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不少報紙相繼報道了香港博物館,很多報紙也是用了大篇幅來介紹,也貼上了很多文物古董的圖片。
這個效果,比之前幾天的宣傳還要強,畢竟之前的宣傳也隻是簡單說一下博物館要開業以及一些大概信息,而如今,才是各種具體細節,自然更吸引人。
再加上,很多去過博物館的人,對內部文物的評價也是好評如潮,親戚朋友之間的一句話,很多時候比報紙宣傳十遍還要好。
於是,後續的幾天,博物館的生意依然是爆滿,也成為了香港民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12月18日,博物館開業一周,人流量開始下降了一些,逐步恢複了正常。
楊文東也就沒再過多關注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了解一下經營狀況即可,如同其他的子公司一樣。
“咚咚咚~”門口響起了敲門聲,
“進來。”正在看著公司財務資料的楊文東抬頭看到是鄭玉華,便招呼道。
鄭玉華走了進來,手中還帶著一份文件,待靠近後,遞到了楊文東的桌上,道:“楊生,這是灣灣基隆造船廠給我們設計的油輪圖紙,您看看。”
楊文東接過後,翻了幾頁,並說道:“這跟日本三菱的船外形很像啊?”
之前長興船運多次在日本訂船,因此也有了很多船隻資料,楊文東也看了一些,雖然很多方麵也不是很懂,但最基本的外形,還是能看明白的。
鄭玉華解釋道:“是的,灣灣這艘船的設計,就是購買的日本的部分專利,其實也是舊技術為主。”
“嗯這樣倒也行,舊技術至少穩定一點。”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那這艘船的價格定下來了嗎?”
鄭玉華回道:“這艘油輪的排水量是5.2萬噸,目前他們的報價是650萬美元,還可以再還價,不過我這邊還沒有開始。”
“650萬?我記得之前日本那邊5.6萬噸的船,報價是760吧?”楊文東回憶後,道:“那這樣來看,價格的確要稍微便宜點。”
鄭玉華笑道:“不便宜怎麼可能跟日本競爭,當年日本造船業就是靠著低價,才搶走歐美造船業的市場的。
而且即使如此,灣灣造的船,很多船運公司也不敢購買,他們不願意冒險。”
“嗯,正常。”楊文東點點頭,道:“那既然我們是第一家,也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後麵壓價要稍微狠一點,我們給了好處,他們也得吐出來才行。”
作為穿越者,楊文東對於未來灣灣造船業還是有一點信心的,但這個信心是自己的,不是灣灣那邊靠著技術或者市場證明的,那自然這個便宜不能給他們了。
“好的,我明白。”鄭玉華也笑說道:“日本早年造大型輪船都是虧本出售,就是為了打開市場,那灣灣這邊,也要一樣才行。”
楊文東道:“行,那後麵繼續跟他們聯係就行,另外也要灣灣的銀行參與進來,這方麵的貸款也不能比日本低,金融才是最重要的。”
大型投資,金融扶持程度甚至比成交價格還要重要,有的時候,如果金融扶持足夠,那價格隻要不是太離譜,就絕對有得賺,反過來就不一定了。
“好的。”鄭玉華又問道:“楊生,基隆造船廠那邊,邀請我們在23號去一趟他們工廠,正好他們那邊有一艘兩萬噸油輪準備下水,這艘船,雖然比我們的,但很多設計、技術、工藝都是類似的。”
“23號?”楊文東看了下日曆,答應道:“行,那就去看看吧,正好我在灣灣那邊也有些其他業務,一次性搞定了。”
鄭玉華道:“好,那我去安排一下。”
22號,楊文東便乘坐一艘被承包的輪船,前往了灣灣。
“待什麼時候,我得去歐洲買一艘大遊輪,這樣在附近出行就方便多了。”楊文東站在有些陳舊的甲板上,對著身邊佳人說道。
白玉潔一邊喝著橙汁,一邊詢問:“你不是有一艘了嗎?”
“那艘太小了。”楊文東搖頭道:“歐洲那邊有長度百尺(33米+)以上的最新遊輪,那至少我去灣灣或者去近海,都能比較方便了。”
“百尺以上啊?這艘客輪都沒有那麼長。”白玉潔驚訝問道:“那需要多少錢?”
楊文東回道:“大概需要幾百萬港元吧,具體就要看裡麵的各種技術以及裝飾了。”
這個時代的錢雖然值錢,但工業品也值錢,百尺左右的遊艇在八九十年代算不了什麼,但在60年代基本上也是最大的體型之一了。
“好貴.,我家老豆一輩子辛苦都沒賺到這麼多錢”白玉潔笑了笑,又問道:“那能不能去東南亞國家?我早就想去東南亞國家旅行了。”
楊文東搖搖頭,道:“那不行,風險太大了,碰到台風就完了,沒辦法提前預測。”
如今的衛星技術,才剛起步,預測海上天氣,主要還是靠陸地上的監測站,但準確性不高,國際之間的大型貨輪,主要還是靠經驗疊加氣象台數據,配合起來,基本上不是運氣賊差,還是能避開台風中心區域的,可進入邊緣地區是常態。
而大型海輪,體積大夠結實,在台風邊緣走一圈,一般不至於出什麼大事,但可能也會有損傷,所以船隻的運營成本甚至壽命,跟船長經驗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至於小型遊輪,出海太深就是找死了,因此這個時代,遊輪也都是近海玩物。
“好吧。”白玉潔又道:“那買回來我也要坐坐,”
“當然可以.”楊文東笑了笑。
半天後,輪船抵達基隆港口,基隆造船廠的高層也是來到港口迎接,一群人相互認識之後,便直接來到了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