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吉斯蒙德帶隊前往塔圖因。”
沉默片刻後,多恩終於開口,隨後,他側過頭,對身旁的阿俄伊繼續說道:
“再由你負責統籌與調度,確保行動萬無一失,而我將率領主力配合鋼鐵勇士,繼續執行原有的防線構建計劃,以確保占領區的安定。”
“好,就交給我吧。”
阿俄伊微微點頭,其嗓音清澈有力,還帶著不加掩飾的自信。
說完,她便準備轉身離開艦橋,去執行多恩的指示。
“對了。”多恩的聲音再次響起,看向阿俄伊的背影,補充道:
“讓那群斯巴達也隨你們一同行動,正好測驗他們的實戰與適應能力,順帶為這趟任務增添一份保障。”
“嗯。”
阿俄伊沒有停下腳步,僅是微微側頭、輕聲回應,以此來表達對多恩決策的認可。
接著,阿俄伊便離開了艦橋。
而多恩的目光也從安全閘門處收回,重新聚焦在中控台的全息星圖上。
星圖上閃爍著無數光點,每一顆都代表著一顆星球、一支艦隊或是一個戰略要地。
根據情報部提供的詳細資料,以及千瘡之子從奧森·克倫尼克口中撬出的關鍵信息,銀河帝國的大體“全貌”已經清晰展現在多恩的眼前。
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擁有趨近無儘的資源與兵力,但其內部的結構與弱點也逐漸暴露無遺。
雅文4號與塔圖因之間的距離,可謂是要橫跨整個銀河才能抵達。
儘管現階段的人類帝國艦艇經過先行者科技的全麵升級,尤其是躍遷引擎的性能有了質的飛躍,平均航速達到了驚人的1000光年每小時,但橫跨銀河的旅程,仍無法做到像傳送門那般的“瞬時”效果。
然而,若是西吉斯蒙德與阿俄伊帶領的部隊能夠成功占領塔圖因,那麼這場遠征的意義將遠超其表麵價值。
塔圖因不僅是天行者家族的故鄉,對於他們人類帝國來說,更是一處重要“支點”。
一旦塔圖因落入人類帝國之手,銀河帝國的兵力與防守策略將被迫大幅調整,甚至可能陷入兩線、多線作戰的困境。
與此同時,由他本人所率領的主力部隊將配合鋼鐵勇士,在雅文4號及其周邊星域建立永久性防禦設施。
這樣不僅能夠鞏固人類帝國的占領區,還能為後續的進攻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再配合千瘡之子、午夜領主和懷言者軍團的主動進攻,銀河帝國即便擁有趨近無限的兵源,也將被徹底“分割”成數個孤立的戰區,難以形成有效的反擊。
多恩的視線在全息星圖上緩緩移動,規劃著未來的每一步行動。
至於義軍同盟,多恩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確的安排。
在他看來,這群懷有信念的義士值得被保護起來,避免在無謂的戰鬥中遭受不必要的傷亡。
他們的勇氣與理想固然令人欽佩,但在人類帝國的統合大業中,他們的作用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決定性的。
因此,多恩決定在必要時讓他們“走個過場”,既滿足他們的參與感,又避免他們卷入過於激烈的戰鬥。
例如,當地獄傘兵和攻堅排已經完成登陸作戰後,多恩會讓義軍同盟的士兵跟隨輔助軍搭乘載具前往地表,負責駐守著陸區和等待策應。
又或者,當某處工事、城鎮即將被攻破時,多恩會讓他們協同各部執行掃蕩任務。
多恩深知,義軍同盟的士兵們需要一種歸屬感,而他的安排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保護這些懷有信念的義士之餘,還能夠讓他們在人類帝國的統合大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對於莫思馬、奧加納這類義軍同盟的高層,多恩並不準備進行過多的交涉。
他認為,這些高層是能夠看清現有的局勢,也能夠讀懂人類帝國的觀點。
他們的合作更多是基於現實的考量,而非情感的驅使。
隻要在統合戰爭期間,這些高層背後所代表的行星、星域不會出現什麼岔子,多恩便不會過多乾涉他們的行動。
當然,如果這些高層還能為人類帝國提供便利,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除此之外
多恩可不單想要“純粹的防守”。
他的思緒早已越過眼前的戰略布局,落在了銀河帝國的首都——
位於核心區域的科洛桑上。
這顆星球不僅是銀河帝國的政治中心,更是整個銀河係的心臟。
根據情報部提供的詳細資料,科洛桑在行星直徑、重力、環境等數據上,幾乎與主宇宙的地球無異。
甚至,《星球大戰》的人類也誕生自科洛桑,這使得這顆星球成為了該宇宙的人類文明的搖籃。
然而,與“蔚藍”地球不同的是,科洛桑早已“麵目全非”。
從太空中望去,科洛桑不再是一顆充滿生機與自然的星球,而是一顆被金屬與光芒包裹的行星。
在陽光的照射下,科洛桑的表麵呈現出一種冷冽的銀色質感,如同巨大的金屬球體懸浮在宇宙中。
這種景象不僅象征著科洛桑的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發達,更意味著它的自然環境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森林、平原、海洋.
這些曾經構成科洛桑美麗景觀的自然元素,早已被極其繁華的大型都市所取代。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科洛桑的地表被無數超·巨構建築所覆蓋,這些建築直抵天際,像是一座座鋼鐵山峰,將整個星球包裹得極為嚴實。
交通網絡縱橫交錯,不僅連接著星球的各個角落,甚至延伸至“上下”空間,形成了一張複雜而龐大的立體交通網。
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科洛桑的真正地表卻早已無法用肉眼窺探。
巨構建築之間的縫隙下方,似乎延展至永無天日的黑暗陰影之中。
那裡,曾經的自然景觀早已消失殆儘,取而代之的是無儘的鋼鐵與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