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求索者與護道者(2/3)_我在日本當文豪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我在日本當文豪 > 第218章 求索者與護道者(2/3)

第218章 求索者與護道者(2/3)(1 / 2)

竹內治離開辦公室時,天早已昏暗的沒有了方向。

下午就開始降落的雪花,在地上堆積成薄薄的一層,微黃的路燈光暈照射而下,在雪地上映出一抹漂亮的金邊。

走去停車場的路上,他不禁數次低頭觀察了下腳下的雪景。

《雪國》的故事裡,雪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而怎麼把大家都清清楚楚的雪景描繪得鮮活生動,這就要看創作者的文字功底了。

竹內治在二十年前去過一次新潟縣。

沒記錯的話,那邊的雪以大、長、淨為特色,正如北川秀筆下所寫的那樣,“無形無邊的雪景在黑夜這個漆黑的容器下,變成了如液體般,能流淌,有形體的事物”。

如果隻是這種對大雪的寬泛性描述,日本文壇的許多文學家都能做到。

可透過新潟縣的大雪,還能窺伺到中雪、小雪的彆樣美感,那就得對雪景這個意象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才行。

《雪國》裡提到的雪景有大有小,而寫小雪時的那些文字給他所帶來的感覺,就和此刻腳下那些鑲嵌著金邊的雪層一樣,有“實體化的質感”。

竹內治反反複複觀察著四周的雪景,又忍不住拿出《文藝》對比推敲,愈發感覺到北川秀文字裡的“真實”與“細膩”。

寫的本質是向讀者傳遞創作者內心深處最細膩的情緒,隻要引起讀者的共鳴,就是好書。

而怎麼最高效的傳遞情緒,就是每位創作者一生都要去追尋的問題。

一直以來,日本文壇普遍認為文字是一個有局限性的工具。

比起視頻、音樂、味道、氣味等其他載體,文字的傳遞力最差,因此創作者該揚長避短,專攻文字的優勢,而不該和其他載體比它們的優勢。

以此為理論基點,想要用文字描繪雪景,遠不如給讀者看圖片來得高效。

長此以往的這種認知作祟下,如今的日本文壇,惟有北川秀還在“北川秀風”的裡嘗試使用“視聽音畫”手法來塑造美感。

這家夥一直在做反人類常識的事情啊!

竹內治感歎之餘,心裡充滿了敬佩和不理解。

明明已經成了文壇的“天下第一”,隻要持續產出,牢牢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大概率會成為一個更成功的“穀崎一郎”。

現在又整出了新花樣來,他難道就真的不擔心馬失前蹄,被人抓住機會拉下神壇麼?

北川秀現在可是日本文壇的一個代名詞。

這事有利有弊。

但代名詞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旦你比從前差一點點,即便新的作品依舊出彩,也抵不住高期待者們的群嘲。

作品出了續集後被噴廢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實跳出來看,很多神作的續集也沒有很差,隻是和首部以及讀者們的高期待相比,它實在無法滿足,因此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負麵效用產物。

繼續前進還是停滯不前。

這是處於山巔之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北川秀顯然從一開始就給出了他的答案。

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讓竹內治膽顫心寒。

“唉,儘我所能,去做一名護道者吧。

如果沒有這樣的作家,文壇就會變成一潭死水。”

成為東大文學部部長的竹內治安逸了許久,自己的生命都快走向儘頭,他早已沒了昔日的銳氣。

但這一刻,這一次,看著地上的雪景,看著手裡的《文藝》,他決定豁出去賭一把!

小林知世最近一直在煩心考博前的“初次測試”。

日本的碩士學曆和2010年後的隔壁一樣,在人才市場上已經沒有那麼強的競爭力了——

即便她是東大文學部的碩士也不太夠。

畢竟這是一個經濟下行,整個國家都進入了蕭條期的時代。

你要想在這種社會謀求一份安定體麵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就必須花費比同時代其他人更多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她必須繼續往象牙塔的頂端而去。

要是考博的話,挑選一篇心儀的文學作品,然後充分認知並理解分析它是首要任務——

日本的文學專業博士生都被要求有極高的文學鑒賞能力。

在筆試前的“初次測試”上,應試者們得針對一篇文學作品,在十名教授麵前進行一場專業的分析演講。

如果演講的不好,那你會連筆試資格都沒!

台燈下,小林知世苦惱的撓著頭發,她的麵前擺放著許多寫有各類文學家名字的小卡片。

從古早時代的紫式部,到現在風靡日本的北川秀、東野圭吾,足足有一百零八人。

要是和學業完全無關,小林知世會想都不想的選擇北川老師。



最新小说: 讓你當血奴,沒讓你覺醒成帝 重生七零,極品老婦靠空間洗白 開掛後,我成了最強馭獸師 甜誘!八零吃瓜嬌嬌被糙漢摁著寵 我的女友是idol 神雕之智能武神傳 他修仙都拿命氪,你惹他乾嘛! 宿命:宿敵 逼死我幼女,重生後手刃渣男全家 穿書變成黑蓮花抱緊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