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冷一家人經過一晚上的整理,必備的行李已經收拾好了,他們來的時候兩手空空,走的時候卻什麼都想帶走,自己親手打的家具,親手做的衣物,炕梢側麵兩個孩子親手打磨的木櫃,這些一家人都想帶走,可惜他們能帶走的似乎隻有剛來這裡帶的物品。
黑暗中三個人的呼吸並不均勻,兩個孩子更是在炕上翻來翻去,隻有周冷一人呼吸綿長,已經熟睡。
劉庭言忍不住小聲的說“爸爸,媽媽心態也太好了吧,這也能睡得著啊。”
劉武青小聲回答“你媽媽向來如此,這麼多年要不是這麼好的心態,怎麼可能在這困境之中護住你們,鼓勵咱們。”
劉庭芳同樣小聲的說“你們兩個不要說話了,媽媽在睡覺呢,要是把媽媽吵醒了看你們怎麼辦,哼。”
這句話很是好用,一家人就算睡不著也都沉默下來。
次日。
劉家四口人即將反城的消息震蕩了下河窪村。
有人替萬大夫高興,有人怕日後沒有了大夫看病,有人激動自己平反的日子也不遠了,還有人生氣命運不公平。
一大清早。
村民們自發的到了改造點這裡。
周冷四口人收拾好了以後正打算背著包悄無聲息的離開,就被院子外的人群驚到了。
曾經被周冷救下的產婦如今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拿著自己做的乾糧和一件新衣來送彆,還沒說話她就哭了出來。
女人沙啞抽泣著說
“萬大夫,彆推辭,我如今這好日子都是托了你的福,你好好的就行,一定要好好的。回去了挺好的。”
周冷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接過了她手裡的東西,她看著許多村民手裡都拿著禮物,冷情如她也有些動容。她高聲說
“鄉親們,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這麼多東西我們一家是拿不走的,你們以後多照顧我的徒弟魏秋就行了,他能代替我繼續在這裡給大家瞧病。”
有感性的人已經哭出聲來,劉家兩個小孩也不舍的和魏秋擁抱。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周冷四口人坐村裡的馬車上去鄉裡。村民們跟在後麵走了一裡多地,最後還是站在原地駐足揮手。
趕馬車送四口人的是產婦的男人,他主動攬下了這個事情,就算耽誤了一天的工分,他也要去送,以前他家三代單傳,結婚五年生不出孩子,村裡人總是打趣他,萬大夫救了他媳婦的命,後來又幫著調理身體,如今自家兩男一女三個孩子,他做夢都要笑醒的。
一路顛簸終於到了鄉裡坐上了去縣裡的客車。
歸途不似來路,他們用了七年的時間才踏上回家的路。
兩個小孩子已經有些忘記當初來路的艱難,如今坐在回家的火車上,他們看什麼都是新奇的,好在劉家這麼多年也是有些許存款的,否則回家的車票怕是要問鄉親們借了。
隻是坐上火車之前,三封舉報信被貼上了郵票塞進了信封筒裡,那是周冷舉報陳書記濫用職權,迫害知青,以權謀私的信件,分彆郵寄到三個相關單位。
劉家曾經的房子早就有了新的主人,好在需要劉武青這樣的人才,所以他們回去報到的當天相關部門就分配了新的住所,兩間正房還帶個小院子。
如今隨著知青回城,城市裡的住房已經非常緊張,人均住宅麵積達到了可怕的四平米,劉武青能分到這麼好的院子,也算是上麵給的補償,同樣學校也補發了麼多年的工資,巨款進賬的第一天,劉武青就把自己的工資交給了媳婦。
周冷辦好了兩個孩子的入學手續,又給家裡的兩間房重新整理打掃了一遍,還寫了平安信郵寄給了魏秋,她才到自己原來的單位詢問工作調動的問題。
曾經的院長已經退休,如今的院長雖然和她也算認識,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什麼交情在的,如今正是回城的高峰時段,各個崗位的空缺那都是很搶手的,萬新又不是傳世名醫,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場麵。
院長坐在辦公桌後歉意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