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老實了?”
看著毛熊乖乖地同意購買原材料用於奉天工廠的生產之後,李雲龍臉上露出了笑容。
雖然過程複雜了一些,但是最終目的達到了。
李雲龍之所以要選擇繞這麼一大圈子的主要原因,就是手中沒錢了。
我軍一直十分地缺錢,現在缺,未來也會缺,如果是自己發行的還好說,主要是有很多東西需要進口,李雲龍需要提前儲備一些外彙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導彈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一共有五個國家購買了這項技術,李雲龍從中獲得的資金大概有八千萬美元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李雲龍需要的技術。
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是國內很多東西都是百廢待興,這些技術可以先拿來過渡一下,等到李雲龍這邊有了突破之後,再一點點地替換掉,逐漸地完成工業化。
實際上工業化這條路並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哪怕李雲龍現在手中有著一些高精尖的技術,但是沒有基礎,就像是空中樓閣,隻會曇花一現。
李雲龍需要引導高精尖技術發展方向的同時,也要打好夯實的基礎,特彆是在冶金等基礎方麵。
李雲龍這一次換取的技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基礎的技術,這是李雲龍要做的第一步,先將國內工業化底子給建造出來,將重工業的基礎鋪設出去,然後再用時間一點點地追趕。
“慶功大會準備得怎麼樣了?”
現在已經要進入年底,李雲龍部隊也算是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所以李雲龍準備在年前準備一次慶功大會,表彰一下在這一次大規模戰鬥之中立功的指戰員。
“已經將通知發下去了,讓各個師,將自己的立功人員上報,然後我們再審核。”
李雲龍拿出章程看了一眼,現在的嘉獎製度是李雲龍仿後世的製度搞出來的,將嘉獎分為了三部分,師級嘉獎,兵團級嘉獎,還有軍區嘉獎。
師一級的嘉獎最好理解,就是每個師在戰鬥過程之中湧現出來的一些立功人員,主要是針對在一場戰鬥之中有優異表現的指戰員,師級嘉獎分為三個等級,師一等功,二等,三等功。
兵團級嘉獎要求多一些,需要在一場大規模戰鬥之中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人員才能夠獲得,也分為兵團一等,二等,三等功,除此之外,還多了一個兵團戰鬥英雄的稱號。
至於軍區級的嘉獎是所有要求最高的,主要是針對團體而非個人,比如授予一個團或者一個營一些戰鬥團的稱呼,個人也可能受到軍區嘉獎,但是要求幾乎很難達到,不過估計以後肯定會有不少人獲得軍區級嘉獎,畢竟李雲龍軍中戰神可不少。
嘉獎製度看起來有些複雜,但是卻又是最為符合現在黑吉遼察軍區的製度。
如果在和平時期,設置這麼多嘉獎,顯得有些多餘,但是現在是戰爭時期,部隊需要這種嘉獎來提升士氣。
各級的嘉獎製度會更容易激勵戰士,同時也能提高戰士們作戰的積極性。
“兵團級和軍區級的立功名單給我看看。”
政委將整理好的一份名單遞給了李雲龍。
關於戰功確認,這一點不需要李雲龍去操心,戰功並不是你上報多少,就是多少,是需要相互交叉印證的。
除非是執行斷後任務或者是一些單獨行動,大軍團作戰時候,戰功都會有清晰的記錄,哪怕是防禦陣地,一個連或者是一個團全軍覆沒,也會有觀察哨將戰況彙報。
這些戰場觀察哨,會布置在戰場側翼或者是一些高點的位置,用來觀察戰場情況。
如果是連級部隊作戰,團級會安排人觀察,確保團長能夠掌握陣地最新情況,團級作戰就是師級安排觀察哨。
一般部隊在作戰的空隙之中,連的指導員和連部會有人專門記錄戰場情況,觀察哨也會記錄,形成一個交叉印證的證據,最惡劣的情況可能就是前線部隊和觀察哨全部犧牲,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有記錄保留下來。
不過很少會出現這種極端情況。
“張陶芳?”
看著軍區嘉獎的個人名單,李雲龍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名字,這老爺子來參軍了?他現在歲數應該也不大啊。
“怎麼了?”
“擊斃了兩百三十七名鬼子?”
看著張陶芳的戰績,李雲龍還是有些驚訝,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李雲龍知道殺敵數量絕對不會少,但是李雲龍沒有想到居然這麼多。
“嗯,反複確認過了,這個數字還是最為保守的計算,一開始上報的是兩百六十四人。”
“喜子當年在他這個歲數的時候也沒有擊斃這麼多的鬼子吧?”
李雲龍抬頭笑著說道。
“喜子當班長時候,擊斃了一百六十七名鬼子,排長的時候擊斃了一百九十二名鬼子,連長時候需要指揮戰鬥,擊斃的少了。”
趙剛對於以前的一些戰士們功勞記得很清楚,馬上說出了喜子以前立功記錄。
“哈哈哈,我估計現在我們要將他提拔成連長,這位戰士會不樂意。”
五一二笑著說道。
“還有這種事情?”
五一二點了點頭道:“對,當初核實戰功的時候,我親自去了第四兵團打聽了一下這位戰士,有人說他在憋著一口氣,想要破喜子的記錄呢。”
“立功了就要升職,喜子的這個記錄,就留給以後戰士破吧。”
李雲龍笑嗬嗬地說了一句,不過看到接下來的內容之後,笑容消失,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沈泉察哈爾縱隊第一師犧牲這麼大?”
第一師是當初塔山阻擊戰時候,頂在連山河最前麵的一支部隊,李雲龍知道會有犧牲,但是沒想到第一師幾乎都打光了。
“嗯,第一師的二團,全團一千八百六十七人,打完塔山阻擊戰之後,全團隻剩下二百三十一人,其中二團三連,隻剩下三人,原本剩九人的,但是一連來換防的時候,都不願意撤退,後來是被強行架下陣地,才留下了這三名戰士。”
李雲龍聽見之後,在一連軍區集體特等功後麵,加上了幾個字:塔山英雄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