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三年(1631),初春。
南明朝廷似乎意識到危險,所以在九江府和襄陽集結重兵防守。
所以東路一軍和鎮南一軍都遇到了不小的阻礙,這兩府之地抵抗的意誌還是很頑強。
就算一天幾百人的死傷也無法擊潰這些人的意誌,源源不斷的人和物資被運送到兩府之地。
在這兩地,南明朝廷最少集結了十幾萬大軍,加上地形的原因,還真就擋住兩路大軍,形成新的僵持局麵。
眼看開春,韓熙暫時停止了攻勢,人也回到京師。
開春,有比打仗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種糧食,這打仗打的就是國家的經濟。
所以韓熙暫停了東路這邊的攻勢,不過襄陽那邊的進攻一刻也沒有停止下來。
這樣能形成一靜一動的局勢,等南宋朝廷以為韓熙將戰事的重心轉移到襄陽時,將九江府這邊人馬轉移過去。
到冬天,韓熙再來一個重拳出擊,就能瞬間擊潰九江府的防禦。
至此大軍就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湖廣,一路江西,加快進攻的節奏。
按照韓熙的計劃,是在五年內平息內戰,五年穩固勢力剿滅殘餘反叛勢力,五年平定周邊。
這是韓熙目前計劃好的三個五年計劃,所以他並沒有急著一舉剿滅南明朝廷。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很多事情韓熙也是在糾結中,而且暫時還是沒有什麼思路。
京師內,嗶哩啪啦的鞭炮沿街小巷都能聽到,地麵滿是紅紙。
到了夜間京師上空還有一陣煙花能看,整個京師都彌漫著硫磺的味道。
本是休息的夜間,此時卻是燈火通明。
京師城門也是難得在夜間外城城門全開,就算到了夜間也能看到很多過往的行人在走動著。
外城北城門都被裝上了琉璃燈,所以到夜間周圍也能看到路。
不少的人都是聚集在琉璃燈下嬉戲玩耍,這些琉璃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油燈,而是電燈。
電燈並沒有在京師城內普及開來,這東西弄起來還是很麻煩,一個發電機也隻能點亮六十盞燈。
十米兩盞燈,六十盞燈也隻能點亮三百米的街道而已。
最主要的還是發電使用的煤炭是緊缺資源,也不能說是緊缺資源吧,畢竟京師外就有煤礦采集。
隻是說現在采集的規模無法擴大,一個作坊最多也就是上千人在挖礦。
產量實在有限,所以不可能將電燈普及到整個京師,不過燕王府卻是被三百盞電燈照的燈火通明。
可以說極其奢侈,不過正因為韓熙燕王府安置了這麼多的點燈,讓下麵不少的人跟風。
但要知道,這點燈可就隻有韓熙手上有,現在這麼一套點燈的價格還是挺昂貴。
一個府邸裝上六十盞電燈,那麼所需要的銀子是上千兩。
上千兩銀子是什麼概念,那差不多就就是一個貧苦家庭三代人的生活費了。
不過這麼點銀子,對京師內的有錢人來說,隻是幾頓飯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