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不止陳路要出國留學,二屁丫陳心怡也是一樣。
出國留學這條路,不看成績全看家裡資源。
宋妍希早有規劃,她希望陳路能就讀菲利普斯安多福學院。
這是一家全美排名第一的寄宿中學,也被稱為哈佛耶魯預備班。
不止陳路要進這所全美排名第一的中學,陳琪兒子胡麒麟,常福孩子常大林都要一路過去。
憑常福跟陳琪的資源,那是根本無法將胡麒麟跟常大林安排進去的。
一切還是隻能由陳平生自己來安排。
至於二屁丫,她再有半年就要高三結束了。
陳平生也要安排她去就讀麻省理工學院。
富人家的孩子,選擇性總會多一些,想要直接安排進這樣的頂級學府。
有錢那是肯定的,還要有一些名人推薦信。
這些東西對陳平生來說都不算什麼難事,為了順利將他們安排過去。
他給老美那邊一次性捐款二十億美金,成立個人專項慈善基金。
有舍才有得嘛,很正常的一件事。
國內富豪為什麼經常性爆出大額捐款老美,不是他們真有錢沒地花,隻是為了讓自己家孩子能在那邊讀個頂級學院。
不管網上如何吹,這一點始終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往那個地方擠。
包括全世界非常多的優秀人才,同樣往那個地方擠。
人才的虹吸效應,也讓那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一直排名世界第一。
拋開那些網上的無腦言論,大部分富豪都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
陳平生將陳路,二屁丫放過去,就是為了讓他們學習海外先進的教學知識。
等他們學成歸來,才能更好的報效自己這片土地。
當然,還有一種非常無奈的情況,那就是很多留學生學完之後,基本都不回來了。
包括清北這樣的大學,讀完之後去海外工作的同樣不在少數。
這些也都是需要改善跟進步的啊。
二屁丫去哪都行,她英語還是非常不錯的,能流利的與人溝通。
陳路就要差上一些了,所以他還要在這半年當中,補習英語。
父子倆回深圳的時候,已經是二月下旬了。
陳路很失落的告訴蘇小熙,他要去海外留學了。
他父親為了順利將他送過去,已經在那邊捐款二十億美金。
不止他,還有他姐姐都要去。
蘇小熙表示理解,她們家以前要是沒出現變故,她自己也是肯定會去海外留學的。
隻是現在這情況,蘇母再也供不起她這出國路。
兩人漫步在小區公園,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一種即將分彆的味道。
好在還有半年時間,不需要急於一時,而且陳路也說了,他大學肯定會回國就讀。
一般人無法做到的事,他父親都能輕易做到。
這就是實力。
“小熙,你家那房子,我讓我姐買下來了。”
“我知道啊,我又不像我媽那麼笨。”
好像說了一句媽媽壞話,媽媽對不起,下次再也不說了。
蘇小熙在心裡默念了幾句。
這個事在陳路這裡其實也不大,四五百萬的房子,就如他手裡的這隻表一樣。
平平無奇。
“我爸跟我說,我要是不努力,我媽一輩子都不會讓我跟你交朋友。”
“你媽是對的,是我自己太沒用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