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8日。
“究竟誰才是日本文壇的‘天下第一’?”這個話題已經被全日本的媒體炒作了大半個月。
且從話題熱度上看,愈演愈烈的趨勢遠大於息事寧人的可能。
越來越多的日本國民加入到這個話題的討論中,其中不少人其實根本不看純文學,也不知道誰是穀崎一郎,誰是北川秀。
反正大家都在聊這個,就和當初泡沫時代,連洗盤子的阿姨、街上的環衛工都在買賣股票一樣,你不參與進來,就是落伍、被時代淘汰了,這誰樂意啊?
各大報社、雜誌、電視台爭先恐後的推出各種投票應援活動,其聲勢比偶像明星的應援會還恐怖,足可見此事的人氣之高。
各式各樣的投票活動本質上是媒體集團用來榨取國民錢包的手段,如果他們真是為了日本文壇的未來考慮,就不該這麼拱火。
而且大家都心知肚明,北川秀和穀崎一郎的文學擂台戰,最後肯定要以兩大純文學雜誌的銷量多少、業內各界權威人士的站隊情況以及政府等相關部門的認可來終結。
書迷們真想支持自家偶像擊敗對方,還不如把錢花在買《文藝》和《新潮》上來得實在。
但現在這事已經不僅僅是日本文壇“天下第一”之爭,以及河出書房和新潮社兩大出版社的“第一”之爭那麼簡單了。
以三菱財團為首的日本六大財團悉數下場,也紛紛將各自的目光瞄準了這片文學市場。
提及日本,財團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這些財團自一二戰時期開始發跡,靠著把持各類國家經濟命脈產業而扶搖直上。
雖說二戰後美國爸爸強烈要求日本兒子把各大財團拆分,但如今存在的六大財團依舊是日本國真正的天。
他們把持著經濟,操縱著政治,享受著一切,奴役著民眾。
而日本國所有的產業,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家族,最後都會指向這六個源頭,無一例外。
不過現在的日本財團其實和大眾認知的無法無天財團早就完全不同。
以六大財團之一的三井財團為例,其成立於1961年,由25家大企業組成。
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
掌控著三大支柱企業,以及其他幾家大公司的那幾個家族,就是該財團的實際掌控者們。
這些家族的代理人組成了一個經理會,在每月的第二個星期四聚會,因為日語中,星期四被叫做木曜日,所以該經理會也被稱為二木會。
這幾個頂級財閥家族又往下分散開更多的附庸家族,還有許多依附於它們生存的其他家族。
他們的關係圈和權力架構有點類似隔壁的玄幻世界觀。
宗門將朝廷變為傀儡,大宗門包裹小宗門,小宗門管理無數江湖幫派,互相間以聯姻、結拜、同學、共事為紐帶,等級森嚴,關係密切,以此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利益綜合體。
而這樣一個完整的宗門體係,就是所謂的財團。
財團的真正話事人也許每年會變,會從那幾個大家族裡挑出優秀的領導者來掌舵。
但不管誰是這幾年的領袖,大家的利益永遠一致,奮鬥的核心目標不會改變。
這樣的權力關係確實比一家獨大的家天下要穩固太多。
隔壁韓國的財團也想往這個方向靠攏,可惜因為早年的各種因素,韓國財團更接近家天下模式,在這種情況定型後,想要推翻王朝,讓某個超級家族讓利,那是不可能的。
新潮社背後的最大控股方是日本笹川和平財團,該財團的設立者笹川良一是甲級戰犯,極右人士。
笹川良一去世後,笹川和平財團的大部分資產都被三菱財團掌控,可以說新潮社本質就是三菱財團的小老弟。
河出書房的最大股東是河出靜子以及她所把持的河出家族。
河出家族的發跡與知名玩具公司萬代,以及知名遊戲公司南夢宮密不可分,這兩家巨無霸也在千禧年後合並成了頂級文娛公司萬代南夢宮。
而萬代南夢宮的真正掌控者是三井財團。
