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韻兒微微蹙眉,她看著眼前的這個姑娘,正要開口詢問,一旁的蕭恒已經笑著說道:“這是範陽盧家的女兒,範陽盧氏,仰慕李府公神武,因此想要結下這門親事。”
說著,他看了看薛韻兒,開口問道:“夫人,這對於範陽盧氏來說是好事情,對於江東李家來說,也是好事。”
聽到範陽盧氏這四個字,薛韻兒微微皺起的眉頭,也舒緩了下來。
蕭恒說的並沒有錯,甚至已經說的相當客氣了。
因為他口中的東南李家,也就是李雲這一家,在此之前,並沒有門楣可言,甚至連個家族都算不上,但是往後,是一定會成為東南最耀眼的一個門戶的。
但是這個門戶太低。
說白了,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再怎麼厲害,也不過是鄉巴佬,暴發戶。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跟高門大戶結親,從而抬高自身的門楣,也就是說,這些高門大戶家的女兒,或者說他們的姻親名額,天然就有附加價值。
範陽盧氏,就是典型的高門大戶,而且是高門大戶之中的頂級門楣,這樣一個大家族,願意將族中女子給李雲做妾,哪怕隻是庶女,傳將出去,也足夠讓李雲以及李家,聲名大噪。
東南李氏的名頭,也能夠傳播出去。
“範陽盧家的姑娘。”
薛韻兒輕聲說了這麼一句,然後抬頭認真看了看眼前的女子,先前的不快,已經消失不見。
在這個時代,高門大戶出身的女子,的確天生就要尊貴一些,更要緊的是,這種尊貴,並不是這些高門大戶自封的,而是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認可的。
薛韻兒的出身,可以說是寒門,這會兒並不覺得眼前這個盧家女有什麼傲氣的地方,她正要繼續說話,詢問眼前這個藍衣盧家女的姓名,外麵的李雲已經大步走了進來,他直接走到了薛韻兒身邊,拉著薛韻兒的手,然後看了看眼前這個盧家女子,隻飛快的看了一眼之後,便抬頭看向蕭恒,笑著說道。
“少將軍來的好快,我這才回來半個月,少將軍就趕來了。”
李雲個子高,走路也快,他走到薛韻兒身邊說完話,蕭恒才反應過來,連忙低頭抱拳行禮:“見過李府公。”
聽到李府公三個字,這個盧家女也抬頭看向李雲,愣神了一兩個呼吸之後,這才微微低下頭,欠身道:“妾身盧宛,見過府公。”
李雲隻是看了看她,微微點了點頭,便上前扶住蕭恒,開口笑道:“少將軍太客氣了,這裡是李園,又沒有外人,不必稱呼官職,況且我也不再是什麼府公了。”
蕭恒看了看李雲,搖頭道:“這一路從範陽過來,在下著實見識了不少,尤其是過了淮水之後,路過的各州郡,已經少見亂相。”
“過了大江之後,在下對於府公,便更加欽佩了,如今的江南,比起從前的江南,要熱鬨繁華了不少,尤其是金陵城。”
他輕聲道:“金陵城,在下十六七歲的時候來過,現在的金陵,比起那時候的金陵,人數恐怕要多三成以上罷?”
聽他提起這個,李雲有些得意,他伸出一根手指,笑著說道:“一倍。”
是的,從李雲接手金陵那時候算起,如今整個金陵府的人數,已經增加了一倍,從原來的十萬戶左右,增長到了二十萬戶以上。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估計,如果細細統計,恐怕還要更多。
當然了,之所以會有這種結果,就不全是李雲治理的功勞的,更多的是因為中原這幾年,就沒有停止過動亂,先是大旱,再有就是王均平起事,現在更有了梁溫這種軍閥,以至於整個中原的百姓,大量流失,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東逃,逃到了江南道,逃到了金陵府。
人口就是資源,再加上李雲建設新城,需要大量的人口,對於這些流民,幾乎可以說是來者不拒,以至於短短幾年時間,金陵府人口便實現了倍增。
蕭恒看著李雲,讚歎道:“真是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家父這一次除了讓我來金陵給府公送人,還想讓我跟府公好好學一學,家父說,府公在東南,都已經開始自行科考了。”
這位範陽的少將軍感慨道:“這在範陽,在河北道,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各地的節度使,軍頭,在製度建立的程度上,都遠不如李雲,甚至不在一個層麵上。
比如說,大多數地方軍閥,節度使,控製地方的手段,多是通過軍隊,或是通過跟地方官員的利益綁定關係。
而他們跟讀書人之間的關係,多是通過招攬讀書人為幕僚,進入自己的幕府,給自己出謀劃策,理論上也就是個參謀團。
跟李雲在江東建立起來的文官係統,完全不在一個層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