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信?你怎麼也在這裡?”弓子的小腦袋已經探到了阿信的臉上。
“我、我其實我.好吧,我是跟蹤你們倆個過來的。”
阿信支支吾吾了一陣,最後還是誠實的說了原因。
“跟蹤我們?為什麼?”
弓子在她的身邊坐下,另一張桌上的梅吉則沒有看過來,依舊專心致誌的看著《文藝》。
事已至此,阿信索性便把最近的想法和憂慮一古腦兒全說了出來。
聽到好姐妹竟然如此擔心自己和梅吉的事,弓子又感動又無奈。
她和阿信從小一起長大,因性格關係,從小經常受欺負的她一直靠著阿信的保護過活。
後來走上不良少女的路,也是因為那會兒阿信已經在淺草等地混得風生水起。
兩人算是比手帕交還親密的閨房密友。
不過這次和梅吉戀愛,加上想投稿給《北川》,這些都是阿信聽了會全力反對的事,所以她就沒怎麼和阿信講。
沒想到拖著拖著,居然讓阿信覺得這是她要拋棄她,另起爐灶的征兆。
“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弓子感覺好冤枉,便一五一十的把所有事詳細解釋了一遍。
聽完她的話,阿信恍然大悟,隨後又疑惑不定的確認道:“你們真準備投稿給那個.《北川》?”
“是。而且的初稿都已經寫好了!”
弓子從包裡取出了一疊又厚又皺的草稿紙,將它們全部遞給了阿信。
阿信接過一看,上麵赫然寫著《生活在淺草的我們》。
北川文娛本部大樓,《北川》編輯部辦公區。
“薰子醬~這幾份稿件麻煩你幫我審閱一下。”
英俊高大的男人將一摞信封放到實習生薰子的辦公桌上,隨後雙手合十陪笑道,
“拜托啦——今天我和女友有一個重要的約會,必須得早點趕去新宿區!”
“好的,沒問題。鷓鴣前輩您放心交給我就好!”
即將高三的薰子一邊努力備考東大,一邊在《北川》編輯部實習,積累工作經驗。
得知她就是電視劇《伊豆的舞女》裡那個可愛的小舞女後,編輯部的編輯們直接把她當成了團寵。
薰子努力認真的態度也感染到了他們,讓他們更加願意提攜幫助這個後輩。
因此才實習了不到小半年,薰子已然在哥哥姐姐們的“調教”下成了一個比較合格的編輯。
其他編輯每當有事或者忙不過來時,就會找她幫忙審閱稿件。
薰子也不會敷衍了事,而是一份份稿子仔細看完,再寫上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最後整理成冊交給原編輯。
“鷓鴣,你這家夥!”
一名女編輯起身瞪了一眼快速離開的那名男編輯,然後又轉頭對薰子說道,
“薰子妹妹,你要是不想乾就堆著好了,等他明天回來,他自己會處理的。”
“嗯嗯,良子姐姐,謝謝你,我今天挺空的,沒關係。”
薰子甜笑著搖了搖頭。
見她這麼說,看起來也確實沒什麼事,女編輯便不再多說什麼,坐回自己的工位繼續審稿了。
將視線重新放回到桌上,薰子將一大疊信封依次排開,沒有急著先看稿子,而是繼續看起了《文藝》。
她一直在追更《東京人》,在知道故事原型就是北川老師家的女傭敬子阿姨和隔壁的島村叔叔後,她看書的興趣更濃了。
剛才正看到敬子回家,發現兒子離家出走了,女兒弓子和朝子一樣,被人XQ,對方居然還是繼父!
萬念俱灰的敬子生病住院,來照顧她的不是失蹤的丈夫小山昭男,也不是兒女們,而是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的島村先生。
不太靠譜的島村先生這次卻很靠譜,他讓敬子安心養病,清和兩個女兒的事情全部交給他來辦。
沒過幾天,島村先生便從即將要去北海道的輪渡上找到了離家出走的清。
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清很乖巧的跟著島村先生回來了。
另一邊,XQ了朝子的小製片人被島村先生找的警察抓了起來,又借著北川老師的社會關係,一整個不正常的利益條線全部被摧毀。
那家娛樂公司的社長也被判刑,還得賠償朝子等類似的少女一人近一百萬円的精神損失費。
至於受到小山昭男傷害的弓子,也在島村先生的開導下走出了房門,決定改頭換麵,用新名字去島村先生的老家大阪生活讀書。
在島村先生的協助下,清和弓子也破鏡重圓,恢複了之前的關係。
敬子一覺醒來,從醫院走出,發現糾纏自己一生的許多問題突然都解決了。
她看著醫院門口手捧鮮花的島村,忽然意識到,原來這就是“東京人”的生活。
然後她接受了島村先生的求婚。
最後這一章的章節名,北川老師用了“奔向天空和海洋”。
讀到這裡時,薰子突然感受到了這個標題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力。
“.當《螢之光》的音樂聲傳來,宛如婚禮進行曲般的音樂響動的時候,敬子忽然淚流滿麵。
她衝過來一把抱住了島村,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謝謝你!這些年來,我的腦海裡一直在幻想著這樣的情景,在醫院時,要不是你在,我真想一了百了.’
兩人仿佛以高天薄雲間的月亮為軸心轉了個圈,向著最美好的‘東京人生活’而去。(全書完)”
一字一句讀完了《東京人》的完結章後,薰子的心情久久沒能平複下來。
大家都說北川老師的不僅好看,後勁還大,讀著讀著,不自覺就深入其中,難以自拔了。
薰子對此深以為然,每次看完都恨不得把推薦給周圍的所有人!
隻是每次看完北川老師的後,她心裡還會升起一陣又一陣挫敗感。
為什麼北川老師的能寫的那麼好啊。
明明她就像弟子一樣跟著在北川老師身邊學習了那麼久,卻偏偏什麼東西都沒學來。
“好苦惱”薰子敲了敲小腦殼,歎了口氣後,收拾了下心情,將《文藝》小心放好,開始審閱起眼前的一大堆書稿。
和北川老師相比,這些新人作家的文實在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