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司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
俞興沒有在公司內部公開這次的融資規模,但不管是idg、今日資本、啟明創投聯合拜訪的熱切,還是熊瀟鴿、徐欣、胡旭波陸續的登門,這些都足以激勵員工們的熱情。
甚至於,微信公司出現了屢禁不止的加班情況。
俞興針對這種現象,專門找了副總監譚睿澤,希望負責一部分技術團隊管理的他不要給大家施加太多壓力。
“俞總,沒有壓力,一丁點壓力都沒有,全是動力!”譚睿澤真心實意的回答,“咱們這是我見到過最積極主動工作的公司!給的實在太多了……”
微信公司的薪酬在行業裡屬於中上,核心團隊的則是上上。
但是,期權方麵很可能是待遇最佳的公司……之一。
從二月份到九月份,微信公司前後發過兩次期權,紅隼第一次500萬美元投資的時候,大家算過這個事,知道總體價值在1675萬華夏幣,分到同事身上是720萬不等。
這樣的數字屬於……
按照大廠出身的技術總監葛智傑的評價,“還好”。
然而,紅隼很快第二次追加了500萬美元,大家手裡的期權價值就清晰的翻了一番。
就連葛智傑這樣的,也不能輕描淡寫的俯視評價。
再後,俞總這次雖然沒有公布融資,但手裡期權的價值肯定還是漲吧?
現在值多少?
假設提高50%,這筆發放出來的期權總價值也有2592.9*1.5=3889.35萬,折合到個人身上是2160萬。
如果不是50%,而是更高呢?
如果還有下次融資呢?
大家都知道公司是年前才成立,現在連一年都沒結束,估值已經蹭蹭的漲,那就隻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未來可期!
不過,這些膨脹的數字還隻是紙麵財富,期權能不能兌現要看公司最終的結果如何。
老板舍得發期權,但他一個人能把期權換成錢嗎?
還不是得大家夥加班加點的乾?
基於如此情況,微信公司的員工們幾乎真正的做到了同呼吸,共命運,多鞭策,齊拚搏的心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今天痛苦流汗,明天富得流油!
俞興確實舍得發期權,但真正見到這樣的效果還是頗感意外的,也就對技術團隊總是快速解決各種反饋過來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很明白了。
公司員工們在發力,作為老板,他也積極的在這個階段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每周不落的去東方衛視錄製《非你莫屬》。
與之前不同,俞興近期登台都是以的身份,談到這個最新孵化的產品也是堅決的定位在校園之內,隻說這是一個方便同學們使用的小玩意。
當然,觀看節目的觀眾會不會使用,那是另一碼事了。
俞興絕口不提企鵝,甚至極少參與對如今3q之爭的討論,頂多就是聊聊飛信,批評移動的遲緩,談談越來越洶湧的移動互聯網發展。
與此同時,得到注資的微信公司已經在談更大規模的互聯網推廣,準備在藏不住的時候就以最飽滿的精神麵對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企鵝什麼時候會注意到微信的發展,這其實也是俞興比較好奇的事情,但他沒法去求證,隻在筆記本上記了這樣的想法,打算等事後出現更多信息再拚湊這段時間的完整情況。
不過,事實上,企鵝已經有員工注意到了微信公司的出現,比俞興想象的還要早。
九月二號,本職工作是負責企鵝遊戲推廣的副總監彭榮軒就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下載了微信。
在這一天之前,他完全沒聽過“在蘋果商店裡下載的時候瞧見這款軟件的評價數量不多,也就沒有太在意。
等到月中,彭榮軒在晚上吃飯的時候想順便問兩句孩子的校園生活,忽然注意到一件事,自己下意識打開的軟件竟然是微信。
沒打電話,沒發短信,沒用qq,手指按到的是微信。
彭榮軒這一刻愣住了。
然後,他問完孩子的大學適應情況,又問了句額外的事情:“你班裡同學用微信的多嗎?”
“多啊,大部分都在用,還有班級群呢。”
彭榮軒看著這個答案,思考一會之後再問:“為什麼用它?”
“省事啊,方便啊,彆的也沒什麼了。”
彭榮軒皺眉不已。
次日,他就專門了解了這款軟件的情況,得知它是來自百曉生創始人俞興新孵化的內部項目,定位是校園大學生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