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城隻看麵積是一座小城,城中不過一萬多人,但北鬥城實是天海森林中最重要的戰略樞紐,隱藏在外圍的七星城深處,天海森林本身就像迷宮一般,若無人帶路,要找到北鬥城非常困難。
北鬥城城主常元昶有半聖修為,但功法卻和棼中佛道兩係有很大不同。
一個神色陰狠之人走到常元昶近前,常元昶卻像沒看到來人一般,專注的看著池中的晶柱。
池中的不是水,而是黑色油狀的黏稠物,位於正中間的晶柱卻晶瑩剔透,晶柱似有淨化之能,不斷吸收池中的能量,吸收越多也越發晶瑩剔透。
「常大哥,蘇奇去天靈之戰多年,少了三顆天人之石,這鴻蒙天晶的能量又始終不足,再等下去是要等多久?」
常元昶這時才看了來者一眼,搖了搖頭說道「你跟我說也沒用,當日我向少主舉薦你,少主才從臨淵宗之人手中把你救下,你的魂魄封印要少主才能解開,我已等了三百多年,也沒差多等幾年。」
厲曜曾是叱吒一方的玄武宗寅堂堂主,不但栽在小輩身上,現在還得看另一個小輩臉色,心中充滿不甘。
「哼!我早晚要去滅了臨淵宗泄憤!常大哥,以你和蘇奇之能,又有三奇地藏相助,何需長年隱伏在這天海森林?」
常元昶轉過頭去繼續觀察鴻蒙天晶,語氣平淡的說道「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嗎?光是那臨淵宗的真正實力你都看不破。」
蟄伏多年,厲曜依然難掩狂傲本性「臨淵宗不就是無名和伏波劍撐著,無名若無伏波劍,能否位列五絕尚且不知。」
常元昶又搖了搖頭「無名本名沈若,曾是武堂三大高手,當年就僅次於東方玄。」
厲曜加入玄武宗時,沈若已和東方玄鬨翻,但他自然聽過沈若之名。
「這段往事我自然知道,不過說是僅次於東方玄也是溢美之詞,沈若和烈風聯手才勉強能和東方玄一戰。」
常元昶依舊語氣平靜「那你可知沈若為何能讓伏波劍認主?」
厲曜微微一愣,世人皆知沈若在東海找到伏波劍,才會被冠以東海仙劍的稱號,聽常元昶的說法,難道伏波劍認主還有條件?
常元昶仰頭望天,似乎陷入沉思,久久後才籲了一口氣。
「伏波劍隻認大衍訣的真正傳人為主,沈若平時不顯山不顯水,他才是擁有完整大衍訣之人。」
厲曜終於變色,但隨即又不解的說道「可蘇奇不也有完整的大衍訣?」
常元昶微微一笑「我也不知真實情況是如何,但據少主所言,當世有三人可能都有完整的大衍訣,除了少主和沈若,還一人是飄渺邪神,隻是少主也不確定三人的大衍訣是否相同。」
「地藏雖因其天覺寺傳人身分而認少主,但此人行蹤飄忽不定,很難說能多少幫助。」
「還有,你可知擊敗你的江潛又是何人?」
聽常元昶提到江潛,厲曜已絲毫不掩飾殺意「不就是一個有些天賦和運氣的小子,若不是靠那雲夢堡,他又豈是我的對手!」
常元昶看了一眼厲曜,流露些許同情「厲曜,你就是太過狂妄,白江江氏其實是江梟江大哥留下的,納龍訣多半在江潛身上。」
說到此處,常元昶也沒管厲曜的反應,歎了一氣又繼續說道「當年聖皇身邊的四大護衛,如今隻剩我一人,我能苟活至今是因為實力最弱,才沒被東方玄盯上,若江潛願意交出納龍訣,我真不希望傷害江大哥的後人。」
厲曜終於打消說服常元昶的念頭,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可我還是不懂,蘇奇的敵人應該是玄武宗,他何必花這麼多工夫搞這誅仙陣?誅仙陣隻對棼中的佛道兩係有用,玄武宗可和仙嶺傳承沒半點關係。」
常元昶臉色轉為嚴肅,到此時才恢複他四大護衛的氣勢。
「曆代聖皇都無法收複棼中,少主正是要完成前無古人的功業,拿下棼中後,他自然會殺回萬極城,更何況還有另一個不知是敵是友的強者隱伏,這趟天靈之戰,也是少主與其接觸的機會,若不先確定此人意向,少主更無法輕易離開棼中。」
厲曜恢複冷靜之後,依然是曾經叱吒一方的寅堂堂主,很快就對時局變遷加以判斷「常大哥是指氣運複蘇的獸族?」
常元昶卻搖了搖頭「獸族要北上,還要先過沈若那一關,暫時不會威脅到我們,真正有威脅的是南族。」
頓了一頓,常元昶又一字一句清楚說道「或者該說,是隱藏在南族中的異界強者,寇亂。」
…
心魔在無儘之海出沒的消息迅速傳開,江潛心知肚明,這是心魔發起決戰的訊號。
戰場設定在無儘之海,是要形塑三聖靈是其底牌的假象,而其實三聖靈已重新倒向九魔陣營,所以九魔並不懼於前往無儘之海一戰。
從噬雷獸被殺,心魔能輕易判斷出三聖靈倒戈相向一事,但讓三聖靈倒戈相向的是江潛,而江潛沒向任何人提過此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果然如江潛所料,項逸峰和蘇奇兩個叛軍陣營,並沒有很積極想在無儘之海開戰,不過兩方也確實緩緩向無儘之海移動,存了一些觀望之意。
畢竟這一戰早晚要來,差彆在他們要不要深入無儘之海。
江潛早已決定好戰略,心魔要在無儘之海決戰正合他意,不過他不想讓心魔察覺這件事,刻意比項逸峰和蘇奇更晚展開行動。
蘇奇和徐生、簡文欽、陳軍等人一路,這一路叛軍最優勢之處,是長期沒有固定據點,不斷轉移行蹤和天元城之人戰鬥,早已習慣並十分熟悉九元大陸各處地形,又一直在以戰養戰。
他們在距離無儘之海還有三日路程的地方就停下來,此處有地形可以隱蔽,並暗中布置了三個方向的哨站,監視無儘之海和來自雷都、火孟城兩路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