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曆史時期,這種組合都是皇帝的眼中釘,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皇權更替。????極端情況下,玩玩廢立君主,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大虞的國情不一樣,最強的軍事力量在九邊將門手中。
勳貴身上枷鎖太多,看似在軍中影響力不小,卻沒能將觸手伸向九邊。
屬於手中有武力,武力值又不夠強的那種。
單獨一家勳貴在軍中的影響力,都隻是集中在某片區域,根本沒法輻射到全國。
抱團的勳貴才算一股政治力量,單獨一家拿出來,都隻有被文官欺負的份兒。
自大虞開國到現在,出現過文官權傾朝野,也出現過宦官權傾朝野,就是沒見勳貴外戚表演過。
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如果戰事進展順利,過繼宗室子弟繼承大統。
輔政大臣光宦官和內閣不夠穩定,這就是現成的第三方力量,可以在朝堂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倘若戰場局勢不利,沒有擁立幼主的條件,這個組合就是保障福王順利上位的關鍵。
離開了舞陽侯府,李牧的腦袋瓜子還是嗡嗡的。
剛才對話的訊息量太大,他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按理來說,這種涉及三大家族的大事,自有長輩們負責操心。
偏偏運氣不好,讓他這個沒有決策權的小輩,在不經意的對話中給推測了出來。
知道的越多,煩惱越多。
想要找人傾訴都不行,政治結盟需要權衡的利弊太多,不可能一言而決。
眼下頂多是有了一絲跡象,三家搞不好都沒有正式接觸。
李牧分析的隻是結盟成功的好處,倘若聯盟玩兒失敗,搞不好三家一起涼涼。
政治上很多時候,一步邁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來。
搖晃了一下腦袋之後,李牧最後得出結論:一切的煩惱,都是自己手中的力量不足。
若是像九邊將門一樣,手握上萬精兵鎮守一方。
朝堂上的風雨,根本就不需要操心。
相對來說,大虞的政治鬥爭,還算是和諧的。
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隻要自己不作死,那就不會死。
大部分官員政治鬥爭失敗,都是被貶官,或者是回家種地。
抄家流放的,那都是自己立身不正,被敵人抓到了把柄。
……
遼東。
“大單於,收到來自虞地的消息,敵人正在整軍備戰。
不光補充滿了此前遼東大戰的損失,還額外組建了五個營頭。
據說天元帝的身體出了問題,妄圖在垂死掙紮之際,再次挑起大戰!
從鬼方人那邊搜集到的情報,也能夠側麵印證這一點。
光最近三個月時間,虞朝人就從鬼方各大部落,采購了最少三萬匹戰馬。”
額爾德神色凝重的彙報道。
對韃靼一族來說,大虞就是一個龐然大物。
哪怕剛剛在此前的遼東大戰中獲勝,麵對這個巨人的時候,他們還是要小心應對。
“額爾德,這怎麼可能?
大虞人剛剛在遼東遭遇大敗,直接葬送了十萬大軍,他們怎麼敢這麼快又挑起大戰!”
尼赤勒格當即反駁道。
十萬大軍,對人口不到三十萬的韃靼一族來說,這個數字已經是他們能夠想象的極限。
遼東大戰剛剛結束時,自認為消滅了大虞精銳的他們,還策劃了覆滅大虞的偉大戰略。
結果就是到城牆下麵,撞了一個頭破血流,乖乖的回到老巢。
“尼赤勒格,給我安靜一點!
不要用你狹義的眼光去看待大虞。
他們比我們以往遇到的所有敵人加起來,都要強大十倍、百倍,乃至是更多。
如果不是這個巨人現在病倒了,他們隻要伸出一根手指,就能夠把我們給按死。
從虞人手中繳獲的書籍那麼多,平常沒事你們都去看看學學。
隻有了解敵人,才能更好的戰勝敵人。”
大單於呼格吉勒當即訓斥道。
韃靼一族崛起的時間太短了,內部政治結構,依舊停留在原始時代。
受生活環境的影響,部族高層的戰略眼光,一直停留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根本沒有睜眼看世界的意思,這讓呼格吉勒非常苦惱。
麾下的小弟,個個都是猛將,打得四周異族望風而逃。
有腦子的卻沒有幾個,一旦玩起了智謀,那就隻能自己親自上陣了。
上一次遼東大戰,能夠大獲全勝,很大程度上還是依仗了運氣。
這種上天的庇佑,能夠持續多久,誰也無法保證。
大虞在戰場上敗十次、二十次,都可以卷土重來,他們卻是一次也敗不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