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設備被四宮大小姐帶回去了。
淺間一手提著戀愛谘詢部采購的無人機,一手摸了摸口袋中從電影機裡摳下來的昂貴的索尼1920G內存卡,對發起臨時不靠譜提議的不死川回答道,
“你們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吧。如果擔心明天剪不完,我今天會先擬一個大概的剪輯建議明天一起討論。”
沒等少女們回應,淺間掏出內存卡繼續說道,
“你們手機拍攝的內容不是已經傳給我了麼?無人機和主電影機的拍攝內容都在我這,我會綜合劇本和實拍鏡頭做一個畫麵初篩,然後對著F桑你的分鏡劇本給細節意見。”
間島皺了皺眉頭,擔心道,
“幾個設備的總拍攝時間差不多50個小時了吧?靜水你一個人就算弄通宵也忙不過來的吧?”
“羅伯特君,不是說過了嘛~好的作品,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會誕生~~~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就像長時間、困難的分娩,會生出一個虛弱的孩子哦!”
你這是什麼鬼比喻!
淺間搖了搖頭,
“剪輯這件事並不是人越多越好,很多大製作的電影,可能也就幾個人負責剪輯工作。這樣,我今天把具體的剪輯分工也整理出來,明天一起過一道就開始集體作業怎麼樣?但有個前提——要會剪輯軟件。除了F桑,大家都會剪輯軟件嗎?達芬奇、AE這些會用嗎?”
波奇攤手表示早就會剪輯了,間島也點了點頭。
二見用手機搜了一下淺間剛剛提到的軟件,對著淺間認真說道,
“我可以現在就學哦!雖然我不懂AE,但我會PS。既然都是Adobe一個公司出的軟件,操作上應該差彆不大吧?另外我也會一點手機上的剪輯工具,蒙版、摳像、調色、簡單轉場這些我都會一些。”
“.”
此刻的二見,又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欲望。
不死川拍了拍淺間的肩膀,寬慰道,
“嘛嘛~~~不要怕麻煩啦!現在時間確實不早了,我們可以邊整理邊討論嘛!羅伯特君你和小麻衣一組,我和小月一組,你們梳理開頭第一幕至第三幕鏡頭還有三個角色的獨角戲,我們梳理第四幕至第六幕。先花時間把各個設備的素材先按每一幕歸好類,如果沒問題今天就可以開剪。深刻明白人多力量大的人,才不會做背棄人民的事情哦~~~”
抱歉,我並不需要人民的力量。
淺間看著意圖再去他家過一夜的幾位少女,抓住了不死川剛剛安排的漏洞。
“我家裡隻有一台電腦,分兩組三組的也沒意義。”
間島打開了她的舊雙肩包,抽出了蘋果MacbookAir。
“沒關係,靜水,我帶了筆記本,而且已經安裝了達芬奇和Capcut。我看INS上說這個筆記本可以用來剪微電影。”
“.”
淺間此刻才發現,少女們今晚的表現,是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有把握的一次行動。
看不死川執意今天要一起剪輯,淺間隻能用[明天下午確實有谘詢預約,剪輯或許真的來不及]來說服自己了。
“.行吧那麼先回去吧。”
薩特也說過,【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
過於高估自己改變人的能力,事實上,自己也在被她們改變。
如果真的想改變她們,勢必,自己也需要在一兩處小地方做戰略性的妥協。
人不珍惜自己的一個具體表現是“容易依賴”,另一個具體表現就是“習慣妥協”。
顯然,孤高生活16年的淺間靜水,此刻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自愛的男孩子。
幾人很快到了公寓門口。
淺間看波奇帶著另外3人刷卡進公寓、刷卡呼梯的熟練樣子,仿佛自己才是那個去彆人家的客人。
電梯裡,間島麻衣看了看眼裡亮晶晶的不死川,又看了看麵無表情的淺間,她似乎明白了什麼。
君子欺之以方。
間島覺得,不死川為她探索出了一條淺間不會拒絕的綠色通道。
隻要拜托的事情是正大光明的公事,淺間大概率會同意,並將注意力集中在事上麵。
也就是說,隻要有合理正當的理由,就算天天和淺間膩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
不知道靜水什麼時候對生物學、遺傳學感興趣。
二見月海拿起手機認真研究起剪輯教程。
雖然沒有和靜水君分在一個小組,但是夜晚這麼長,總有機會的,不是嗎?