三井財團和三菱財團是日本最古老的兩大財團,一直在為誰才是一番而爭鬥不休。
北川秀和穀崎一郎的事牽扯到兩大頂級財團後,事情瞬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就這大半個月的時間,三菱財團和三井財團都在暗中投入了大量資金,支持著各自看好的文學家,讓《文藝》和《新潮》的月銷量攀升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賣了23天的《新潮》現在月銷量已經突破500萬冊,其中估計有150萬冊是刷的。
考慮到刷銷量數據也不能直接不出廠,光做假賬,或者象征性的賣一賣,然後一車拉走。
因此這種刷,財團是通過各種稀奇古怪的營銷方式,正兒八經的讓民眾買回家的。
譬如通過當地政府給民眾發放“文化產品消費券”,隻能用來抵扣文化產品的買賣,這麼一來,民眾買的雜誌報紙就多了。
又比如讓旗下的文娛公司明星們拉票,忽悠他們的死忠腦殘粉去買雜誌——買個100本就能和心愛的偶像握手之類的。
總之從這個勢頭看,1997年4月號的《新潮》大概率要打破穀崎一郎自己創下的580萬冊曆史記錄了。
而賣了20天的《文藝》也不遑多讓,自首刷日的67.2萬冊後,月銷量也來到了駭人的497.1萬冊,更誇張的是,現在還有每天約20萬冊的真實銷量。
三井財團這邊刷了多少銷量,河出靜子都不清楚。
她隻知道這麼賣下去,這一期的《文藝》得往700萬冊月銷量的恐怖記錄使勁了!
一個月前,她和齋藤玲奈,北川秀吃飯開玩笑時,還挖苦說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和北川老師一起破了《惡魔刺青》的580萬冊曆史紀錄。
現在好了。
580萬冊算個球?
700萬冊都要來了。
想當初河出書房最艱難的時候,月銷量隻能堪堪突破20萬冊,全年也才250萬冊不到的總銷量。
現在一個月動不動就是幾百萬冊,怕是把小半個日本純文學市場都虹吸了。
銷量上漲,但市場總量並沒有顯著增加,這也更加堅定了河出靜子的“出海”之心。
提高全民閱讀素質,培養民眾閱讀習慣,這都是以十年為單位計的大型工程。
河出書房等出版社都在為這個事業努力,但誰也等不到它回饋自己的時候。
除了財團這邊在發力外,國會的議員們也紛紛坐不住,開始下場為兩人搖旗呐喊。
原本國會和文學界根本不搭邊。
也就與文部省相關的部門會頭疼一下此事。
可明年1998年就是三年一次的參議院換屆選舉。
去年的眾議院換屆選舉,押對寶的町村信孝一路坐火箭般躥升成了文部省大臣,這可是實打實的案例啊。
參議院的議員基本都是日本國的精英階層,他們更支持屁股朝向自己的穀崎一郎,也有極少數人豪賭了一把,把籌碼壓在了北川秀身上。
河出靜子通過電話把這些事告知北川秀等人時,齋藤玲奈第一個發表了疑惑。
在她看來,隨著口碑的回暖,故事劇情的展開,《世界儘頭與冷酷仙境》的熱度已經慢慢反超了《癡人愛欲》。
這是硬實力上的體現。
無論穀崎一郎背後有多少權貴在支持,民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
這些精英階層也不是傻子,一眼能看出的優劣勢,為什麼還要死死拽著穀崎一郎不放手呢?
北川秀也很疑惑。
難道自己就因為長得更年輕,更帥,說話更囂張一點,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尊老愛幼,因此就那麼不被看好麼?
河出靜子花了幾個小時,從頭到尾給他們解釋了一番,兩人才大概聽明白了。
這不僅是日本文壇的“天下第一”之爭。
亦是像加藤周一所說的,日本文壇的未來發展之爭。
以後決定一切的是北川秀為代表的新派文學家,還是穀崎一郎為代表的守舊派文學家。
就看這一次的比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