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已經忘掉吃下那本書後的感覺了,結果就是那樣。”
“為什麼之後你沒有繼續寫下去?”
蘇薇雨沒說話,她覺得這是不應該回答的問題。
她之所以沒有繼續寫下去,是因為她把世界都變成了一本“書”。
並不是實體意義上的書,而是文字,一種不依附於任何紙張和載體的文字。
那種力量她也說不清楚,讓她做到這一切的知識,都已經隨著她離開書中世界後,完全遺忘掉了,因為現實中的她並沒有吃下《群星沉落之季》。
她隻能靠現存的神律線索去推測,那本書中蘊含著一種力量,可以讓人想要將世界變成一本書,並且能將如此恐怖的力量賜予給吃下書的人。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若是有人吃下了管控局的《群星沉落之季》,是不是也能直接將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壓縮成一本書呢?
她簡直不敢想象。
“你總會回答的,區彆隻在於是你回答,還是你的可能性去回答,這是被林中之馬的規則所影響的書,現在經曆的一切都會圍繞著讓這本書變得完整進行下去,如果你不回答,那麼你另外的可能性就會補足這一部分。
林中馬會選擇你所有可能性中,對這個問題回答欲望最強的那一種可能,來補足我提出的問題,我之所以想讓你來回答,隻是希望前言後記的風格能前後統一。”
蘇薇雨仍舊沒有回答,她不知道對方說的是真是假,萬一佚名是在誆她,那老老實實回答反而如了他的願,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自己是否回答,其實也沒意義。
既然對方最後都會得到一個答案,那蘇薇雨寧願和他對著乾,他想要讓風格前後統一,那自己偏偏不讓。
“有時候,不回答也是一種回答。”青年佚名說道。
現實中,整本書已經完成,佚名也吃下了最後一部分的後記,得到了另一條可能性上的蘇薇雨的答案。
這讓佚名感到無比遺憾,雖然他得到了十分豐富的答案,但另一種可能的蘇薇雨,顯然要比真正的蘇薇雨,更善於玩弄言辭,僅僅一個問題,就給出了十分詳儘的解釋,並且附帶了大量的個人觀點。
在後記中是如此描寫的:
【麵對提問,蘇薇雨沒有回答,但如果存在一絲她回答的可能,那麼她一定會這麼說:“我把世界變成了一本書,你聽說過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亞嗎?
我指的是兩者身份調換的那個傳言,哈姆雷特是作者,而莎士比亞是哈姆雷特筆下創造的角色,他利用魔詩的權柄完成了虛構角色與現實的對調,莎士比亞成了真實存在的人物,而哈姆雷特則成了角色。
那本書的力量和這有些相似,我也將現實化作了虛構,吃書神律和那本書讓我擁有這種接近神明的力量,至少我在書中做到了,所以我的故事結束,人生也在那裡畫上句號。”】
當佚名看到這些話時,有一種非常非常不安的感覺。
這回答非常有趣,真的非常有趣,完全激發了他的興趣,並且因為前言後記不能撒謊,因此這話是絕對真誠的回答,但佚名依舊感到不安。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最想回答的蘇薇雨”在給他下套,但作為一個真正的文豪,佚名察覺到了一絲寫作技法的存在。
這個蘇薇雨就像老練的作家一樣,用敘述性詭計誘導著他的思維。
她拋出的不是她內心想表達的信息,而是身為讀者的他想要看到的信息,短短的回複卻帶來了如此強烈的吸引力,完全讓他沉浸進去了。
甚至說,即使他覺得沉浸入對方的敘事是不好的,但他卻想不出理由不沉浸進去。
看呐!她說的那些話是多麼有趣!
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亞!現在曆史中,眾多的魔詩信徒中,也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媲美、甚至淩駕於他們的力量就藏在那本書中之書中,這很難不引起人的無數聯想。
而本該沒有任何超凡力量的書中,為何會有這麼一本神奇的書呢?
神律和蘇薇雨透明體質的介入,佚名可以理解,但這奇書的力量來源又是何處?
完全是疑雲重重。
“就這麼結束了嗎?真令人失望。”佚名從喉嚨深處發出一聲沙啞的歎息。
後續的後記中,青年的他,又和蘇薇雨談到了孤獨。
這本是佚名最感興趣的主題,但可惜的是,吃書神律破壞了對這個主題的探討。
因為吃書神律的存在,脫離正文後的蘇薇雨,遺忘了許多她通過吃書獲得的體驗,這讓本該真實萬分的定製人生,在她的記憶裡變得千瘡百孔,破破爛爛。
在蘇薇雨深邃的內心深處,一切都模糊不清,隻有最淺顯的本能情感還殘留著深刻印象,譬如她對妹妹那近乎病態的占有欲。
佚名回憶了一遍方才看到的一切,放下水杯,失望地搖了搖頭。
最後一次在人間的嘗試,他本想在這最後一點點時間裡,寫一本人類迄今為止探索孤獨極限最深刻的書籍。
但顯然,他終究沒能看到那人性深處,最幽深的領域。
不過,這小小的遺憾,對後世對他的評價,不會有任何影響。
在具名大業之前,這隻不過是一場小遊戲,一次在等待最關鍵的結果出現之前,用於消磨空閒時間的消遣。
他估計外麵肯定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管控局現在一定正為了阻止他,在四處奔波。
具名的方法本就鮮有人知,但管控局的高層一定知道,並且絕不會將這個方法告訴下麵的人,因為具名對管控局是無法掌控的風險,方法的泄露,會將具名概率大幅拉高。
不過,他也不會小看管控局,那個戴著鐐銬仍能將一眾超凡組織擊垮的龐然大物,任何小看它的人,都會被它無情的鎮壓抹殺。
管控局一定能想到辦法,用其他理由“欺騙”員工,來阻止他晉升具名。
並且,它早就在這麼做了。
管控局可能還以為他看不出來呢。
其實隻要稍加分析具名的條件,就可以看穿管控局的計謀。
具名必須的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祭品素材,同樣的是七杈曆史樹的樹杈碎片,或者其他具備同樣珍貴價值的祭品。
而另一個條件,就是飛升者要具備足夠的能力,可以向所屬神明展現自己對對應權柄的深刻理解,在代行的矚目下,獲得認可。
後一個條件自不必提,如果無能力,即使收集到了合格的祭品也無濟於事,而管控局也不會蠢到認為他沒有能力獲得代行的認可。
如果他沒猜錯,現在的管控局,一定正在拚儘全力,想要阻止他滿足第一個條件吧。
倒映世界保護平民、最後通牒清掃反抗者,這兩個表麵為守護性質的舉措下,其實藏著更加深刻的用意,那就是先一步掠取那些來到這個城市的碎片持有者!
因為金逢龍人間體,而引發的超凡聚集,吸引了大量七杈碎片擁有者來到這座城市,這對任何有能力的飛升者而言,都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大多數情況下,像他這樣擁有能力,卻苦於沒有素材的準飛升者,都難有精力在餘生收集到合適的祭品素材,就像知道怎麼製作核彈的科學家,沒有對應的上唄,和鈾235、鈈239等原材料。
但在這次神律降臨中,材料已經足夠,區彆隻在於誰能先造出核彈,然後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