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初預想的計劃,等京營擊敗高郵州的叛軍後,五城兵馬司順勢收複興化縣城。????既可以蹭到功勞,又不用冒險和叛軍決戰。
“加派探馬,儘快搞清楚叛軍的進軍方向!
傳令下去,就地安營紮寨,等待後方軍隊抵達。”
李牧當即下令道。
直覺告訴他,叛軍是衝著他來的。
戰略計劃變更之後,幾位千戶都有各自的分工。
東城千戶和中央千戶所所負責盯著揚州城,隨時準備回去救援。
西城千戶所和北城千戶所負責盯著泰州方向的敵軍,隨時準備調頭殺過去。
南城千戶所和帥營本部,則負責佯攻興化。
五大千戶所分成三部,相互之間距離不到五裡地,成一個品字形的布局。
任何一個方向遭遇敵軍,另外兩邊都可以迅速做出增援。
理論上來說,缺乏戰略價值的興化方向,最不容易遭遇敵軍主力。
不過對手是叛軍,叛將腦子一熱,乾出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搞不清楚狀況,李牧決定先穩一手。
……
京營。
“景兄,高郵地區敵軍動向,有些不對勁。
寶應縣位於揚州、淮安兩市的交界處,是蘇中與蘇北的連接點,軍事價值遠高於興化。
敵軍不向寶應增兵,反而向興化方向移動,明顯不符合常理。”
如果情報不是錦衣衛送來的,李原都懷疑有人在惡作劇。
換他是叛軍統帥,早就丟棄高郵跑路了。
造反也要選擇地點,越是是窮鄉僻壤,成功的概率越高。
哪怕造反失敗,也可以鑽進大山中,躲避朝廷的圍剿。
興化是相對偏僻,但那地方缺少大山,且地方太過狹小,缺少戰略上騰挪的空間。
“李兄,這一路上叛軍乾出的奇葩事還少麼?
我們剛過來的時候,淮安那幫叛軍,還效仿古人擺出了八卦陣和我們決戰。”
景國良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一想起叛軍的八卦陣,他忍不住想笑。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軍陣確實有效,但越是複雜的軍陣,對士卒和將領的要求就越高。
擺陣容易變陣難,隻要有幾個蠢貨在裡麵亂跑,軍陣很快就會陷入混亂中。
大虞建立之後,火器開始普及,軍陣漸漸變得雞肋起來。
現在他們這些勳貴世家,都懶得要求子弟學習那些古老的軍陣。
就算要布陣,也是布置一些簡單的方陣、圓陣,上手容易操作簡單。
“景兄說的不錯,叛軍不是關外的胡人,沒有那麼狡猾。
就算他們有陰謀,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完成。
朝廷真正的心頭大患,還是關外的北胡。
自從上次遼東大戰獲勝後,這幫家夥的實力增長很快,已經兼並了多個草原部落。
以陛下的作風,肯定不會放任他們繼續做大。
待朝廷財政豐裕之後,定會重啟大戰。
除了九邊鎮軍之外,京營恐怕也要再次上戰場。”
李原憂心忡忡的說道。
身臨其境之後,才知道鹽業有多暴利。
隻要整頓得力,朝廷一年從鹽政上弄到一千萬兩稅銀,根本不是問題。
對比此前的一百三十萬兩稅銀,完全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多出來的錢,不往軍費上麵砸,也會被官僚們用彆的名目揮霍掉。
站在皇帝的立場上,肯定是用來解決外患最劃算。
“打就打吧,隻要朝廷有錢,何愁平定不了遼東。
北胡的人口就那麼多,哪怕他們統一了大草原,也頂多那麼兩三百萬人。
每年和他們打上一仗,要不了幾年時間,他們就會被拖死。
風險和機遇並存。
長時間的和平,我們勳貴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衰落的厲害。
倘若一直持續下去,怕是要不了多少年,就會出現先宋的局麵。
邊界上打了起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景國良淡定的說道。
作為勳貴集團在朝堂的代言人,對勳貴集團目前的處境,他早就積攢了無數的怨念。
前麵沒有改變,隻能選擇隱忍。
現在看到了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戰爭意味著風險,戰爭同樣代表著權力和財富。
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常情況下,勳貴是無權插手地方的。
兩淮叛亂一出,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
戰爭導致利益重新洗牌,勳貴集團的觸手,一下子延伸了過來。
至於在動亂中被淘汰的武將,那隻能算他們倒黴。
空缺出來的武將位置,全部都成了勳貴集團的戰利品。
被戰火這麼一洗禮,哪怕是不入流的衛所軍,也有機會成為大虞含金量最高的衛所。
沒彆的原因,就是軍田回來了。
切實的好處擺在眼前,積極性自然可以被調動起來。
……
“健平,你第一次帶兵,必須謹慎點兒。
鳳陽府不是那麼好拿下的,你的目標隻是吸引京營的注意力,切勿真的去攻城。
等我們解決了五城兵馬司的敵人,聯合泰興、南通州地區的義軍,再調頭和京營決戰!”
溫飛洋語重心長的說道。
族中兩大派係爭論不休,他這個主帥在做決策的時候,不得不采取折中策略。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這是他的核心戰略。
可京營的敵人,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才有了偏師佯攻鳳陽。
選擇讓侄子帶兵,也是迫不得已。
缺乏經驗的不光是溫健平,就連他這個主帥,一樣沒正麵和敵人交過手。
大家都缺乏帶兵的經驗,溫健平最少還帶著鹽丁攻破了州衙,親手砍死過兩名衙役。
“叔父,您就放心好了。
區區八千偏師,其中一半都是老弱。
在鄉下鬨騰一下還湊合,跑去攻打府城,根本就不可能!”
溫健平當即保證道。
好不容易爭取的機會,他可不想因為一句話,就給弄丟了。
後麵要不要聽,那是後麵的事。
兵書上都說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到了鳳陽府,具體怎麼打,還不是他說了算。
實在是不行,越過鳳陽直取徐州,或者是繞路進廬州,都是可以考慮的。
在他看來,不管去什麼地方流竄,都比留在高郵等死的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