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當然不可能是科技萬裡香,其實是韓熙親自調配而成的獨特十三香!
這次韓熙精心炮製出了兩款不同用途的十三香。
一款專門用於烹製鹵肉,另一款則是用於燉煮牛骨與豬骨湯。
此次他們的重點並非在於售賣鹵肉或湯水本身,而是要推出這種十三香的料理包。
就在昨晚,韓熙讓五十名將士將數百斤的各類香料統統研磨成細碎粉末,隨後再以紗袋包裝起來。
每袋重約一百克,定價僅需十文錢。
如此算來,一斤的售價大致相當於六十文左右。
高達六十倍的豐厚利潤空間,著實頗具吸引力。
而且,十文錢的價位相當親民實惠,京城之中八成至九成的民眾完全能夠承受得起這筆開銷,市場十分巨大。
明代時期,百姓運用香料烹飪菜肴仍處於初步摸索階段。
相比之下,韓熙所采用的配方乃是後世曆經歲月考驗,一直留存下來的十三香配方。
其優勢不言而喻,簡直就是一場降維打擊!
“究竟是什麼氣味啊?竟然這般香!”
一名負責收取夜壺的苦力不禁拉下遮住口鼻的麻布,好奇地四下裡聞了又聞。那股濃烈醇厚的香氣混合著桶內令人作嘔的金汁惡臭一同鑽進了他的鼻腔之中。
“似乎是從隔壁那條街飄過來的!好像是肉湯。”
原本正埋頭忙碌的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開始左顧右盼,都不約而同尋覓著那股誘人香氣的來源所在。
很快,十幾個人順著香味找到了韓熙的攤位。
攤位前立了一個牌子,鹵牛肉四十文一斤,豬肚,大腸三十文。
骨頭湯水十文一碗,饅頭一文一個,菜包兩文一個,肉包三文。
而此時韓熙正寫著另一個牌子,是各種套餐的。比牛肉骨頭湯水套餐,一份四十文,半斤肉,一碗湯水,任選五個包子。
現在明朝的經濟還沒崩潰,所以銀子的購買力還是很高。
就拿牛肉算,一兩銀子可以買五十多斤牛肉,放到後世那可是上千塊。
所以一文錢大概在後世一塊上下徘徊。明朝城裡的底層賣苦力的雇工每日工錢在四五十文上下。
技術工人,像印刷和裁縫,則是七八十文一天工錢。
所以鹵肉主打的就是一個不賺窮人的錢。
雖然韓熙寫了一個牌子在攤位前,但就算京城,不認識字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於是十幾人七嘴八舌的開口問道。
“你這東西怎麼賣?”
“這什麼肉,怎麼做得這麼香味。”
韓武見人越聚越多,馬上站在高凳子上大聲將賣的東西喊出來。
不少人聽到價格,都是搖頭離開,但還是有幾個人留下,準備嘗嘗鮮。於是,攤位就這麼開張起來。
一個時辰後,天色大亮起來。
韓熙在攤位前拍蒼蠅,攤位上沒有一個人,他神情顯得有些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