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老黑手中接過竹簍,這竹簍是老黑特意找篾匠出身的工人製作的。
大竹被剖成長長的“經向”篾條和稍短的“緯向”篾條,十字交叉編織成巨龍狀的竹簍,分量特彆沉重。
李愛國雙手吃力地抬起竹簍,河水湍急,腳下一滑,差點一頭栽進河水裡。
就在這時,一雙手從旁邊穩穩伸過來,一把從後麵高高舉起了竹簍。
李愛國回頭一看,驚訝地說道“李老哥,你怎麼也下來了。”
李愛國看到李局長把竹簍高舉過頭,把自己的腦袋從空格處擦著雙頰耳邊套進去,頭在籠內,把水籠小心放在雙肩上,他一時間竟然有點恍惚。
這可是九局的局長啊。
“李老弟,你這是準備用竹簍抓魚吧?”李局長此時已經意識到了李愛國的用意。
“釣魚確實能陶冶情操,卻填不飽肚子,我看這河裡的魚挺多的,用竹簍應該是個好辦法。”
兩人說著話,合力將竹簍按在了水下麵,老黑趁機把鋼釺順著竹簍的口夯進了河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一番忙碌下來,幾人都凍得渾身瑟瑟發抖。
特彆是李局長,雖然還不到五十歲,但這些年常年在戈壁灘上奔波忙碌,身體早已不如往昔那般硬朗。
出了水之後,他連連打了幾個噴嚏,身子微微顫抖。
“局長,您趕緊穿上褲子。”警衛員遞過來棉褲。
李局長擺了擺手,說道“彆忙,等會我還得跟李老弟一塊下河檢驗成果,這一脫,一穿,更容易著涼。”
警衛員清楚李局長的性子,也不敢再勸了,將篝火升得旺旺的。
於是,河邊就出現了一道奇景,隻見三個頭戴氈帽,身穿厚棉襖,卻光著兩條大腿的家夥,蹲在篝火邊撅著屁股烤火。
幸好這裡沒有人路過,警衛員們也都是男同誌,要不然的話,非得被人喊“抓流氓”不可。
戈壁灘上的群眾大多不吃魚,這甘子河雖然河麵不算寬闊,可裡麵的魚類資源卻極為豐富。
李愛國的手還沒烤乾,就聽到河裡麵傳來“撲棱撲棱”的聲響,定睛一看,隻見一條大魚正奮力鑽進了竹簍裡麵。
“誒,趕緊的啊。”一個警衛員眼尖,看到魚後,雙眼放光,興奮得當時就想跳進河裡麵去抓。
卻被李局長一把攔住了“彆著急,我想看看這一個竹簍到底能抓多少魚?”
有李局長阻攔,那些警衛員們隻能眼巴巴地蹲在岸邊,眼睛緊緊盯著竹簍。
足足半個小時後,看到竹簍的鋼釺微微抖動,李愛國知道繼續抓下去的話,竹簍可能要扛不住了。
“現在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
當然了,這一次李愛國說什麼都不讓李局長下河了,而是自己帶著老黑來到了竹簍旁。
此時的李局長還有點生氣,但是下一秒就喜得合不攏嘴巴。
隻見李愛國雙手“囊中取物”般,伸進竹簍裡麵,拽出一條足有三斤重的大魚,扔到了岸上。
“哎吆,三斤!”
“哎呀,五斤!”
“好家夥,這條魚該有七八斤了吧。”
不得不說甘子河看起來不大,裡麵的魚類資源還挺豐富的。
四個竹簍被裝得滿滿當當。
裡麵有肥美的鯽魚、重口裂腹魚、極邊扁咽齒魚。
最多的則是一種體表光滑無鱗、身形修長、背部呈青灰色的高原冷水魚。
據李局長介紹,這魚在甘子河中叫裸鯉,在青海裡叫青海裸鯉,應該是湟魚的一種。
竹簍裡麵的魚大部分都被丟到岸上,李愛國看到竹簍的底部,還有十幾條小貓魚,不屑一顧“丟掉、丟掉!”
