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安清塵!_晚明風華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晚明風華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安清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安清塵!(1 / 2)

朱寅和寧采薇已經吐槽半年了。

因為明廷對立功受獎的賞賜,實在太慢太慢。

這要是打仗,將士們能不寒心嗎?

去年八月初,朱寅幫助海瑞,破獲耶穌會間諜丶地下教會人口販賣丶大肆盜賣火器給緬國的大案。

去年八月十五,又發現夫子廟爆炸大案,協助莊廷諫平定謀逆的耶穌教徒和倭寇。

田義在江南大肆抄家,株連甚廣,也是在這兩件大案的基礎上才得以順理成章的進行,為皇帝送去了上千萬兩白銀的巨額「贓款」。

結果,耶穌會在南直隸的十年經營毀於一旦。倭寇殘餘被徹底肅清。很多勾結耶穌會和倭寇的豪商豪紳,灰飛煙滅。

而萬曆則是吃的飽飽的,進帳千萬!

按製,抄家收入應該入戶部太倉庫,結果繞過太倉,全部進了萬曆的內帑。

負責抄家的大小宦官,包括自己,也都撈到了不少好處。

問題是,自己得到的好處是田義「送的」,屬於私人獎勵。

可朝廷應該給自己的「公賞」,海瑞和田義都承諾過,卻從去年盼到今年,

遲遲不能兌現。

卻聽田義笑道:「皇上知道後,讚你神童難得,可謂祥瑞。本來是打算旌表你」

旌表朱寅聞言臉都綠了。

所謂旌表,就是下旨地方建個功勞牌坊,立一杆旗幟,作為標杆表揚表揚。

對萬曆而言,這是惠而不費的事情,不用他出一文錢。

很多官員對旌表其實求之不得。可是朱寅真不需要這個!

他也不能讓彆人知道,自己在這些事情中出過大力。否則,耶穌會和倭寇豈能不報複他?很多倒黴的人都會恨他。

這旌表看似風光,可不是替他拉仇恨麽?

萬曆真是太混帳了。為了省點銀子,用旌表來打發自己。

皇帝貪財吝嗇至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難怪今年冬天,吏科給事中李沂冒死上疏諫皇帝貪財,結果被廷杖四十,革職為民。

寧采薇聽到旌表,笑容也有點僵硬,

誰知田義話題一轉的說道:「可是海剛峰說,你年紀太小,立旌表恐引人側目,招來仇怨。」

「於是,爺爺便改了主意。問大臣如何賞賜你。」

田義還有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此事本不必經過皇帝。

朝廷賞賜獎勵立功之人,大功當然要經過天子。可朱寅這樣的一般功勞,南京完全可以決定,按照製度先例就是了。

可此事卻要經過皇帝,那是因為皇帝對於賞賜花錢,抓的很緊。

朝臣們如今都知道,在陛下那裡花錢無小事。皇帝越來越不關心朝政,卻很關心財政。

不僅盯著內承運庫(內帑),還盯著戶部太倉庫丶太仆寺常盈庫丶工部節慎庫丶光祿寺銀庫丶南京戶部銀庫所以就是一般性的賞銀,也要報皇帝。

田義繼續道:「大臣說,應該按照先例,賞銀三千兩。可是爺爺卻覺得不妥。」

「爺爺說,朱寅既然有心科舉,那就不宜賞賜錢財,以免讓他沉酒享受。但吏部考功司可記其功,若將來能考中進士,抵考滿優評一次,加一級授官。」

「如此,就能激勵他勤學苦讀,一心科舉了。「

田義說到這裡,他自己的神色也有點詭異。

天子為了幾千兩銀子的賞金,還和大臣們討論,怎麽都覺得古怪。

朱寅和寧采薇聽到這句話,麵麵相,都不知道說什麽才好了。

這種不花錢的賞賜,隻有考上進士才能兌現。考不上進士,就一文不值,徒增笑柄。

可如果能考中進土,這種賞賜就很有用!

大明官員三年一考,九年考滿。朱寅若是真能考中,有這個賞賜,就抵了好幾年時間,直接加一級授官。

或許在萬曆看來,朱寅考中進士的可能很小,或者就算考中也要多年以後。

就算朱寅能很快考中,這種賞賜也是惠而不費,不用掏銀子。

田義笑道:「稚虎,你也不要失望。若是金榜題名,加一級授官可是遠超幾千兩銀子。」

「以你的聰明,十年內考中進士並非不可能。」

朱寅卻是暗道:「我知道萬曆朝好幾屆科舉的進士考題啊,會試必中的。就是鄉試沒有太大把握。」

朱寅並不失望。雖然混帳的萬曆一毛不拔,可這種賞賜對他而言,比幾千兩銀子巨款更加難得。

省卻好幾年熬資曆的時間,他能乾多少事?

