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船隊一路逆流而上,中午時分便是到了應天府城水門所在位置。
而這時候,原本陰雨綿綿的天空突然是放晴了,太陽從雲層上空露出。
出了太陽,江麵的水霧也慢慢消散開來,江麵的情況也顯露了出來。
因為天空放晴了,應天府城城頭上的兵卒也是能看到江麵上的情況。
當看到江麵上,一眼看不到頭的船隊時,兵卒們都是靠近船頭往江麵望去。
“這哪裡來的船隊?”
兵卒都是交頭接耳起來,這支船隊沒有懸掛旗幟或者其他的標識,所以讓人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船隊。
很快,有城頭上的兵卒將江麵出大量船隊的消息上報。
沒過多久,便有一位身穿紅袍的官員走過來查看情況。
過來的官員是河南知府馬士英,在崇禎發出第一道勤王令的時候,馬士英便開始募集人馬。
不過募集人馬的過程有那麼點不順利,因為馬士英手上並沒有多少錢糧。
沒有錢糧想募集人馬可不就是要憑借一張巧嘴麼。
正因為這樣,馬士英募集人馬,從崇禎發出第一次勤王令開始,到第二次勤王令到來的時候才集結了上萬人馬,從河南出發到應天府勤王。
現在馬士英便帶著上萬人馬擔任應天府的防禦工作,並且被崇禎選進內閣,成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原來的兵部尚書周道登,已經累死在任上。
馬士英剛剛好頂替了周道登的位置,並接管了周道登原本把持的兩萬京營。
就是韓熙給周道登派出的那群兵老爺。
不過這群京營經過將近一兩年的戰事曆練,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經不是從前的那群烏合之眾。
而馬士英這人麼,也算是一個名人吧,南明,就是馬士英扶持傀儡福王左皇帝以令群臣。
不過本人手腕一般,在清兵攻破應天府和杭州後,幾經流轉,馬士英最後被清朝俘虜處死刑。
這是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在牆頭上的馬士英看著江河上密密麻麻的船隻慢慢靠近水門,心中馬上警惕起來。
最近可沒聽說有什麼水師過來勤王,而且現在河麵可是被遼賊封鎖的厲害。
那更不可能有什麼水師能過來,排除一切的不可能,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
“去,將京營的人馬調過來。”馬士英對身邊的幕僚說道。
幕僚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反問道“尚書,是發現了什麼?”
馬士英摸著胡子,沉聲說道“現在能調動這種規模的水師,恐怕隻有遼賊了。”
幕僚聽到這話,神情馬上變得嚴肅起來,隨即拱手“屬下這就去!”
幕僚話才剛剛說完,便看到江河上的船隻將一麵旗幟給放下來。
隻見旗幟上繡有一個魏字。
看到那魏字,馬士英和幕僚都是愣住,最後還是幕僚開口說道“這難道是前些年的魏賊?他們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來者不善,還是快些去將京營人馬調集過來。”馬士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