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佛法精湛_歸義非唐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歸義非唐 > 第342章 佛法精湛

第342章 佛法精湛(2 / 2)

“大德,朕有一事不明。”

“陛下請講……”

偏殿內,李漼坐在主位,對坐在左首位的法海詢問道:“不知大德如何看待民間所傳的武宗滅佛之說?”

法海聞言,神色依舊平靜,但眼中卻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麵對李漼的詢問,他臉上神色自若,聲音低沉而有力:“陛下,貧僧以為,此事非武宗一人之過,亦非佛法之過,乃是時勢使然。”

李漼微微頷首,示意法海繼續說下去。

法海畢竟是裴休的兒子,父子書信往來間,法海也能知道不少朝廷的事情,因此他很清楚自己要怎麼說,才能贏得這位鹹通皇帝的青睞。

“武宗之時,天下寺院廣占田產,僧尼眾多,不事生產,卻享有免稅免役之特權。”

“寺院財富積累,甚至超過朝廷府庫,而百姓卻因賦稅沉重,苦不堪言。”

“武宗為整頓朝綱,減輕百姓負擔,故而下令滅佛,收回寺院田產,遣散僧尼,以充實國庫,緩解民困。”

李漼聽罷,眉頭稍展,但仍有疑慮:“大德所言,朕亦有所耳聞。”

“然滅佛之舉,是否過於激烈?”

“佛法乃教化人心之良方,豈可因一時之弊而全盤否定?”

法海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慈悲:“陛下明鑒……”

“滅佛之舉,確實激烈,然武宗之初心,乃是為國為民。”

“佛法雖為教化人心之良方,然若寺院濫用特權,背離佛法本意,反而成為百姓之負擔,則滅佛之舉,亦有其不得已之處。”

說到此處,法海頓了頓,眼見李漼臉上沒有其他表情,這才繼續說道:“然佛法廣大,非一時一事所能滅儘。”

“武宗之後,佛法複興,寺院重興,僧尼再聚,此乃佛法之生命所在。”

“陛下今日問及此事,想必亦是關心佛法與國運之關係。”

李漼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大德所言極是。”

“近日來,朝中戶部與度支皆出問題,而祠部奏括天下寺廟及僧尼人數,言大寺近千,蘭若近萬,在冊僧尼七萬七千有餘,佛田數百萬。”

“奏表之後,朝中便有不少大臣奏言拆除佛寺,還僧尼與田畝於朝廷。”

“大德以為,朕應該如何做?”

李漼的問題令法海心裡一緊,要知道昔年武宗滅佛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庫空虛,而僧人擁有田畝山川不納賦稅,富比皇宮。

如李漼剛才所說的那些寺廟、僧尼及佛田數量就足夠讓人瞠目結舌,但昔年會昌時,天下寺廟僧尼及佛田的數量遠超如今。

武宗滅佛時,天下有大寺四千六百餘所,另有蘭若四萬有餘,僧尼近三十萬,佛田數千萬,奴婢十數萬。

這還是祠部登記在冊的數量,許多寺廟僧尼甚至沒有登記,可見當時的佛家占據天下多少資源。

武宗下旨滅佛後,祠部雖然奏表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但問題在於,許多官員因為崇佛的自身原因,並未按照朝廷要求拆除寺廟和遣散僧尼,這也是佛教不到二十年時間,再度複起的緣故。

大唐人口不過四五千萬,單僧尼及其仆人便近四十萬,而其手中掌握資源則是接近天下的一成。

百分之一的人口,掌握了十分之一的資源,也難怪武宗要滅佛。

當然,滅佛並不徹底,至少從李漼剛才所說的祠部奏表數量來看,天下佛寺恢複的速度很快。

這才不到二十年時間,天下又多出了近八萬僧尼,而且不包括其奴仆。

除此之外,這八萬多僧尼竟然掌握了數百萬畝佛田,地方衙門根本無法統計。

如今戶部、度支錢糧緊缺,若是李漼真的能下定決心,將這上千寺廟及八萬僧尼遣散,收數百萬畝佛田為朝廷所用,那還真能解決不少問題。

麵對李漼展露的想法,法海心中一緊,但臉上卻依舊保持著平靜。

若是李漼將此時的念頭付諸實施,必將對佛門造成巨大打擊。

想到此處,法海不緊不慢的雙手合十,語氣溫和而堅定道:“陛下……”

“祠部所統計的僧尼數量雖屬實,但天下佛田並未如奏表中所言那般龐大。”

“以貧僧所在的金山寺為例,雖有僧眾數百,但佛田不過兩千四百二十四畝。”

“金山寺在江南已算得上大寺廟,可佛田數量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小寺廟呢?”

