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蘇晟,後者立刻站了起來,深深低頭:“上位吩咐。”
“你部立刻從陝州北上,從荊州過襄州,然後兵進鄧州,取下鄧州之後,再加上荊襄五州,山南東道的大部分地方,就已經是我們的地盤了。”
“到時候,我會派遣官吏過來,接手這些地方,將山南東道,經營成我們軍事上的後方。”
“趙將軍,孟青。”
趙成跟孟青都站了起來,齊齊低頭道:“王上吩咐。”
“咱們從均州動身,不要理會鄧州,而是從襄州,直接去唐州,支援黃朝,嘗試著從忠武軍的防線,攻入中原。”
說到這裡,李雲指了指地圖,繼續說道:“按照九司的情報推演,這個時候的朔方軍,應該已經到了晉州附近,距離豫州,隻幾百裡的距離了。”
“而且這一支,大概是朔方軍的主力,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個多月,最多兩三個月,我們就要跟朔方軍碰上。”
李雲輕聲說道:“朔方軍的戰績,咱們都是知道的,這個時候跟他們正麵碰撞,我心裡隻有四五成把握,不過四五成把握,也要去拚一拚。”
“哪怕隻能打個平手,我們在中原站穩腳跟,後麵就會越來越容易。”
“兩年,兩年時間。”
李雲伸出兩根手指,淡淡的說道:“兩年時間,我們要儘力吃下中原,隻要能做到這一點。”
李某人笑著說道:“那麼五年之內,我們就能把大勢給定下來。”
“到時候,開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如果這一次中原戰事不順,先前的優勢便不會存在,到時候我們就隻能退回到現在的地盤上…”
李雲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發展國力,靜待時機。”
一直到這個時候,李雲從來都沒有把話說死過,因為他心裡,對於一戰定天下,也完全沒有把握。
比如這一次,如果他在中原戰場沒有大勝,或者說沒有站穩腳跟,被逼著退回現有的地盤,那麼往後至少三五年時間,軍事上都要相對保守。
到了那個時候,就隻能靠“種田”來慢慢壯大自己,然後靜待時機。
可是幾年之後,軍隊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心氣,江東官員會變成什麼樣子,天下格局會是如何,火藥之類的軍器還能不能這麼奏效,這些都是問題。
李雲是沒有把握的。
有可能,他也沒有辦法改變周滅之後的幾十年亂局,有可能他也隻能在江東,做一個偏安的君主。
但是不管怎麼說,總要去拚一拚,試一試的。
隻要能夠搏到中原戰場的大勝,那麼這一場大招之後,他李某人就可以構想開國的事情了。
不打贏這一場,那就一切成空,隻能回到江東去,去勵精圖治,以待將來。
三個人聽到了李雲的話,都相當振奮,蘇晟深呼吸了一口氣,對著李雲低頭道:“屬下,這就給陳大去信,讓他北上。”
趙成與孟青,也都各自抱拳領命,下去按照李雲的布置去辦事去了。
等到三個人都先後離開,李雲一個人坐在主位上,沉默了許久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向一邊正襟危坐的年輕人,笑著問道:“都記下來了麼?”
這年輕人,正在李雲身邊當文書的張遂,聞言他連忙說道:“回王上,一字不差,都已經詳細記下來了。”
李雲笑著說道:“記下來就好,將來人著史,多半要靠你今日所記。”
張遂聞言,看著李雲,然後微微低頭道:“那臣所記,便是太祖實錄了。”
李雲哈哈一笑。
“也有可能是李賊日記。”
張遂一怔,隨即也跟著笑了笑。
“臣以為今日臣之所記,將來定然要入本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