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見到這個公務衙門背後隱藏的巨大能量之後,獨孤寒也不抵觸在這當個芝麻綠豆的官了,每天在衙門之中進進出出,而她的東風商號下頭又被她拉了一長串的業務出來。
配套的產業鏈在投資到位的前提下迅速的被建設起來,從第一台紡織機的試製品下線到第五次的改版,中間隻隔了七天。
為什麼這麼快呢?無他。
有錢。
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廣度是無限的,一個人辦不成的事,十個人多少也有些困難,那一百個呢?一千個呢?
不就是錢嘛,隻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獨孤寒為了測試紡織機,她不惜花高價直接包場了一個紡織工坊,裡頭從工頭到女工她都給拉了過來,挨個試,試完就挑毛病,挑完毛病就叫旁邊公務衙門的人去改。
七天五版,想象一下技術人員這幾天是怎麼活下來的。
而為了測試那個爐子到底好不好用,她買了八頭豬,關在房子裡點爐子,前幾頭豬在這清明前後的天氣裡生生在屋子裡熱中暑了。
直到測試成功,工務衙門裡天天殺豬菜,到後頭都把他們給吃惡心了,看著肉就搖頭,隻想吃點野菜清淡清淡。
夏林一直都說會花錢敢花錢的人才能夠當好領導,豆芽子顯然就是這種人,用商人的思維當官是要死的,但用為官的思維經商,那大概率是要賺的。
用金錢換極致的效率,月薪五兩銀子是換不來核動力驢的,但再多給十兩,每一頭驢都能自己給自己買中藥續命,而這些錢對於獨孤寒來說甚至都不如那九牛一毛。
一開始工務衙門的人並不理解為什麼夏林會把這麼一個門外漢安置到浮梁最重要的衙門之一,但隻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嚼出其中的味道了。
也就是這麼個人了,換了彆人這個最重要的部門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因為它真的燒錢,不光燒錢,還很難看到回頭錢,這個無底洞誰來都是坑,但唯獨豆芽子。
無底洞?不存在的,什麼無底洞她填不滿呐?
而且這明顯是有大錢掙的,這不投那不是傻的?
普通人創業,一般都是先整幾台試試?獨孤寒創業,先整三萬人玩玩。
而天道不公也就體現在這裡了,小心翼翼的創業總是虧到體無完膚,但一整就是以萬為單位的創業,甚至可以把政策給乾傾斜咯。
反正清明節前後那個紡織機算是正經的可以量產了,然後獨孤寒的紡織機作坊、棉麻作坊就配套起來了。
這不是會有人擔心搶傳統紡織業的生意麼?獨孤寒說“嗶嗶尼瑪呢嗶嗶,都給我過來上班”,然後吸納就業三萬三千二百多人,把浮梁的紡織業都給壟斷了。
裡頭她整了個計件製度,想用傳統紡織機就傳統,想用新式紡織機就新式,統一質量標準之後就按件數給錢。
不出三天,全部的工人都主動要求使用新式紡織機,再無人鬨著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
而這會兒浮梁的主簿,相當於浮梁的秘書長正在與夏林聊天,他好奇的問道:“大人為何一開始就認定獨孤大家能將這事擔起來?”
夏林聽完隻是嗬嗬的笑,過了好久才說道:“一個心思細膩的人,從小學的卻是大開大合的法門,她既能敏銳的把控市場又能一鼓作氣力大飛磚,這對新的工業轉型尤其重要,她不行,天底下就沒人能行,我都不行。”
“為何?大人都不行?”
“我沒錢。”夏林咂摸了一下嘴:“而且工業本身就是要下沉到普通民眾身邊去,才能有平穩長久的發展。這個跟我的身份是有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