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的班子對於陳青峰突然提出來的方案討論了很久。
主要是中藥廠什麼的,縣裡麵沒有經驗。
陳青峰想了想。
對於今年來說,他們這邊確實是缺乏,一是缺乏經驗,二是缺乏人手。
但現在是什麼日子?是很多公務員拋棄現有的鐵飯碗下海的日子。
等再過幾年,這波風潮會越來越猛。
陳青峰想了想,乾脆開出一份天價工資,請有識之士來這邊。
於是他在會議結束之後獲得了縣委班子的同意。
成立了雲海製藥的籌備組。
同時縣裡負責經濟工作的副縣長前往昆城那邊和省人民醫院進行聯合。
至於生產技術方麵的人才和廠長的人選,陳青峰覺得雲海縣太小了,不如從全國範圍內選拔招募,工資陳青峰給開到了驚人的,一千塊錢一個月。
第二天,雲海縣就在省人民日報上刊登了廣告。希望在全省甚至全國範圍內選拔雲海製藥的廠長人選。
廠長沒有鐵飯碗,但是需要由縣財政局考核績效。基本工資是一千塊錢一個月。
廣告登出來之後,雲海縣政府辦公室的熱線電話立刻被打爆了。
來自全國各地谘詢的電話絡繹不絕。
陳青峰提出的要求是,中專以上學曆,擁有豐富的製藥廠工作管理經驗,最好能夠在藥廠的管理層乾過幾年。並且能夠承諾一年內,達到一百萬以上的銷售成績。
……
與此同時,省人民醫院對於這次的合作也十分感興趣。
經過陳青峰的了解,省人民醫院那邊拿出了幾個院內比較有療效的中藥驗方。
其中有兩款是治療皮膚病的特效藥,還有一款是兒科用藥,清熱退火。
陳青峰決定從這兩款產品開始。
首先需要醫院方麵配合研究工藝流程。
因為醫院本身就有自己的製劑中心。
所以整套的生產流程其實已經是完善的,陳青峰要做的就是在這邊把這個流程擴大化。
為了以防萬一。
雙方達成了協議,省人民醫院以技術入股,縣政府以財政局的名義提供資金生產設備,還有人員,並且在管理和收益方麵占了大頭。
……
因為之前已經確定了雲海縣的經驗,適合在雲省這邊大範圍的推廣。
所以雲海縣政府用茶葉廠的股權做抵押,很快就從人民銀行那邊,貸出了大概兩百萬的建設資金。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而那些早早的想要拋棄鐵飯碗乾一番大事業的,則連夜乘坐火車來到了昆城,找到了,這座位於邊境的城市。
雲海製藥的負責人,來到這邊之後,自然找到了縣政府。
縣政府派出了專門的工作人員接待他們,不過不負責他們的食宿,他們需要留下簡曆經過篩選,最終等到麵試的環節。
才剛剛兩天的功夫,從省裡就來了不少,躍躍欲試有能力的人。
這些人大多數都有大學學曆,年輕人居多。
陳青峰看著這些簡曆,他不是不想給這些年輕人機會,但是他們縣財政畢竟有限,試錯的能力隻有一次,選錯了這個帶頭人,那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