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類畢竟不是主糧,全球產能方麵,比起主糧低多了,30萬噸已經不少了;
且更重要的是,雖然全球產能遠高於30萬噸,但額外采購是非常少的,因為農業基本上都是預定型交易,無論是采購方還是生產方,都需要在種植之前就簽署協議的,不然等農產品出來了,要麼賣不掉、要麼買不到;
早期的期貨,誕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解決農業大眾商品的銷售問題,隻不過後來被人玩的杠杆放大,變成一種暴利金融工具了。
郭鶴年也同意道:“是啊,這種消息,一旦放出,全球糖價必然暴漲,內地的資金有限,想的是以現在平穩的價格收購30萬噸。”
“我們的產能不夠,且我們自己也需要,就算公開收購一點,也無濟於事。”楊文東皺眉道:“內地那邊如果能夠去年說需求,也就方便多了。”
需要30萬噸糖,其實不是問題,但不能這麼急,如果說需要半年以後的,那直接購買未來期貨或者專門找大型農場預定,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個事我也沒多問,知道了也沒意義,總之就是現在國內缺糖,現在就是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郭賀年搖搖頭道:“楊生可有什麼辦法?”
楊文東道:“我也沒什麼辦法,這件事內地找你而不是找我,也說明在這方麵,你比我強多了。”
郭賀年笑道:“哈哈,楊生謙虛了,這件事我也算是有點眉目了,但我告知你,其實是為了另外一個目的;
國內對於糖的需求,以後估計會越來越高,但國內無論是土地還是化肥,都需要用在主糧之上,糖類還是可能需要對外采購,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你的意思是擴大我們在馬來西亞的甘蔗農場?”楊文東反問道。
早年他就與郭賀年合作在馬來西亞囤積了大量原始土地,然後逐步的開發成甘蔗農場;
這裡麵最大的進度阻礙不是在於資金或者本地政策等等,而是訂單,沒有足夠的訂單,那盲目擴張就是自尋死路;
不過全球對於糖類的需求量還是逐步走高的,隻是生產方也多,如果能夠獲得內地的穩定訂單,那絕對是可以大幅度擴大生產基地。
郭賀年點頭道:“對,按照與我對接之人的消息,未來內地的核心任務是提升經濟與百姓的生活質量,那對糖類的需求必然非常高,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黃金機會了。”
“好,這沒問題。”楊文東也立刻答應下來:“需要建多大基地,投資多少,你算過了沒?”
在前世,他也沒特彆關注過改開前後對於進口糖類的需求,但這東西基本上是必需品,加上國內農業不發達,那需求量必須越來越高。
“哈哈,楊生同意就好。”郭賀年道:“投資方麵我還沒有算好,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給內地平價買到這30萬噸糖,後麵才好談長期供應的合作,對吧?”
“也是,雖然不是必須,但這一次要是替國內辦成這件事,以後我們價格跟其他人差不多,那才能夠拿到內地的訂單。”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內地雖然人均經濟不強,但畢竟是大國,一些需求的采購力度對於一般公司來說還是很大的,真要是消息放出去,一年幾十萬噸糖類的需求,全球大量糖類貿易公司必然爭搶,甚至國家層麵都可能出馬。
而這一次緊急需求,如果郭賀年能夠解決問題,那以後自然也就有了一定優先權了,這對他們也是好事,畢竟長期的生意才是最重要的;
且這件事的回報還不僅僅在於此,原先曆史上,因為這一次郭賀年的幫助,改開之後國內的多個大型優質項目,內地政府都對郭賀年開了綠燈,包括燕京東方廣場項目,隻不過不巧的是,郭賀年因為當時資金緊張,沒有參與,最後便宜了李嘉成;
當然,老李或者包玉岡等人,其實也在改開初期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幫助”,最簡單的就是建大學,甭管目的是什麼,隻要早期幫助了,後期國內經濟發展起來後,都給了這些群體很大的好處;唯一可惜的包家,包玉岡過早去世,因為沒有兒子,傳承斷掉了,加上吳家沒掌握機會,這份好處也就沒吃到了。
郭賀年又道:“我準備去一趟巴西,假裝以個人名義采購一部分糖類訂單,然後想辦法轉移全球糖類資本的視線,然後再暗中買點現貨,采用多點購買,運到馬來西亞的倉庫,等數量足夠了,就運往內地。”
“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楊文東問道。
郭賀年笑道:“倒也沒什麼,就是需要租一下你的飛機,這樣我才能夠顯得很有財力,鎮住巴西那邊的資本。”
“可以,租就不必提了,你直接用吧。”楊文東笑了笑道:“馬來的農場是你我二人合資的,如今為了獲得大客戶,主要是靠你,那我這邊,提供一點幫助,也是我身為股東的義務。”
如果真的與內地達成長期供給協議,那他也是能從中受益的,自然得做點事情,不能白占比彆人的好處,反正也不過是一點資金花費而已。
郭賀年笑了笑,說道:“那行,我就不客氣了。”
對於他們這個級彆的富豪來說,或許不一定買的起私人飛機,但租賃一次,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對比於自己要做的大事情,這點投入也算不了什麼。那對於楊文東來說就更無所謂了,他也不必太客氣,太客氣了有的時候反而不好。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