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定兵出東南開始,李雲就沒有想過單線作戰。
因為哪怕朝廷沒有動作,平盧軍也很有可能會做一些小動作。
不能說這個時候,李雲就有完全的把握應對來自外部的所有威脅,但是他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該來的始終要來。
杜謙看著李雲,想了想之後,開口道:“上位的意思是,占取荊襄的計劃不變,依舊是蘇趙兩位將軍去辦,上位自己,去守江北?”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李雲緩緩說道:“我是這個想法,不過具體怎麼辦,還要隨機應變,裴三隻去了青州跟太原,不意味著我們就多這麼兩個敵人。”
“武周的名頭依舊有一些用處,而且我們江東最近太肥,也太惹人注目,說不定就會招來一些彆的蒼蠅。”
杜謙微微皺眉,低聲道:“上位,咱們西進的決定,是不是有些太急躁了。”
“不急躁。”
李雲很堅決的說道:“這個事情,我考慮過很久了,我從北邊剛回來的時候,還找來杜家的三哥詳細問過,以江東現在的財力,我們的極限兵力,差不多就是現在這麼多。”
“再往後拖幾年,也就是這麼多兵,但是再往後拖幾年,便不會有現在這樣的銳氣了。”
說到這裡,李雲看了看杜謙,笑著問道:“看起來,杜兄覺得我們會輸?”
杜謙搖頭:“東南徹底建成一國之後,上位就很難輸了,我隻是覺得,不太好贏。”
從杜謙的視角來看,如今的東南,早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這個新生的王國,充滿朝氣,整體的態勢是積極向上的。
有這樣一個大後方在,就是前線軍隊的堅實後盾,各種人力物力支撐上去,江東軍真正想要大敗虧輸,都是很難的。
但是想贏,也不太容易。
李雲輕聲說道:“工坊這幾年,花了我們大量的資源,一些東西,製出來之後,從來沒有派上用場,我覺得這個時候,已經到能用上它們的時候了。”
杜謙看向李雲,想了想之後,還是搖頭道:“上位,軍事上的事情,我全然不懂,就不多說什麼了,反正以我們江東現在的國力。”
杜謙很是自信,開口道:“我覺得咱們輸不了,至多就是被打回東南,大不了再等上幾年就是。”
李雲看著他,笑著說道:“杜兄先前說,有把握讓中原大亂,現在準備的怎麼樣了?”
杜謙想了想,然後低頭盤算了一下時間,回答道:“這個時候想鬨起來也能鬨,但是想要把事情鬨大,就要等到征秋糧的時候。”
“差不多還要兩個多月時間。”
“嗯。”
李雲也認真琢磨了一番時間,開口說道:“那就等朝廷收秋糧的時候,讓中原亂起來。”
杜謙點頭應是,他猶豫了一下之後,低聲道:“上位,真要打起來,那些人一定會拿名份說事,實在不行,到時候我來起草文書,尊楚王為皇帝,讓楚王給上位也封王,這樣名份就有了。”
李雲笑了笑:“要是打不贏,或者吃了虧,咱們就這麼乾,到時候至少是有個說頭。”
“要是能打贏,那也就沒有必要讓武家人來敕封我們了。”
如果時局需要,李雲還真的會尊楚王為皇帝,畢竟這個時候,他的確缺一個名份。
另一個世界裡,兩位草根出身的皇帝,起初的名份也都來自於他人,漢太祖的漢王是楚王敕封的,明太祖的吳王,是明王敕封。
名份,都是來源於其他政體。
而李雲,沒有這麼一個政體來給他敕封,如果不尊楚王為天子,將來就隻能是自立名份以取天下,難度會相對高一些。
一切,都要等李雲真正跟敵人交手之後,再相機行事。
跟杜謙聊了差不多半個時辰之後,杜謙起身告辭,去做一些糧草方麵的準備去了,而李雲,則是叫了一聲蘇展。
蘇展很快推門進來,低頭道:“上位。”
李雲看了他一眼,開口道:“你去,把孟海,還有鄧陽將軍叫來,讓他們到李園來,我有事情交代。”
蘇展不敢怠慢,連忙低頭道:“是。”
他正準備離開,又被李雲叫住,隻聽見李雲吩咐道:“去把李正也叫來。”
“是。”
蘇展連忙低頭下去了。
幾個人裡,孟海在九司的衙門裡。鄧陽則是在城外的金陵軍大營裡,就屬在城裡的李正離得最近,因此也是李正來的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