十幾條小貓魚順著河水,歡快的遊走了。
警衛連的同誌“”
李局長“”
李局長有些覺得自己小老弟小瞧了,卻找不出生氣的理由。
特彆是,這小老弟也真夠意思,隨後竟然把竹簍借給了警衛員們。
七八個警衛員衝進河裡麵,不到半天時間,抓到了四五百斤魚。
岸邊的篝火旁,李局長將吃剩下的魚骨頭丟進火堆裡,火星四濺。
他取出煙盒,從中抽出兩根香煙,分彆遞給李愛國和老黑,笑著說道“有了這些魚,晚上能給那些研究員們加道葷菜了。”
李愛國這會也吃得飽飽的,接過香煙,悠然吸了一口,
吐出的輕煙中都透著一股愜意和舒心。
煙抽完了,此時已經將近黃昏,天邊的晚霞將整個戈壁灘染成了一片橙紅色。
警衛員們手腳麻利地把魚裝進卡車裡麵,準備返程。
李局長上車前,看了看李愛國的竹簍子,笑著說道“老弟,這些竹簍明天借給老哥哥用下吧。”
“送您也成,不過,老哥,咱221廠有上萬人,連帶上職工家屬,足有四五萬人,這點魚熬成魚湯,每個人也不夠喝一口的。”李愛國點上根煙,提醒道。
“是啊,我也一直為這事兒犯愁呢,老弟啊,我這個局長,每天早晨醒來,第一眼看到的數字,就是這幾萬人的口糧。”
李局長長歎一口氣,神色間滿是憂慮,“現在雖然有了進口的糧食,部裡麵也開始加大對咱們這裡的支援力度了。
職工們基本上能夠填飽肚子,但是在這高原上,搞科研,搞生產,僅僅依靠吃青稞麵遠遠不夠。
有很多不適應環境的職工累暈在工作一線。”
說著話,李局長停頓了一下,目光看向李愛國,繼續說道“昨天,九所一室下屬的力學計算室裡,一個從魔都來的女研究員就因為營養不足暈倒了,還是你把魚送給了她。”
好家夥,這李老哥看上去大大咧咧,沒想到對221廠內的事情了解得如此細致入微李愛國心中暗自腹誹。
李局長接著說道“我們也曾想從外地調一些肉食,但是你也知道,外麵的鮮肉運到這裡的代價太大了。”
“咱們可以成立打漁隊啊。”李愛國不假思索,拋出了早就想好的想法。
“打漁隊?”李局長皺了皺眉頭“這甘子河也不大,就算是找幾十個人打漁,抓到的魚也遠遠不夠全廠職工的需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甘子河不大不是還有青海湖嘛。”李愛國扭頭看向遠處。
李局長頓時來了精神,拉開車門“李老弟,走,你跟我一塊回去,路上咱們好好聊聊。”
在疾馳的吉普車上,李愛國將221廠在後世經過數年摸索,才總結出的寶貴經驗,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
“為了自力更生,籌備物資,解決吃飯問題,咱們可以成立一個農副處,農副處從職工中召集一批有打漁經驗的職工,成立一個打漁隊。”
“現在天氣冷,甘子河和青海湖都結了冰,但是在河水入湖口,肯定沒有結冰,咱們可以把打漁隊派遣到那裡去。”
李局長聞言,眼睛亮了“這倒是個好辦法隻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捕魚活動,僅僅依靠竹簍是遠遠不行了。”
李愛國接著說道“可以用機帆船,下網捕魚,我在南方見過這種捕魚辦法,魚多的地方,盤機把網拉上來,一網就能打上千斤魚。”
“三分廠專門生產機械,五分廠裡有木工和油漆工咱們可以自己造船。船要造得很大,這樣才能抓更多的魚”
看著李局長在那裡掰著手指頭認真計算,李愛國心中一陣唏噓。
在後世,因為外部糧食供應短缺,這裡的情況更加艱難。
正是李局長帶領著農副處的同誌們,在青海湖邊日夜苦乾了四個多月,建造了兩艘載重量高達五萬斤的機帆船,才成功解決了燃眉之急。
事實也證明了李局長的先見之明。
青海湖麵上風浪巨大。
正是因為船大,打漁隊才能在隨後的半年時間裡,將青海湖裡的魚源源不斷地送到221廠,為那意義重大的“種蘑菇”工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沒想到來到這個年代,李局長一聽到李愛國的建議,第一反應依然是要建造大船。
“等我回去,就找老宋他們商量。”李局長越籌劃,越覺得打漁隊的事兒靠譜,這主意就像是他自己想出了一樣。
李愛國再次提議“我看戈壁灘上的野狼不少,除了打漁隊,咱們還可以成立打獵隊。”
聞言,李局長猛地抬起頭,脫口而出“小老弟,你怎麼知道我剛剛想到了打獵隊?”
李愛國“”
就在李愛國滿載而歸的時候,九局九所的計算室內也迎來了關鍵性時刻。
伴隨著一個個數據結果從計算器裡蹦出來,周教授的神情越來越緊張了。
隻要最終結果出爐,那麼他們關於“種蘑菇”的基礎理論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此時,九所一室的最高領導鄧主任也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了計算室內。
他看到幾個教授正在將結果認真記錄在本子上,便悄悄站在一旁。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伴隨著黃晉教授輸入了最後一個方程,按下了解方程的按鍵,木板上的霓虹燈組成了一個數字。
“總算是計算出來了!”現場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鄧主任也忍不住舉起手跟這些教授們一塊歡呼。
然而,就在這歡樂的氛圍達到時,一道突兀的聲音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打破了這份喜悅。
“這數據錯了!”
喜歡四合院裡的火車司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裡的火車司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