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天星的新車,同樣的時速,同樣的角度,碰撞之後,a柱隻是稍微變形。
陸良車禍事件,也再次被提及。
敢自駕四千公裡,絕對不是莽夫,因為早就知道一般的車禍,根本不會有事。
緊接著又有汽車專業人士科普,安全性這麼高,是用了罕見的一體化大壓鑄技術。
尋常車型,車架都是靠組裝焊接,一體化大壓鑄技術,聽名字就知道用途。
由於是一體化,減少了很少焊點,把不可控因素,直接滅殺在繈褓中。
多位車評人,就像收了錢,不留餘力的鼓吹,包括麋鹿測試的用途。
畢竟車評人是自媒體博主,做自媒體想要賺錢,就需要有足夠的流量。
良子本為先天流量聖體,天星新車又營銷個把月,具有龐大的流量。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如果一個人有喜歡的東西,他會希望得到彆人的認可。
比如天星新車的潛在車主,比如時刻關注陸良的人,車評人想吃這波流量,隻能化身自來水。
隻是自來水太多,就會誕生專業黑粉。
因為不喜歡陸良,及天星新車的人,也希望得到彆人的認可。
於是,也有部分車評人想吃這波流量,隻是新車數據參數暫時還沒曝光,隻能從車型開始抨擊“轎跑,狗都不買。”
“隻不過是為了滿足,買不上跑車,又喜歡裝逼的車主,良子太讓我失望了。”
紅紅,黑紅,充斥著整個網絡,大家都在期待,隻剩下四天的新車發布會。
至於雷君最後一次創業,小米造車。
嗯,對,是有這回事,僅此而已了。
“營銷,還得是陸總。”
雷君得知感慨道,頗有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惆悵,不過他跟陸良一樣,隻承認彆人營銷,而不會承認自己。
在萬眾期待中,一夜過去。
隔日,陸良去往蘇城的路上,也看到小米股價在陰跌七天之後,第一次翻紅。
有時候,真不怪雷君的壓力大,畢竟上市發行價17元,首日破發,還連跌七天,截至昨天隻剩下1445元。
彆的企業上市是排排坐,分蛋糕。
小米上市,七天市值蒸發482億港幣,跌幅超-15%。
哪個投資人看著不惱火,特彆上市輪進場的大機構,把雷君殺了祭天的想法都有。
七天跌了15%,15年的股災,他們在那年都沒有虧損這麼多。
好在,總算知道變通。
小米手機衝擊高端市場失敗,那就換個賽道再出發,新能源市場這麼火熱,恒太都能造車,小米就為什麼不能?
小米還曾經為極狐賦能過,怎麼說也比恒太更有經驗才對。
再者,電車,就是四輪子加智能手機,小米也不算跨界。
市場非常買賬,港股開盤,小米股價大漲78%,一陽穿三陰,重回155元。
雖然距離17元的發行價還有距離,但總歸不會繼續下跌,讓人心情美麗。
“上市就是柄雙刃劍。”
陸良頓感惆悵,因為大部分企業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融資,說得好聽是分享,說的不好聽是分攤風險。
可是他又不缺資金,天星三期、四期私募還沒分紅,僅靠公募2%管理費,都有60億的收益。
昨晚雷君隻用百億資金,費勁巴拉營銷那麼久,他隻要嘴巴一張,就能把錢全部投入造車。
天星根本不缺資金,沒有必要上市,可是不上市,就沒辦法正麵擊敗特斯拉。
彆人隻想超越,或比肩特斯拉,但陸良的目的就很純粹了,隻想讓它死。
特斯拉不死,他睡不著,12萬億美元的市值就像一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
就像玄幻,遇到還是幼苗的氣運之子,不在繈褓中弄死,難道留著過年嗎?
“想那麼多乾嘛?說不定連碰一碰它的資格都沒有。”
陸良啞然,被自己逗笑了。
特斯拉現在已經初顯霸主之資,而他的新車才即將上市。
陸良知道以後的新能源行業,會發展得很好,所以不吝資金投入,企圖用世界最好技術,最多的資金締造這家車企。
但這家車企的未來,在他心中卻是一個問號,不像他知道比特幣什麼時候漲,人民幣又會在什麼時候跌,那般明確。
說不定新車上市,市場不買單,他遭遇人生最大的滑鐵盧,以後隻能專心炒股票。
到時可能還要吃下回頭草,再一次增持特斯拉,安心當它的股東,躺著把錢賺了。
現在就操心上不上市的問題,就像田裡老農不擔心稻子熟不熟,反而擔心老特會不會連任,舒裡亞的人民水深火熱。
一樣的滑稽,一樣的可笑。
出去吃個飯,晚點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