這麼想著的她,忽然又記起了一個多星期前,幾人一起共度的那個雨夜。
搞不好,又是三個和尚沒水喝.
回到公寓,幾人在書桌邊,盯著屏幕中高速播放的這些天的成果。
淺間的電腦是通過駒場的關係,超低價淘的一台二手工作站。
配置差不多是3年前的家用高配了。
3090的水冷24G顯卡,i910900k處理器,64GB的內存,ProArt係列的10G主板,1000W的電源,做電影後期,硬件基本合格。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在這裡顯得非常合理。
如果是一台老爺機,或許剪到放假都剪不完這些東西。
感覺畫麵都挺好的,就是不同設備,拍出來的質感不一樣。
淺間和不死川商量了一下,定下了電影統一輸出格式——
&nbps差不多了。
和傳統的24幀大電影不一樣,淺間他們雖然拍得大部分鏡頭是靜態的,但為了畫麵的沉浸感,還是選擇了接近不少商業廣告片的高幀數。
幾人接下來略覽了所有拍攝畫麵。
無人機拍攝的長焦鏡頭,精致度沒問題。但蘋果手機拍的畫麵,和FX6拍的質感有一定區彆。
除了色彩與電影機固有的色彩質感有差彆外,手機拍攝的畫麵,做不到很好的景深效果。以算法製造的P圖式的景深,無法區分畫麵中背景與主角風中亂發的界限。
並且,手機拍攝的畫麵,還自帶點美顏效果,一定程度上背刺了電影機中平平無奇的淺間靜水。
總之,花了15分鐘,跳著看了所有拍攝素材,感覺剪輯的問題不多,但後期調色的工作量挺大的。
討論剪輯時,不死川忽然說道,
“節約時間的話,每一幕之間的銜接轉場,我們用黑底純文字報幕吧?”
“這樣電影豈不是變成了一節一節的碎片式片段了麼?”
淺間也不太同意不死川的提議,
“我們拍的並不是小故事合集吧?你這樣,是想強調戲劇感麼?”
“每一幕前,6秒鐘的黑底報幕,並加上點明主題的句子,你們覺得怎麼樣?”
不死川又舉了幾個例子。
第三幕【承諾在哪裡,背叛就在哪裡。——米蘭·昆德蘭】
第六幕【欲望總是以厭倦收場。——阿爾貝·加繆】
淺間左手敲著桌麵,思考著電影呈現的效果,
“這樣會不會說教意味太濃了?如果是我看電影,這種句子最多在開頭和結尾出現,不然我是不會看這種片子的。”
“會這樣麼?”
“看電影、的群體之所以比TED演講多,大概率是不想被說教吧?諾獎得主哈羅德·品特這麼評價貝克特的,‘他不引領我走上任何一條花園小徑,他不偷偷給我使眼色,不向我灌輸療救的辦法、前進的道路、上天的啟示,也不端給我一盆麵包屑;他不會賣給我任何我不想買的東西——無論我買不買,他都不會和我胡扯——他的手從不高過他的心。不過,我樂意買他的貨:不論是鉤子、線,還是錘子。因為他把所有的石頭都翻了個底朝天,一隻蛆蟲也沒剩。正因為他是這樣呈現的,所以,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淺間的這句話,恰好也回應了,2個小時前,中餐廳【桂枝】包廂裡,她們關於令人喜歡的男人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