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公交公司這邊,現在購買車票還不是實名的。
畢竟這是一代身份證,想要讓人實名買票,還是得等到更先進的身份證普及之後才行。
不過,縣公交公司這邊也會做一些記錄。
比如一趟車賣出了二十張票,那上車或者在車輛出發之前,車上的工作人員也得核對是不是有二十個乘客?
否則萬一這輛長途汽車已經出發了,時間還沒到,但是乘客卻沒有上車,必然會引起一些麻煩。
有的時候,賣出去二十張票,車上的乘客早到了,汽車也會早一點出發。
長途汽車司機現在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因為每天往返於省城和雲海縣,可以把兩地的特產來回帶一些,這也算是公交公司的一點小福利。
這種事情沒必要深究。
隻不過現在電腦還沒有普及,所以人工查找和核對需要一些時間。
陳青峰要調查的,起碼是十五天前的。
從十五天前開始查,一天一天的往前倒。
很快,在第十七天,找到了一些線索。
“陳縣長,第十七天和第十九天,都有乘客沒有上車,不過第十七天那個乘客沒有來投訴,第十九天的那個乘客我們給他辦了改期的手續!”
陳青峰看著車輛出發的記錄單,還有財務對賬的車票,售出的單子。
果然,一張出發的單子上記錄的個數是二十四,而另外一張售出的單子上記錄的人數是二十五。
“這趟車是去哪兒的?”
“是去昆城的!”
“你們公交公司的車票還有沒有,拿一張過來我看看!”
陳青峰預習記的那個被泡爛的紙團,上麵有一些綠色和紅色的痕跡。
於是公交公司的領導就派人取了幾張車票過來。
有已經售出蓋章生效的,還有沒有蓋章的?陳青峰看著上麵的顏色。整體是一張白色的車票,有一定的厚度,大概也就兩根手指那麼寬,上麵用綠色印著一些發車的時間,還有車次之類的信息。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地和出發地。
同時紅色的部分則是蓋的公章。
陳青峰把票交給了縣公安局的同誌。
“你們也看看,紙的材料什麼的能不能對得上?”
公安局來的同誌拿過車票,大家傳閱了一番。
現在雖然不能確定那團紙和這張車票的材質完全一致,或者說那團紙就是這張車票,但起碼顏色上非常的接近。
具體的恐怕要等到州公安局那邊做出鑒定才行。
於是陳青峰要了一些樣本,還有十七天前出發時的那張車次表和乘客表。
發車的時間是在淩晨的五點鐘。這個時間很早。不過考慮到雲海縣的位置,這個時間發車的話,等到了省城估計也到了中午的時候,從中午再開一趟車回來,一天剛好一個來回。
上輩子,陳青峰也沒當過縣長,就是個普通人。他依稀記得自己八十年代從古城縣要坐車去外地。
都是提前一天早早的去車站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