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謙與姚仲考完了文書之後,對視了一眼。
杜謙很快表態,他放下了手裡的九司文書,然後看著李雲,開口道:“錢的事情,臣去忙活,不過臣想跟上位討要個權柄。”
李雲笑著說道:“你說,你說。”
杜謙微微低頭,苦笑道:“請上位,容臣以新朝的名義舉債。”
李雲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一番,問道:“跟誰呢?”
“鄉紳地主,世族大家。”
杜謙沉聲道:“這些具體的事情,臣去想辦法,無論如何,一定湊齊上位收取劍南的軍費。”
攪動劍南,就是杜謙兄弟倆提起的,杜謙自然知道劍南道的重要性。
劍南道這個位置,天然適合割據,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拿下來,將來西川說不定可能會真的自成一國,即便將來能夠取下來。
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也要比現在,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更重要的是,武周皇帝在西川。
攻下了劍南道,能不能捉到那位皇帝陛下不好說,但是一定能讓武周朝廷逃無可逃。
他們再逃,就隻能逃回關中了,而關中在韋全忠手裡,且不說那位皇帝陛下會不會逃回關中去。
就算逃回去了,武周朝廷也會成為天下笑柄,不複正統可言。
而且,哪怕他逃到了關中去,吃下劍南道之後,李雲再去打關中,就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了。
杜謙自然是打心眼裡支持李雲,攻取劍南道的,因此他也願意,在這個事情上儘心儘力。
李雲想了想,點頭笑道:“那好罷,那好罷,受益兄去舉債就是,借多少,往後兩三年,咱們慢慢還就是了。”
說著,他看著姚仲。
姚仲立刻低頭道:“上位,有了錢,糧食的事情,臣去想辦法,不過,臣需要薛二爺的配合。”
他口中的薛二爺,自然就是薛放了。
薛放現在,還在做糧食買賣,他手裡不一定有很多糧食,但是一定有很多采買糧食的渠道。
李雲緩緩點頭,開口說道:“那好,那這個事情,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不過,也不必太勉強。”
李雲伸手敲了敲桌子,緩緩說道:“如果實在不成,我可以接受,隻取劍州,劍南道剩下的地方,咱們慢慢來。”
劍州,就是劍南道東部的門戶了,取下劍州,就意味著掌握住了劍南道的大門,以後想進就進,誰也擋不住李雲。
杜謙微微低頭:“上位放心,臣二人,一定把這些事情給辦妥了。”
說著,他抬頭看著李雲,開口笑道:“要是年底之前,能把舊周的天子請到洛陽來,明年上位的登基大典,那就合情合理了。”
“誰也說不得上位什麼。”
李雲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些沒有影的事情,不必多說,今天事發突然,二位估計也沒有休息好,先回去休息罷。”
“三天之內,把至少一個月的軍糧,調撥到前線去。”
兩個人拱手應了聲是,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這兩位宰相離開之後,李雲也沒有了什麼困意,他低頭翻看了一會兒文書,然後寫了兩封信,安排了一些事情,才回到了臥房裡,補了個覺。
這一覺,就睡到了第二天上午接近中午時分,他才緩緩蘇醒過來,一醒過來才知道,孟海已經候見許久,李雲這才起身,換了一身衣裳,洗漱了一番。
他沒有去見孟海,而是讓人準備了一小桌子酒菜,準備跟孟海一起吃上一頓飯。
這頓飯設在一間偏廳,李雲先到,等了一小會之後,孟海才被人領到了這裡來,見到李雲正在飯桌上,孟海連忙退了幾步,準備在外麵等候,李雲對著他招了招手,笑著說道:“大中午的,就是叫你來吃飯的,跑什麼?”
孟海這才連忙上前,走到了李雲麵前,低頭行禮:“見過上位。”
李雲招了招手,示意他在對麵坐下,等孟海落座之後,李雲才問道:“昨天夜裡,劍南道的情況,已經報到我這裡來了,你又有什麼事情,一大早跑來見我?”
“主要還是劍南道的事情。”
孟海微微低頭道:“張瓊的長子張邯,次子張慎,俱已經知道了其父遇刺的事情,而且各自都有了動作,尤其是張邯…”
“他駐兵劍州。”
孟海低聲道:“隻要他所部離開劍州,我軍攻下葭萌關的難度就會驟減,這幾天,很有可能就是取下葭萌關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