李漼聞言,眉頭微皺,似乎對法海的話有所觸動。

法海見狀,依舊保持雙手合十的動作,語氣愈發溫和。

“陛下,佛門雖廣,然其根本在於教化人心,濟世利民。”

“佛田所產,多用於供養僧眾、修繕寺廟,以及賑濟貧苦百姓。”

“若朝廷需要寺廟遣散僧尼,將佛田收歸朝廷,那天下僧尼必然支持,但此舉恐會引發百姓不滿……”

說到此處,法海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懇切:“陛下若能以慈悲之心對待僧尼,我朝國運必有佛法加持,定能相得益彰。”

李漼聽罷,神色漸漸緩和,不由的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肯定:“大德所言極是。”

“朕方才一時思慮不周,險些誤了大事。”

法海見李漼態度轉變,心中鬆了一口氣,連忙合十行禮:“此事並非貧僧所言,乃是陛下心懷慈悲,自行領悟到了佛法真諦。”

“若陛下以慈悲之心治理天下,則國運昌隆,百姓安樂。”

麵對法海的這番說辭,李漼十分受用:“大德之言,令朕茅塞頓開。”

“今日之後,朕當以慈悲之心,治理天下政務,使百姓安樂。”

話音落下,李漼頓了頓,接著說道:“金山寺雖為江南大寺,卻僅有兩千餘畝佛田,實在貧苦。”

“過些日子,朕會令潤州刺史撥荒田千畝與金山寺,以表朕心。”

法海聞言,連忙合十行禮:“貧僧代金山寺眾僧,謝陛下隆恩,願陛下福壽綿長,國運昌隆……”

“哈哈哈,希望借大德吉言。”

李漼笑著頷首,而此時飯食也被端入了偏殿之中。

李漼與法海一邊吃飯,一邊討論佛法,約莫半個時辰過去,法海才帶著眾僧離開了鹹寧宮,而此時的路岩、蔣伸、高璩三人卻已經在殿外等待了兩刻鐘。

“陛下傳三位入偏殿議事……”

田允走出偏殿,來到鹹寧宮門口對路岩、蔣伸、高璩三人作揖交代著。

三人頷首,隨後與田允走入了偏殿之中。

眼見三人步入殿內,李漼這才拿起幾份奏表示意道:

“近日來,有不少官員稱天下佛寺擴張無序,僧尼蠶食天下田畝。”

“朕向法海大德了解此事,已經知曉此事為子虛烏有之事。”

“此間過後,還望三位相公能夠查明事實,勿要讓此等無智謀者屍位素餐,竊據高位。”

路岩三人也是迷惑,皇帝召他們三人前來,不是討論王式圍剿大彆山之策的嗎?

現在他們剛剛過來,話題怎麼變成了祠部所管的佛寺僧尼之事?

“臣等領旨……”

三人也不管皇帝為何那麼大脾氣,總之先把事情應下來便是。

眼見三人同意,李漼當即說道:“王式所說發動諸鎮設戍兵於大彆山,以防王仙芝複燃之事,諸位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以王小年所說那般下旨便可,其人有才,能如此短時間內擊敗王仙芝,朝廷不必更改其策。”

蔣伸不緊不慢的說著,路岩與高璩則是點頭稱是,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李漼見狀,當即便頷首道:“既然如此,此事便按照王式所獻之策操辦,莫要出了紕漏。”

“臣等領旨……”三人作揖應下,李漼則是將目光放到了桌上。

田允心領神會,當即對三人道:“陛下還有政務處理,奴婢送送三位相公。”

高璩三人麵麵相覷,他們花了半個時辰從南衙來到宮中,又在鹹寧宮外吹了兩刻鐘的冷風,結果到頭來王仙芝的事情沒聊幾句,倒是因為祠部僧尼的事情被訓斥了幾句。

三人不解,但還是順著田允所說,先後離開了鹹寧宮……



最新小说: 混沌萬相訣 穿成育場女奴,我靠生崽統禦獸世 彈幕讓我舔渣男?我反手攻略戰神 我黃龍,洪荒團寵 倚天萬裡須長劍 武破九天 如夢令雨疏風驟 我的信息修仙人生 末世之有靠山做女王 穿書女配跟反派大佬領證劇情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