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兩條道路,兩種人生_我在日本當文豪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我在日本當文豪 > 第221章 兩條道路,兩種人生

第221章 兩條道路,兩種人生(1 / 2)

這些東大文學部的老教授們,年紀大的將近八十,不僅經曆過那個最殘酷的戰爭年代,也一路看著日本從戰後時代到恢複時代,再到泡沫時代,再到如今的蕭條時代。

說是日本曆史中的活化石之一也不為過。

年紀稍小的,譬如剛才和北川秀聊得熱火朝天的那位鵜飼教授,也差不多快六十歲了。

和他們聊文學,聊政治,聊經濟,他們可以跟你扯上一整天。

但討論到年輕人更熟悉的互聯網、電子產品時,即便是他們,也有點兩眼一抹黑,不太能接得上話。

沒辦法,到了那個年紀,再讓他們花費更多心思去接受新事物,實在是太難了。

這一桌十來個老教授,估計湊不出一台最新款的電腦。

聽到北川秀竟然要把他們嗤之以鼻的“互聯網”與他們心目中最神聖的“閱讀”結合在一起,老教授們臉色陰晴不定,紛紛露出不解和困惑的表情。

“閱讀.就和學習一樣。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通過紙質書籍來完成各類知識的學習。

這是自古墳時代就有的傳統習俗。

我不排斥年輕人使用高科技產品,電腦、打字機、手機、隨身聽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的孩子都在使用它們,這確實是科技所帶來的便利。

但便利歸便利,將它融合進正事中,是不是有點太不妥了?”

一向比較能接受新事物,相對其他教授更加圓滑,也更加市儈的鵜飼教授也忍不住皺眉繼續問道。

這次連竹內治都覺得北川秀有點“飄”了。

北川文娛和《北川》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但那是依托在北川秀的名氣,以及優秀的作品之上。

單純論公司,北川文娛和其他出版社及文娛公司相比,那就是弟中弟。

現在公認的行業頭部是河出書房,亦是北川秀長期棲息的出版社。

可即便是以擴展版圖和出海發展揚名的河出靜子,也不敢把什麼電子設備、互聯網與閱讀融合在一起。

這簡直就是在重新定義“閱讀”這個詞彙!

打破常識和認知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但大多時候,做這種事的人都是蠢貨。

竹內治是希望北川秀彆太佛係,好歹拿出一點日本文壇“天下第一”的覺悟,為廣大文學創作者們,為文學界乃至學術界做點事。

但他沒讓北川秀直接一大步扯到蛋啊!

“那就要看鵜飼教授怎麼定義‘正事’這個概念了。”

北川秀很能理解他們的困惑和不解。

正如二三十年後,名叫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席卷傳統汽車市場,在大家最不看好的情況下,逆流而上,成功讓新能源市場壯大成了和燃油市場一樣大的新蛋糕。

確實,即使是發展了數年,新能源汽車依舊有很多問題,依然在高端市場上難以和燃油車相匹敵。

但它也實實在在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向,並非曇花一現的噱頭產物。

電子閱讀亦是如此。

在北川秀的記憶裡,前世00年後,隨著手機和mp3等設備的興起,電子閱讀一下子從小眾娛樂進化成大眾娛樂。

最初的電子閱讀,大家還隻是在論壇、貼吧上為愛發電,不收費,也不計較付出和所得。

能享受到這份快樂的人也很少——畢竟你至少得有台電腦,能上網才行。

可隨著時間推移,互聯網閱讀慢慢崛起,實體出版社和站合作,出版了一本又一本與傳統文學大相徑庭的網絡文學。

那個時候,大家還不覺得這玩意兒能當飯吃,能取代那片更大的市場。

沒想到,當網站改了付費模式,當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發展速度突然增速後,電子閱讀竟然直接取代了紙質書,成了大眾們的第一選擇。

這過程中,甚至連作為中間產物的電子閱讀器都被莫名其妙快速迭代了。

科技的發展永遠讓普通人摸不著頭腦。

“在我看來,閱讀隻是一種習慣,一種行為。隻要是吸收內容,都可以稱之為閱讀。

現在的紙質書以實體書、雜誌、報紙等為主,內容也主要集中在純文學、大眾文學和新聞報導上,有娛樂消遣,也有學術知識。

但不管是什麼樣的載體,什麼樣的內容,紙質書所代表的閱讀模式,其受眾隻能是極小一部分相關人群。”

北川秀看向眾位教授,笑著解釋道,

“學生、部分精英人士、小部分上班族、教育相關行業從事者,全日本1.26億民眾,真正能和傳統閱讀搭邊,且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很少很少。”

這些東西稍微想想其實不難理解,隻是基本不會有人就此事研究的如此細致,還這樣攤開來說。

鵜飼教授下意識反駁道:“可北川老師你的《人間失格》和《伊豆的舞女》在國內就賣出去快1000萬冊了。

差不多每十個日本人裡,就有一個買過.”

“真正讀過它們的人,真有那麼多嗎?”

北川秀笑著打斷了他的狡辯,

“如果不是入圍了諾貝爾文學獎,真有那麼多人會去看《伊豆的舞女》嗎?

要是沒有近期熱爆的同名電視劇,那些駐守在電視機前的大叔大媽們,真的會突然跑去幾年都不會去一次的書店買書嗎?

要不是打響了名氣,從來不看純文學的人真會願意掏錢買我的書嗎?”

那些整天把北川秀掛在嘴邊,逢人就談《挪威的森林》、《老人與海》的家夥,真的有好好看過這兩本書嗎?

還是說他們隻是人雲亦雲,看到周圍的人都在看都在說,因此心裡的從眾心思起來了,才會去了解北川秀呢。

這一連串的反問徹底讓鵜飼教授啞口無言了。

這不是北川秀為了反駁而編造的言辭,是既定事實。

在鵜飼教授的身邊,就不乏這類人,而且還是口口念叨著北川秀的人裡的大部分。

閱讀,或者說傳統閱讀,就是如北川秀所說的那樣,是一個非常小眾化的東西。

這下,這群東大的教授終於明白了。

北川秀不是要改變閱讀的定義,也不是要挑戰傳統閱讀。

他是要用一種全新的媒介傳播方式,把閱讀的定義擴大,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享受進來,讓文字作品能以更大眾化的方式麵對所有人。

而他這麼賭的原因,顯然是認為未來那些電子產品會占據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甚至超過他們手裡的書籍。

“難道北川老師認為,以後老師在學校上課,學生在家裡做題,會使用手機電腦,而不是黑板課本?”

品味到其中含義的一名老教授驚愕的問道。

這想法也太瘋狂了!

他難以想象未來的學生都麵對著一個個手機和電腦,而不是手捧書籍,伏案學習。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十夜 凡人,我真的不是大乘期! 不在乎永恒 某霍格沃茨的密教教主 仙俠:從箭術橫推神魔世界! 蘭香緣 捕魚大亨:從北海道漁村開始 我在前世打造神話命格 滿朝奸細,開局覺醒帝王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