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小時候就很記得這個夏阿姨和她提過,以後上大學可以報師範大學,像師範學校、軍校都是比較省錢的,還會有一些補貼和獎學金,可以大大減輕家庭負擔。
白珍當時上大學第一誌願就選擇了師範大學,但是她不想做老師,不知道為什麼她那時候的夢想是做個白領麗人。現在想想真好笑。她當時報了那時候熱門的工商管理係,在那個師範大學,工商管理係前身是房地產經營管理係。他們學的主要和房地產有關。
那些年正是房地產起步的時候。在白珍前一兩屆的師哥師姐都趕上了好時機。他們畢業後還有分配工作,很多就分到了國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或者房管局之類。而到了白珍他們這屆畢業的時候,已經開始要求自謀職業了。
他們這屆是第一屆自己找工作的。師範學校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會有一些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獎學金、飯卡補貼等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在上學時候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的問題。
白珍第一年的學費是家裡湊的,也是白苗厚臉皮去借來的6000元左右。這些錢包括了3600元的學費和她一年的生活費。這也是白珍第一次自己支配這麼多的錢。白苗告訴她要省著點花,花完了就沒有了。
白珍很懂事,上學後,她看到身邊的同學大部分也是農村出來的,家境都不太好。他們已經在尋找兼職的機會。很多同學會出去找家教、送牛奶、文員、校對等工作,他們這個係大一的學業負擔不重。於是白珍也不閒著。她就去問問這些同學怎麼找到活的,她也去找。
當時她跟著同學去了當地的最大的新華書店門口,那個同學告訴她,他們找家教都是在這裡找到的。自己在一個紙皮寫上大大的“家教”,然後高舉過頭,就在街邊。
從新華書店出來的家長帶著孩子走出來,他們一眼就會看到這些招攬家教的大學生。白珍記得當時有一家四口人從書店出來,一個小女孩牽著弟弟的手,走過來,他們就看到白珍在那舉著家教的牌子。
兩個小朋友在她麵前停留了一下,他們的父母注意到了。就問孩子選擇哪個老師,小男孩指了下白珍。接著就是孩子的父母過來跟她談價格。最後商定以每小時25元錢的價格成交,交通費每次給報銷。因為這家人住得比較遠在江漢區。
白珍就這樣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家教。之後她用類似的方法在這裡還找到了第二家的家教家庭。她安排好自己的上課時間。她基本周末就隻能休息半天了。
她錯開時間給這兩家的孩子上課。另一家在漢口,交通還比較方便。但是漢口的這家的孩子不怎麼愛學習,他們家父母是在漢正街裡賣衣服的。
白珍給她上了兩個學期,這家父母忙著做生意,平時都不在家,孩子比較散漫,小女孩才上四年級卻已經學會化妝了。
她經常拿著零花錢在街上自己買指甲油,還在那裡教白珍怎麼塗指甲油。白珍給她上課比較耐心,幾個月後,孩子媽媽說這次期中考試孩子的成績上來了。之後又給她介紹了孩子的表弟。他們家也在漢口。
白珍做的第一家家教的價格比其他兩家要高。最初的時候說上五天,每天八小時,還給兩餐飯。這五天白珍就賺夠了一個學期的生活費了。而且這家的家長比較體恤人,大熱天也知道白珍來回跑不容易,給她報銷車費,來回按10塊錢給她。
白珍做得還比較開心,兩個孩子也很喜歡她。之後孩子的父母就同意讓她給兒子繼續上一個學期課程。
白珍之後就安排好這三家的家教時間。其他兩家都主要安排在周日。那兩家的價格低一些,一小時15元這樣,不報銷車費,但是中餐晚餐都在他們家吃了。
白珍這個暑假做下來,算了下自己攢下來了3000元左右。她還用這個錢給自己買了第一台手機。
那時候她覺得做老師真不容易,她畢業後也沒想再找做老師的工作。但是夏阿姨當年提議做老師的說法,她還是記住的。
這個夏阿姨在高中畢業後,回家鄉做了兩年民辦老師,之後剛好有機會轉公辦老師,她抓住了機會。可能在這過程中,認識了她老公。
她老公當時還是個學霸,在市中心的中學做曆史老師。兩人在市裡開會的時候認識的,身材高挑,充滿活力的年輕時的夏阿姨,很快就吸引住了這個男老師的目光。
兩人在那裡交流起教學心得,這個男老師是科班的師範大學曆史係的高材生。他給夏阿姨很多教學上的心得和建議。之後還鼓勵她去讀自考大專,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夏阿姨本來對這個貌不驚人的男老師並沒有什麼興趣,但是發現他腹有詩書氣自華,非常有才,就開始很欣賞他了。
夏阿姨逐漸關注起他來。在和他交流中,得知他在師範大學的導師是曆史係的泰鬥,有很深的造詣。這個老師說如果她考這個學校,他可以找導師幫忙照應一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告訴她未來老師肯定會要求研究生學曆的。這也激勵著夏阿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憑。當時她讀完了自考大專時,她和這個男老師已經結婚了。
他們結婚後,夏阿姨就從鄉裡的學校調入市裡的小學。他們結婚不久,這個男老師就考上了研究生,他們就一起去了桂林生活。在大學裡,她通過老公的關係,在圖書館裡做管理員。
這個工作相對比較清閒,她有很多時間看書。她因此完成了自己的自考本科,之後又在這個學校讀了研究生課程。她老公當時也在這個學校讀完了碩士,讀了博士課程,之後留校任教。她老公是係主任的得意門生,在導師退休前引薦了他,他很快就做了曆史學院的副院長。
過了幾年,由於工作調動,他到了深圳的一個區的教育局做主任。夏阿姨就隨著他一起來到這邊的一所中學任教。
他們當年才30來歲,兩個人到了深圳後,才開始考慮要孩子的問題。他們第一俄次懷孕沒有兩個月就自然流產了。當時他們很驚訝,每年都有體檢,怎麼會呢?不過兩人都很關注健康的問題。他們去調理了身體,堅持每天跑步,跑步了一年左右,他們再嘗試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