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夫人、蓁蓁,請落座!”
莊靈雲笑吟吟地領著她們一起走進了餐廳。
林筱帆輕輕吸了口氣,與浦應辛十指相扣,跟著他們一起走進了餐廳。
她心裡特彆忐忑,她知道今天這個廚師的發揮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這頓晚宴的成功程度。
她雖然已經試過菜,但是並沒有把握廚師會不失手。
隨著一道道蘇幫菜上桌,莊靈雲通過菜品特色,引經據典,講起了蘇州城的曆史和淵源。
她從伍子胥講到春申君,從相王廟講到西園寺,又從吳門四家講到了近代畫家吳作人。
這第一輪下來,呂夫人除了點頭微笑,一句話都接不上。
呂蓁蓁心裡清楚莊靈雲是借著這個機會在暗示大家,浦家的女主人不是腹內空空的繡花枕頭。
“莊阿姨,我記得兩朝帝師翁同龢也是來自蘇州,他的書畫作品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
呂蓁蓁笑語盈盈,主動以提問彰顯自己的實力。
她想表達的是自己既有文化內涵和藝術欣賞力,還懂藝術品投資。
“蓁蓁,你喜歡翁同龢的哪個書體?”
莊靈雲微微一笑,用敏銳的目光觀察著呂蓁蓁。
“他楷書、行書,寫得都很好,不過我最喜歡的是他打通了顏體和北碑。”
“我小時候就被我爸爸逼著學了顏體,天天練字練得直哭。”
呂蓁蓁邊說邊露出了俏皮的笑容,仿佛是在長輩麵前撒了個嬌似的。
林筱帆一聽這話,就立刻瞄了浦應辛一眼。
此時此刻,她發現呂蓁蓁對浦應辛確實是勢在必得,是做了全方位的摸底和準備的。
呂蓁蓁已經知道浦應辛學的是魏碑(俗稱北碑),所以她故意借著翁同龢的書法造詣,影射了顏體和北碑是可以共通的,就像她呂蓁蓁和浦應辛也可以共通一樣。
“真巧,辛兒就是學的魏碑,他外公讓他學的。”
莊靈雲笑眯眯地看了兒子一眼。
浦應辛麵無表情,就當沒聽到,低著頭吃著林筱帆給他定製的碧螺蝦仁。
“老婆,這個碧螺蝦仁跟龍井蝦仁有得一拚。”
浦應辛側過頭,在林筱帆耳邊輕聲細語。
林筱帆抿嘴笑了一下,沒有說話。
她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餐桌上你來我往的交談中。
她要聽清每一句話,領會到每一層意思,觀察到每一個細節。
她知道像呂蓁蓁這樣的人早就具備了這種能力,而她自己還需要在這種場合不停曆練。
“我聽我爸爸說kev的外公書法造詣極高,當時係統內大家都想收藏他的墨寶。”
呂蓁蓁笑著馬上接話,拍起了莊靈雲的馬屁。
“我外公從不給人題字,他隻在過年的時候給街坊鄰居寫對聯。”
浦應辛用一種冷冷悠悠的語氣說出了這個事實。
林筱帆低下頭,吃了點菜,特意回避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知道浦應辛這句話明麵上是在說外公清正廉明不題字,實際上是在諷刺呂蓁蓁逢迎拍馬。
“kev,外公為何讓你學魏碑?”
呂蓁蓁臉不紅,心不跳,繼續自己引領話題。
“那得問我外公。”
浦應辛笑著打了個太極。
“莊阿姨,你有外公書法的照片嗎?我太想欣賞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