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嘉瑞當即打起了包票。
交易順序非常重要,這關係到自身的戰略安全。
亂世之中,各種承諾保證,全部都是虛的。
白蓮聖母,頂多忽悠一下底層官兵,高層根本沒有幾個人信。
真要是發誓有用,他們這些人,早就死在了誓言反噬之下。
當初在起兵前,他們也是發過誓的。
後麵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個個都背信棄義,在關鍵時刻出賣白蓮聖皇。
相對而言,他衛嘉瑞還算表現好的,雖然沒有全力救援,最起碼派出了一支援軍。
……
武昌,城門樓子上。
看著城外飄揚的叛軍旗幟,李牧的神色也凝重起來。
不是他坐以待斃,純粹是連續幾次軍事行動,均以失敗告終。
叛軍吸取了之前失敗的教訓,不光派出了大量的探馬,還學會了結硬寨。
哪怕是臨時行軍營地,四周布滿了壕溝、陷坑,還有各種陷阱。
叛軍每天一半的時間,都折騰在了營地上,行軍速度堪比蝸牛。
無論是伏擊,還是去偷營,都不具備實施條件。
派出去的官軍,除了搞搞破壞,進一步遲滯敵軍的速度外,就隻有獵殺探馬的戰績。
找不到出擊的機會,不喜歡冒險的李牧,選擇了保守戰術。
“怎麼樣,可曾發現敵軍的弱點?”
李原關心的問道。
武昌保衛戰再次打響,勳貴集團的最強的武裝力量都在城中,這次可不允許輸。
“除了吳楚兩軍營地,距離略微遠了一點外,基本上沒有大問題。
從搜集到的情報看,叛軍成長的速度非常快。
相比從前那個打仗憑感覺的草台班子,現在已經走向了正規化。
在營地布置上,完全按照兵法上教的,一板一眼執行。
或許在各部配合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就目前的局勢來說並不致命。”
李牧搖了搖頭說道。
事實證明,戰爭最能教人成長。
連續多次吃虧之後,叛軍高層現在也學乖了。
摒棄了花裡胡哨的戰術,直接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用官軍打起了呆仗。
以往的軍事勝利,除了麾下士卒能打外,還有就是建立在對方犯錯上。
截止到現在,叛軍尚未出現致命的錯誤,此時出擊就是正麵血肉碰撞。
這樣的打法,縱使官軍能夠獲勝,士卒也會損失慘重。
“那就直接固守吧!
城中的存糧,足夠一年之用,我們耗的起。
外麵還有官軍在收複失地,拖的時間越長,叛軍的控製區就越小。
等收複了湖廣全境,這些部隊也會過來參戰,到時候兵力差距就沒現在這麼懸殊了。”
李原當即表明了立場。
身上的戰績少,也不影響他理論基礎紮實。
做不到出奇製勝,更做不到奇正結合,但正招打法他還是很熟悉的。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不過還要給叛軍施加壓力。
大兵團作戰,最是考驗主帥的耐心。
叛軍看起來很有章法,但我就不信衛逆是軍事天才,真能協調六十萬大軍作戰。
我們看不到敵軍的問題,不等於他們的問題就不存在。
江西安穩了那麼多久,叛軍把江西當成了老巢,是時候讓廣東那邊動起來。
人在慌亂的時候,總喜歡做點兒什麼。
通常這種時候做出的決策,失誤率都要遠高於平常。”
李牧微笑著說道。
原本準備把叛軍敲零打碎,逐個進行擊破。
結果敵軍被他給嚇倒了,一個個都謹慎的不行,完全不給他施展的機會。
沒法速戰速決,那就隻能打消耗戰。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該著急的就是叛軍了。
六十萬大軍在前線作戰,想要保障後勤供應,沒有上百萬民夫是很難完成的。
如此高強度的動員,非常考驗組織能力。
哪怕諸蕭何再生,麵對如此複雜的調度,也難免不出紕漏。
前期可以靠囤積的物資支撐,相對而言壓力會略小一些。
等拖上幾個月時間,叛軍就會感受到,為何戰爭被譽為吞金獸。
大量的物資被消耗在半路上,對喪失了湖廣糧倉的衛逆來說,絕對是最棘手的難題。
“不光廣東那邊可以動起來,中原地區的官軍,也不能讓他們閒著。
遼東那幫家夥,整天牛皮吹上了天。
現在我們拖住了叛軍主力,也該他們表現一下了。
施家不是想要出任遼東總督嘛,那就給他們這個機會。
隻要他們能收複南京,我們就支持他們。”
李原似笑非笑的說道。
以往的時候,遼東鎮在大虞朝,一直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隨著兩次濟南大捷之後,遼東鎮在軍中的地位,遭到了嚴重衝擊。
外界普遍把兩廣鎮,同他們列為了同一檔次。
在一些人眼中,甚至認為兩廣鎮的戰鬥力更強,北虜的首級就是最好的證明。
作為右軍都督,李原就沒少受遼東鎮的氣。
那幫家夥抱緊了文官的大腿,完全不鳥都督府的命令。
勳貴高層全力扶持嫡係武裝力量,一定程度上也是被他們給刺激出來的。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其他邊軍也貢獻了一份力量。
迫於政治需要,再怎麼不滿,對邊軍也隻能儘量拉攏。
惡劣的局勢,讓勳貴們意識到,再不采取行動就要被擠出權力中心。
等到勳貴係武裝,再次立了起來,勳貴們的立場很快發生變化。
遼東鎮和朝廷關係鬨僵,勳貴們也是出了大力的。
在北虜入寇期間,文官們拚命的捂蓋子,勳貴們則在一旁掀桌子。
許多隱藏的問題,被捅到了永寧帝跟前,加劇了皇帝對文官和邊軍們的不滿。
勳貴係能夠拿下一眾總督的位置,也是前期鋪墊的結果。
作為競爭對手,支持施家人出任遼東總督,純粹就是一個畫餅。
收複南京,可不是說說那麼容易。
儘管曆史上守南京的勢力,就沒有誰真正守住了,那也不是一群旱鴨子可以攻破的。
“叔父,言之有理。
那些邊軍一直閒著,白白浪費朝廷的錢糧,也不是辦法。
不奢望他們收複南京,拿下江北地區,總是能夠完成的。
陛下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現在獻上平賊策,正是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