於香港去世。
此次在台北還見到另一位詩友(黃)貝嶺,我與他1986年在北京初識,不久又於深圳再晤。後他赴美,現旅居台北。一晃己是32年重聚!貝嶺曾被詩界調侃為詩歌作品較少但以活動家見長的詩人。當年在帝都相遇時頗有紈絝之風,一頭飄逸的長發至今不敗,隻是略為花白而己。當晚由於高興我主動請提出請孟浪和他及一位TW女畫家吃飯,結果從101大廈開始穿街過巷走了40多分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類似蒼蠅館的有炒菜的“紅燈籠”餐廳,喝了一瓶紅高梁,仿佛回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詩情澎拜、貧窮、快樂而自.由的時光……
《冬季到台北看老友》
冬季到台北看老友
他己離開大陸廿年
他曾長期遊曆美國和香港
最終選擇台灣花蓮棲居
如今我去看他
要辦很多手續
比赴加拿大還複雜
這中間有太多的故事
但己都不重要
我就是去看一位老友
與國家和民族無關
與政治和體製無關
隻與友情和詩歌有關
2018.2.7.在台北感受餘震正在晃一一俺12號去花蓮(地震現場),有的大陸客己嚇得打道回府。
經國內朋友引介、在台北與在上海發展的賴兄及他的另一幫老友們歡聚。他還專門邀請了兩位高山族女生作陪,讓我對所謂的台島原著民有了認識和理解。今夜無祖也無國……
第二天我專門到一家講述TW原著民真實曆史的“凱達格蘭”文化館參觀,才知曉在他們眼裡任何入侵者和殖民者的包裝和篡改的曆史都是打著文明、進步和統一名義的強盜邏輯和強者哲學!一一
《台灣原住民族近代發展史》
“在大陸閩、客移民尚未到台灣之前,台灣原住民族一直是台灣唯一的主人,直到荷蘭人於1624年占據台灣西南沿海,西班牙人於1626年占據台灣北部沿海一帶之後,原住民族即進入了被殖民的曆史。在這段期間,荷蘭人與西班牙人除以台灣作為東亞貿易的據點,也借基督宗教來教化統轄區域內的原住民,以便於殖民統治策略的推展。至1661年,明鄭軍隊驅走荷蘭人後,台灣原住民族隨即進入鄭氏王朝殖民統治的22年,在其統治範圍區域內的原住民漸失去優勢地位,但其勢力仍尚未及於大部份居住山區的原住民族。
台灣在1683年進入清國時期,清國治用明鄭所遺留下來的規模維持對台統治,直到清國開始延伸勢力至山地,進行開山撫番,原居番界內之台灣原住民始明顯遭受到清國勢力的威脅。
1895年清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接收台灣的過程中,原住民時而與日本這強力的外來勢力對抗。原因是日本以其殖民南洋的目標,以開發台灣經濟資源的行動來壓迫原住民,所以各族、各部落常常有抵禦日本勢力侵入、或起義反抗的戰爭。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對於原住民族的統治乃采「山地平地化」來進行「同化」,在語言及文化的同化政策,以及社會急速現代化的促使之下,許多原住民族的文化在近幾十年間快速流失。直至1990年代,原住民社會運動興起,政府才逐漸正視原住民族各項權益的保障。1995年台北市政府成立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繼而在1996年,行政院也成立原住民委員會,才揭開原住民族政策的新時代,原住民族方得以自主製定相關政策措施,以逐步爭取在各項權利上的保障,語言及文化也獲得振興的契機”……
2018.2.8.今天下午還是去了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兩個正統之地現成了孩子們街舞之場……
經孟浪薦保以詩人身份入住台北大學附近的藝術家工作室,感受和體驗周遭濃鬱的人文氛圍以及如何在類似棚戶區也能活出尊嚴和格調……
2018.2.9.漫步於台大校園恍若隔世,這邊廂淅雨與詩意流淌,遙望當年胡適先生與林語堂先生等前輩大師涉海赴台後的政文生涯......那邊廂美國引領全球股市暴跌,極拳主義者大行其道,世界的未來叵測難料……取此地此刻之寧靜,足矣!
陰雨連天,在台北台大附近看場小廳電影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和休息......
吃一碗街邊牛肉麵,讀一本久違的書,對衝綿綿陰雨。吾心如淵亦如鏡......
今晚,孟浪帶我來到“阿才的店”,見到或談到TW當代很多各路風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