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很奇怪,他跟宋典雖然相熟,可宋典還從來沒主動來找過他。
“宋常侍,您怎會來寒舍,快裡麵請。”
待到兩人坐下後,宋典示意他把仆人叫出去。
周期一揮手所有仆人都退了下去。
問道“宋公,何事?”
宋典反問“周兄,不知帳下可還有空缺?”
周期雖然是士人出身,但他也絕不敢得罪這個大太監,尤其這個宋典是太後娘娘身邊的紅人。
說道“空缺倒是沒有,不過若是宋公的人,那沒有空缺也得給您騰出了一個。隻是不知您要什麼職位?”
宋典很滿意,說道“倒不需要多大的官,隻要有空缺就好,前幾天您也見過了,那天給太後娘娘作詩的劉稷,咱家想替他謀個位置。”
周期反問“劉稷不是在宗正府嗎?”
宋典道“劉寬隻給他個記事,狗屁不是,不瞞您說,咱家小時候曾受過劉稷父親劉耀的恩德,所以想報他這個恩情。
周期不知道宋典是胡說八道,還真以為是太監報恩。
說道“原來如此,知恩圖報,宋公高義也。這樣,北宮掖門令剛好前兩天有事回鄉,若是劉稷不嫌官小,就去任掖門令,雖然秩俸隻有600石,但好歹也是朝廷官員,總比他在宗正府做過小小記事強吧?”
宋典點頭,暗想,掖門令是守衛皇掖門的指揮官,雖然不能進入後宮,但想想辦法,混進永安宮還是很容易的。
說道“行,那就有勞周兄了。”
“宋公不必客氣,舉手之勞罷了,不過劉稷現在宗正府,還勞請宋公通知他來上任便可。”
“善!既然如此,那咱家告辭了!”
“宋公慢走!”
“哦,周兄,此事不宜宣揚,還需保密,否則外麵又有人得傳咱家乾政了。”
“宋公放心。”
宋典離開衛尉府,立馬前去宗正府。
劉寬可不比周期,他可不怕太監,這些太監對他還是很尊敬的。
奴婢拜見宗正大人。
劉寬客氣道“宋常侍不必多禮,不知找老夫何事?”
“哦,太後壽辰,劉稷作的詩,太後很喜歡,正準備獎賞,聽聞劉稷又是宗親,還隻是宗正府記事,便多問了幾句。衛尉周期舉薦劉稷去任掖門令。不知劉宗正是否肯放人?”
劉寬暗罵,周期老匹夫搶人,可既然太後已經發話了,自己也不好反對。
說道“劉稷能得太後與周衛尉器重,老夫替他感到高興,怎能不放人。”
“來人,把子賢找來。”
“諾!”
劉稷來了,隻見廳中居然來了個高帽子的大太監,40多歲,中等身材,小小的眼睛,塌鼻子,從服飾上看,來頭不簡單。
劉寬說道“子賢,這是太後身邊的中常侍宋公公。”
劉稷心想,宋典?十常侍之一?媽的,這些沒卵子的東西自己現在可惹不起。
不卑不亢拱手一拜,“見過宋公。”
宋典點頭笑道“劉公子不必多禮。哦,現在咱家應該稱公子為劉大人。”
劉稷聽這死太監的聲音,男不男女不女,全身起雞皮疙瘩。
劉稷不想理他,麵對劉寬問道“伯父何事?”
“子賢,太後壽辰,你作的詩太後很欣賞,衛尉周期更是惜你之才,辟你為掖門令,秩600石,宋常侍便是來通知你的,你去衛尉府報到上任吧!”
劉稷有些懵逼,怎麼自己突然就去當什麼掖門令,還秩600石,漢代600石的官雖然談不上大官,但也不小了,跟普通縣令是一個級彆的。
劉稷可不傻,雖然升官,值得高興,但這時候可得繃住了,可千萬彆留下個忘恩負義的汙點。
“伯父,侄兒對掖門令不太熟悉,恐怕不能勝任。侄兒離開淮南來洛陽,雖為名利,但伯父待我如己出,侄兒怎能離開伯父?彆說是600石芝麻小官,就是三公九卿,我也不稀罕。”
劉寬說道“子賢,掖門令可是護衛皇宮掖門安全,責任重大,又是帶兵之將。你在這也不太習慣,還是去上任吧,老夫知道你忠義,不忍離去,但朝廷征召,不可拒絕,隻要用心做事,在哪裡都是為朝廷效力。你準備一下去上任吧!”
劉稷還想裝一下,怎麼著也得堅持一下。
哪知宋典說道“劉公子,太後娘娘的賞賜,不能拒絕。周大人提拔你,也是惜你之才,你就不要再推遲了,更不要讓劉宗正為難。”
劉稷見火候差不多了,再裝就有些過頭了,裝出一副受委屈的樣子,說道“哎……樹欲靜而風不止啊!罷了,劉稷謝太後恩典,謝宋公公來回奔走。”
宋典點頭“孺子可教也!”
對著劉寬拱手行禮,便離開宗正府,也頗感有些無奈。
喜歡三國之拯救太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之拯救太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