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小玲擔任唐平縣文旅局長以後,在張曉峰的指示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
她利用各種關係,想方設法把省市電視台、報社的人請到唐平縣來,對唐平的旅遊環境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再說,省裡和市裡的領導對唐平縣投入了大筆資金,也想出效果,就指示宣傳部門儘力配合。
一時間,省內的宣傳鋪天蓋地!
另一方麵,濱海市派到唐平縣負責聯絡工作的農業局孫澤軍副局長也帶來了他們的記者。回到濱海市宣傳時,就說蒼北省唐平縣是他們市政府扶持的單位,現在取得了顯著成效。
授意濱海市內的旅行社開始組織各種夕陽紅觀光團……
在經濟發達的濱海市,有很多有錢有閒的退休老頭老太,加上不少被征地拆遷後腰纏萬貫的郊區農民,人員蜂湧而來!
濱海市在促進旅遊問題上,也出了大本錢,旅行社所需要的大巴車費用由政府負責,再說,唐平縣不存在什麼強製購物的東西,根本就沒有什麼珠寶旅遊紀念品之類的,也沒有什麼景區門票,一句話,不要錢,隻需要自己負責吃住就行了。
一輛輛大巴車駛進了唐平縣各鄉鎮,第一期農家樂的房子都住滿了高矮胖瘦不一的老人們。他們在大城市裡住久了,來到這裡看到如此鄉村美景,笑得牙齒都沒有了!
吃慣大魚大肉的老人們,對唐平縣鄉村的小吃也讚不絕口……
從濱海市到唐平縣來旅遊的,和到彆處不一樣,濱海市政府直接租了十多輛大巴,給一點好處費讓各家旅行社招集人外,其他的都是政府出麵。人數達到了,就發車。到唐平縣旅遊的,也不規定你玩多久,想回濱海市了,就打電話報名,人數夠一車了就發車回去。
濱海市政府花錢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看在張曉峰的麵子上,而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大好事,相得益彰,他們得到了好名聲!
對口扶貧,這本來就是一項政治任務,他們花了一點小錢,花小利而得大利,何樂而不為?
在唐平縣境內,政府也開通了各路線的中巴旅遊車,都是免費的。相對來說,老人們每天花費在唐平縣內的食宿費用,政府付出的這一點點車費,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這種貼心周到的服務,讓來旅遊的老人們樂不思蜀,樂而忘返。
有的人住十天半月的都還不想回去。有的回去一段時間的又跑了過來。對於他們來說,來回的車費不要錢,在哪裡不是吃呀?多花一點住宿費算不了什麼,人老了,還有錢,開心就好。
旅遊的人不斷湧入,唐平縣各級政府各界人士都樂開了花,他們想法設法開設各種好吃的,沿途供應。各種個體麵包車來回穿梭,來回兜售各種果品。
為了活躍市場,保障供應,政府也對這些行為聽之任之,隻要不強買強賣,遵守交通規則就好。
所以,住得再遠的遊客們,都不愁吃喝。誇張的時候,晚上還有人喊著:“各位大爺大娘,吃夜宵嘍……”
對於這些老人們的安全和保健,唐平縣政府也下了大力氣,對入境的老人都進行登記,掌握聯係方式,隨時了解動向。沿途各景點、有老人們進駐的各個自然村,都派出了警務人員和正式醫生護士,還有鄉鎮政府的駐村乾部,全天二十四小時保駕護航……
現在那些當初沒有購買農家樂房子的村民都悔到了腳後跟!
看到住宿那麼火爆,他們也想空出家裡的房間來招徠生意,但外地來的遊客都不願意去住,寧願兩個人擠在新建的農家樂房裡。原因嘛,這裡交通好,環境好,有醫生護士,還有保證安全的。
“唉,當初要是聽從張縣長的發排,買這裡的房子多好?”有村民歎息道。
“是呀,都怪我們聽信謠言,把好心當了驢肝肺……”另一村民說。
唐平縣在短短的時間內,通過人工打造,一躍而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引起了省內,以及國內的極大關注。正所謂,好奇害死貓,不管是官方的,民間的,各種觀摩團接踵而至。
在一段時間裡,蒼北省唐平縣的新聞占據了國內報紙和各大網站新聞的頭版頭條,蝴蝶的翅膀扇起來了……
最後,連中央媒體也到唐平縣進行了專門采訪,在晚上的黃金時段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讓全國人民通過電視知道了唐平縣,了解了唐平縣。媒體評論人對唐平縣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說什麼這是生態旅遊,綠色旅遊,造福當地人民群眾的重大舉措……反正什麼讚譽都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