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北這邊也不都是完全自己做主,民主研討會,還是要開的。
主要就是為了把重要的項目推進,要有一個民主的選擇。
這樣大家就覺得透明,而不是龐北自己的決斷。
當然,龐北的權力還是特彆強大的。
他有絕對的管理權和製定計劃的權力。
所以,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也沒有人對此有任何異議,這就是大家的共識,沒有龐北,就沒有這裡。
畢竟,少數民族人群多,大家都是衝著龐北這塊招牌來的,所以彆人想找麻煩,也沒有用。
而農場唯一漢人族群,就是呂家寨的,那都是龐北自己人。
至於知青農場,那幾乎就是被隔絕在友誼農場之外的存在,知青是不會在這裡乾一輩子的,他們到了時候就開始想著回城了。
基本上,下鄉插隊,能留下的是極少數,大部分都是要回家的。
倒是這些人會一直長久留在這裡,也就是說,知青農場早晚是要收回交給龐北來管理。
畢竟這裡,隻有龐北才有號召力。
在上級回複給龐北這些許可之後,接下來就是擴建藥酒生產車間,這主要需要一些酒櫃,酒櫃的製作工藝雖然不複雜,但一些關鍵的部分還是需要專業的來做。
關於這個,龐北並不擔心,因為呂家寨的人就有人會打酒櫃。
他們村裡好幾個木匠都專門給人家打過酒櫃的,這一點龐北還是知道的。
首先就是找這幾個人,快速弄出六個酒櫃,他們主要是指揮就行了,人手這邊有的是。
龐北叫來了幾個木匠,呂海拿著煙袋鍋,盯著幾個人說道:“你們幾個,給我好好弄,彆丟咱們的人。這麼多人看著呢!”
“副場長,這個你放心,我們老哥倆做了一輩子木匠,你們說的酒櫃,那叫酒海,我倆也做了幾十個了,這點事情不叫問題!”
龐北看向他們說道:“二位,需要多少人,要啥材料,都直接說。咱們這邊全力配合。”
老木匠笑嗬嗬地擺手:“這些材料咱們都有,這個你們放心,這不是問題,這就可以動工!”
龐北撓撓頭,他沒想到鬨了個笑話,這酒櫃原來就叫酒海。
其實酒海的工藝並不複雜,但非常考驗手藝。
因為酒海需要拚裝的時候,對於縫隙的要求簡直是到了變態的地步,基本上要在外麵看不到縫隙。
另外還需要不斷地反複裱糊,這些都是酒海的必備手段。
所以,一般的木匠可是乾不了這個活兒的,這對手藝的考驗實在是太高了。
彆看能打家具的木匠一抓一大把,但能做酒海的,十裡八村能找一個,那都能燒高香的了。
到了後世,這酒海的人工費,那就是一筆相當昂貴的費用。
畢竟有這個手藝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而且製作的時間也非常緩慢。精致的酒海,需要半年時間才能完成,但他們目前主要是儲藏,所以需要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隻需要做完,不漏,就可以了!
至於說做成那種會呼吸的酒海,這玩意還不是龐北目前所需要的。
所以,龐北說酒櫃,也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