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小電驢來到靈鷲山腳下,花了40元買了登山門票,就直接走登山不到上山。
沒有選擇纜車,因為寂照庵所在的位置位於靈鷲山南麓,纜車也到不了,隻能步行過去
登山的遊客挺多的,但是越往山上走,就沒什麼人了。
那種感覺就好像整座靈鷲山就隻有我一個人,耳邊隻有風吹過樹葉和鳥兒嘰嘰喳喳的聲音,還有我越來越急促的喘息聲。
我幾乎沒有停下休息,全程走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終於到了寂照庵。
這裡也有遊客,但是很少,整個寺廟顯得比較冷清。
這寂照庵裡果然都是一群穿灰布衣的尼姑,不過年齡都有些大了,像柳青這種年輕的尼姑,我估計隻有她了吧。
我來到前廟買了一些祭拜用品,拜了佛燒了香,我這才找到寺裡一個戴著眼鏡的老尼姑。
我向她問道:“你好,我想向你打聽一個人,叫柳青,前幾天才來你們寂照庵的。”
那老尼姑似乎不知情,向我搖搖頭,說道:“沒有聽說你說的這個人,她是來我們這裡住宿的還是遊客?”
“都不是,是來你們這兒入禪的。”
那老尼姑又是一愣,似乎還是不太知情,不過她人挺好的,還幫我找來寺裡的庵主。
向庵主一問,庵主這才告訴我說:“哦,對,是有一個叫柳青的通過了我們這邊的入禪申請,不過她沒有來。”
我愣了愣,疑惑的問道:“她沒來?”
庵主麵帶微笑的說:“對,沒有緣分吧,她前兩天來寺裡告訴我,她還有未了的紅塵事。”
不知為何,聽見庵主這話,我竟然鬆了一口氣。
我連忙道謝,然後便離開了寂照庵。
我站在山門前,望著遠處的洱河,心中五味雜陳。
柳青沒有入禪,這意味著她應該還有未了的事,或許她也在尋找自己的答案。
雖然我沒有見到她,但知道她並沒有徹底放棄世俗,反而讓我感到一絲寬慰。
我摸出手機,給她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卻是無法接通的狀態,連續打了好幾個都是無法接通。
我隻好給她發了一條微信,對她說道:“柳青,我去寂照庵找你了,寺裡的主持說你沒來,那你現在在哪裡?我打你電話也打不通。”
在山上坐了一會兒,我才買了纜車票坐上纜車下了山。
接下來我就打算前往拉市,也不知道這一趟旅程能否找到戴寧。
當時葉榆這邊還沒有直飛拉市的飛機,需要去春城轉機,那就太麻煩了。
於是我直接找租車行租了一輛車,讓人送我去拉市。
從葉榆到拉市,全程一千八百多公裡,即使不歇氣也要開三十多個小時。
所以我專門找了一個司機,路上可以和他換著開。
簡單買了一些路上所需的零食和飲料,還買了一件加厚的羽絨服,就這麼上路了。
我也沒想到我第一次自駕進藏,竟然是用這種方式,也是這種目的。
當天晚上我們就在路途中的一家小旅店歇息了一晚,養足精神再繼續上路。
畢竟這一路都是高海拔地區,還要翻幾座雪山。
這要是不休息好,哪怕就是兩個人開車,也容易出事。
不過好在我找的這個司機是迪慶這邊的當地人,平時就生活在高海拔地區,駕駛經驗也比較豐富。
在他推薦的小旅店裡還吃了一頓犛牛肉火鍋,次日一早我們就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