寧氏卻是搖頭:「阿彌陀佛!皇爺這賞賜可是差了,這什麽加一級授官,也要能中進士啊。中進士可有多難?」

「小老虎是聰明過人,可自古以來,多少聰明人名落孫山?」

寧采薇笑道:「無妨的,額家如今也有些家底,倒也不缺這幾千兩銀子使喚。」

寧采薇說這話,底氣很足。

如今朱家有多少家產,寧采薇最是清楚。

三個田莊,八個藥園,一座玉器樓,一個糖果廠,幾百頭牛,一百多匹馬騾,幾十條舟船·—

還有三千斤上品翡翠礦石,五千斤奶粉,十萬斤糖—

除了這些產業和物資,還剩三百多兩黃金丶一萬八千多兩白銀丶一千多貫銅錢的現金—

朱家的總資產,加起來價值十多萬兩白銀。

在整個青橋裡僅次於張家和劉家,位列第三富。就算在人口百萬的京縣江寧,總資產差不多也能排入前百,全國差不多能排入前一萬名。

實打實的豪富階層啊。

這還是因為朱寅公私分明,不貪墨靖海軍的集體戰利品。否則光是馬尼拉的繳獲,隨便貪一點就是好幾萬。

其實朱家還有一個隱形的資產:寧清塵根據胡僧藥研製成功的春丹藥方。

已經可以低成本生產了。

田義又道:「稚虎去年出的主意很好,如今的洋夷,再也不敢找老夫的麻煩。去年底舟山海盜果然出兵,打下了洋夷老巢,俘虜了洋夷。」

「海盜也不敢得罪洋夷到死,繳械後還是放了他們,也算給了活路。然而,

海盜撤走之後,呂宋土人又報複洋夷,聚集上萬人起事,將呂宋的洋夷全部趕儘殺絕,斬草除根了—」

「稚虎啊,你這以盜製夷之計,真是幫了老夫的大忙。洋夷已經自顧不暇了田義很是高興,越發喜愛朱寅。這個侄女婿,沒白認。

朱寅聽到田義的話,顯得很有興趣,似乎是才知道。

田義萬萬想不到,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朱寅策劃的。

不但是他策劃,他甚至親自率軍出征。

朱寅還知道南洋的最新消息。他和岱山島每個季度都會用密碼文通信。而呂宋島上,去年就布置了華僑為眼線。

最多三個月,他就能知道呂宋的消息。

如今的呂宋,洋人果然已經卷土重來。西印度殖民當局為了報複土著對白人的屠殺,調遣了幾十艘戰船,數千洋兵,攻打呂宋島上的「馬尼拉王」塔朵阿撞。

塔朵阿撞因為有自己支援的武器和金銀,又有自己指點的戰術,成為呂宋反抗軍首領,聯合數萬土著,和洋兵廝殺。

同時,西印度當局認定大盜林道乾是曾經攻陷馬尼拉城的敵人,也分兵攻打林道乾。

林道乾無法辯解,乾脆聯合土著,在呂宋島和洋人死磕。

雖然洋兵火器犀利,訓練有素,還有天竺仆從兵,可土著和海盜人數眾多,

聲勢浩大,洋人也占不到便宜。

如今的呂宋,已經打出狗腦子了。

再過幾個月,等到西班牙無敵艦隊大敗的消息傳回來,西班牙不但被迫中止遠征大明的計劃,就是馬尼拉的侵略軍也失去了支援。

到時,靖海軍就能摘桃子,將呂宋收入囊中。

那麽,呂宋的幾萬華人移民,也就到手了。

一環扣一環,一步看三步。

田義不知朱寅心中所想,但他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因為他去年交納了上千萬兩的抄家銀子,皇帝對他更是信重,為了賞賜自已,準備調自己回京,取代張鯨,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

原本他以為,最少還要四五年,才有可能出任掌印太監。

可是這上千萬兩銀子交上去,今年秋天他就要入京擔任司禮監掌印。

他在南京最多隻能再待四個月,九月底就要動身。

朱寅忽然想起徐渭的戰略計劃,對田義說道:「姑父,陛下願意招安舟山海盜麽?」

田義果然搖頭,「皇爺說,海盜就是喂不飽的白眼狼,總是降而複叛,拿了錢就翻臉,不可招安,不可信任。」

朱寅道:「既然如此,孩兒以為,朝廷該在舟山本島恢複縣製,遷移百姓上島屯田駐防。如此一來,就能奪取海商走私之利,每年可收大筆稅銀啊。」

「哦?」田義神色沉吟,「此事很多朝臣必然反對,可的確能增加商稅。」

朱寅進言道:「何止增加商稅?若是恢複舟山建縣,移民上島屯田捕魚,也能鞏固海防,抵抗海盜啊。還能遏製走私,豈不是一箭三雕?」

田義想了想,覺得若是有人上奏恢複舟山縣製,皇帝為了商稅,多半會同意可是反對者必然很多。能不能遷民上島丶恢複縣製,就看皇帝是否堅決,壓下反對的聲音。

「稚虎難得有為國謀劃丶為君分憂之心。」田義點頭讚許,「恢複建縣,移民上島,的確是一箭三雕的好事。老夫會聯合讚同此策之人,一起上奏陛下。」

田義和朱寅交往越深,就越驚歎朱寅的天資。

這孩子如今隻有十一歲,可和他談話,就像和其他官員對話一般無二。



最新小说: 我娘四嫁 霧色纏溺 滿朝奸佞:朕的錦衣衛能無限加點 振南明 從連城訣成就武林神話 魔法! 穿書腰軟小丫鬟,男主們失控沉淪 香掩雲屏 單騎往天下 一人:龍虎山翻書成仙,擇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