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這份書信兜兜轉轉經過幾人手,最後轉到熊廷弼手上。
當熊廷弼收到這份書信,看著上麵那清晰的營盤分布和糧道運輸,整個人都是驚出一身冷汗。
熊廷弼沉下心思考起來,想想這幾個月其他遼軍碰到建奴都是逃跑潰散,就韓家軍最是能打。
而且最讓人奇怪的是韓家軍每次都能有所收獲。
原來這韓家軍早就和後金串通好了,否則也無法解釋整個遼東所有人都打不過後金,就你韓家軍打得過。
“好好好,好啊,韓熙,你當真是膽大妄為,膽大妄為呀。”
這個消息實在有些過於驚駭,熊廷弼很久都是處於心驚膽顫中,如果被後金剿滅他這支軍隊,那到時遼西豈不是無人防守了。
越想熊廷弼越是冷汗直流,大冷天,後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濕透了。
顯然,熊廷弼是真的怕。
要知道熊廷弼之所以一直不出山海關,就是因為對遼軍沒什麼信任可言。
所以熊廷弼內心深處對遼東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種偏見。
因此收到這個消息,沒做過多思考,熊廷弼便相信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熊廷弼在大帳內來回走了兩步,沒有猶豫太久,便是下令道“讓大軍開始撤離,往遼西撤退。”
同樣看到消息的邢監軍有些遲疑說道“這恐怕是建奴離間之計,這份地形圖,知道的人不少,我看韓總兵不像是那會投靠後金的人。”
邢監軍並不像熊廷弼那般心存芥蒂,而且他是去過韓熙軍中看過的。
韓熙是相當的富有,聽說在京師,天津衛,登州都有很大的產業。
這人怎麼看,都不像是會投靠後金,多半是有人嫉妒,所以才會用此計謀陷害。
“不怕一萬,隻怕萬一,本經略不能冒險。”熊廷弼十分果決的說道。
見此,邢監軍也不再勸阻,隻是心中已經想著,等下將這事情偷偷派人告知韓總兵,好為彼此留條後路,日後好相見。
“那王巡撫那邊如何是好?”邢監軍再次問道。
如果王化貞在長定堡直接死去還好,但要是被王化貞突圍出去上奏一本,那到時熊廷弼可不會好受。
熊廷弼沒有絲毫遲疑之色,直接說道“派人告訴王巡撫,讓他自行突圍,現在守住遼西最重要。”
邢監軍見熊廷弼已經做出決定,隻能配合了,畢竟雙方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不可能對著乾。
很快,熊廷弼的兩萬大軍,乾耗了快半個月,一仗未打,便開始直接撤退。
這樣子,頗有點王化貞帶著幾萬人在後金地盤上四處閒逛的模樣。
熊廷弼兩萬大軍準備轉移,這鬨的動靜自然是不會小。
既然皇太極能將書信直接送到熊廷弼手中,在熊廷弼軍中自然是有暗線的。
所以熊廷弼轉移的第一時間,暗線便是將消息傳送回去,鞍山離長定堡十分近,隻有三四十公裡而已。
所以熊廷弼大軍前腳剛剛開始行軍,皇太極就知道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