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劉封隨即對許褚吩咐道:“仲康,你且派人帶趙司馬去水寨,辛苦他連夜回去。”
“喏!”
許褚點點頭,帶著一臉驚喜的趙凡轉身離開。
趙凡走沒兩步,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又回頭對著劉封道:“將軍,卑職差點忘了還有一事。”
“哦?”
劉封安撫道:“還有何事?”
趙凡拱手道:“張校尉讓我轉告將軍一個消息,孫伯符已經攻下了由拳縣,先鋒繼續南下,兵鋒直抵錢塘境內,說不得已經和會稽軍交上手了。”
劉封臉色微變,沒想到孫策是鐵了心要繼續擴張啊。
“好,此事我已知曉。”
劉封點點頭,叮囑道:“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千萬小心。”
趙凡心中感動,連連道謝:“多謝將軍!”
隨後,劉封親自送他們到門口,等他們走了之後,劉封依舊沒有回屋,而是站在原地思索著。
劉繇這件事情帶給劉封的震驚著實不小。
他原本還想著過江之後該如何分化瓦解對方,然後把劉繇給架空了。
誰能想得到他隻是剛剛陳兵厲陽,劉繇的手下就土崩瓦解了,紛紛爭先恐後的朝著自己搖尾乞憐。
歸根到底,還是劉繇不接地氣,他雖然到了江東三年,卻從來不曾將自己的影響力和控製力深入到地方,甚至就連縣邑都力所不及。
完全是靠了朝廷的名爵,加上江東本地的豪族需要一個共主,才讓他得以支撐到如今。
現在江東的豪強們有了自己這麼個更新更好的選擇,自然毫無負擔和壓力的離開劉繇,轉投自己了。
這也給自己敲響了警鐘,如果自己勢弱,這些豪強有了更好的選擇,也會像劉繇一樣拋棄自己。
所以這次過江,自己可不能被豪強們的擁戴給衝昏了腦袋,還是得給他們摻沙子,分化拉攏,並且扶持親近自己的地方勢力。再加上撤換縣邑級的官員,暫時應該能保證安定地方,征收稅賦等任務了。
天亮之前,趙凡趕回了牛渚,立刻找上了張英,把劉封叮囑要他說的話全盤托出,尤其是劉封說必有嘉獎等話,聽的張英心花怒放。
不過趙凡把關於自己的那部分全部隱瞞了下來,對於張英等人,趙凡心裡也是極為複雜的。
一方麵,他感激張英在他落魄時拉了他一把,還給了他過江麵見征南將軍的機會。
可同樣,他也有些不齒張英等人輕易背叛劉繇的行為。
更糾結的是,換到他自己,又對劉繇一肚子怨氣。
自己為他殿後,困守孤城,給劉繇爭取了不少時間,可劉繇卻絲毫沒有獎賞他的意思。
這趙凡既憤怒又不解,最後還是張英給他解了惑,無非是因為他出身不好,並不是士族,而且還是江東人。
看著張英欣喜若狂的樣子,趙凡也忍不住想起了自己之前在劉封麵前的樣子,不禁有些羞愧。
你趙凡又有什麼資格看不起張英,就在剛才你也把劉繇給賣了個乾淨啊。
張英沒有注意趙凡的複雜心理,尤自沉浸在欣喜之中:“賢侄,你且去休息吧,明日或許還有要你出力的時候。”
對於趙凡的勇武,張英可是相當肯定的。
有這麼個猛士在自己身邊,他也能心安許多。
無有獨偶,劉繇在這個夜晚也沒有睡著,而是站在院中沉思。
此時天氣已經變冷,南方雖然好些,但劉繇自己的身體卻並不太好。
不多時,就輕聲的咳嗽了起來。
他的兒子劉基看見之後,趕忙從屋內取出披風,想要給老爹披上。
劉基是劉繇的嫡長子,母親是泰山士族嫡女,姿容秀麗。
劉繇自己也頗有風采,因此劉基小小年紀,就生的粉雕玉琢,光看容貌很是可愛。而且此子也很聰慧,五歲開蒙,又從小孝順,素來是劉繇的心頭肉,一直以來都是他炫耀的資本。
可今晚,他突然覺得自己對這兒子的喜愛消退了。
怎麼看怎麼不爽。
原因自然是很簡單,因為劉基的年齡,也就比駐兵厲陽,厲兵秣馬的劉封小了一歲而已。
看見劉繇突然甩開了自己遞上的披風,劉基顯然被自己的父親給嚇到了。
其實劉基也算是不錯了,日後深受大魏吳王寵愛,一路擢升,從驃騎將軍東曹掾開始,經輔義校尉升至建忠中郎將。
等到孫權被曹魏冊封成為吳王後,又給劉基授了大司農,遷郎中令。
最後大魏吳王變成大皇帝之後,劉基更是同丞相顧雍分平尚書事。
這等於是半相了。
隻可惜,現在他還是個十二歲的孩童,什麼都不懂。
劉繇看著委屈到掉眼淚的劉基,心中長歎一聲。
倘使劉封是我子,江東何足平?
感慨片刻後,劉繇轉身攙起了劉基的小手,帶他回屋了。
畢竟劉封不是自己的兒子,劉基才是。
次日一早,劉封親自出現在了厲陽水寨,並且下令大軍過江。
劉封軍士氣高漲,賈逵所部作為先鋒,在董襲、甘寧,以及厲陽水寨中的小船承載下,第一波五千人(除騎兵營外)全部上船過江。
劉封厲陽水寨到牛渚的距離是是長江下遊較窄的地段,而且此處江水平緩,風浪較小,是最適合渡江的三個地段之一。
往下就是江都至丹徒,往上則是皖口到虎林。
這三處是長江下遊的南北交鋒的必爭之地。
隻說厲陽這段江麵,寬約十二裡地,但舟船的速度要遠比走路快。
即使滿負荷的小船,一個多小時後也已經看見了對岸。
此時的牛渚軍營,士卒全部都呆在了營地中,由各級軍官安撫。
要不然上百條船隻這麼大的船隊渡江,不可能不引起牛渚守軍的防備。
當厲陽船隊接近牛渚後,對方水寨打開,卻隻有三五條小船出來,朝著厲陽船隊搖旗,隨後引導著船隊依次駛入水寨。
等到船隻靠岸之後,劉封軍部屬紛紛登陸,開始在張英部將們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展開接防。
在劉封軍登陸了之後,江東軍內部才傳開了消息。
原來是征南將軍劉封過江,前來支援他們了。
牛渚守軍們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不但沒有嘩變,反而士氣當即一振。
在劉封到來之前,牛渚守軍的士氣其實已經相當低迷了。
困守一隅,還東西皆敵,友軍貌合神離,上至張英、樊能、於麋,下至士卒小兵,都有無依無靠之感。
因此,眾人看見劉封軍渡江的第一反應不是戒備,而是大喜。
牛渚防線總共分為兩層。
第一線是江防,是建立在牛渚山上的,牛渚磯瀕臨長江的東岸,而過江的西岸就是橫江津和當利口。
而牛渚山位置最為重要,不但是江防所在又有地形優勢,而且還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軍械物資,是後勤庫存所在。
孫策就是遲遲攻不下牛渚磯,才一直無法突破長江防線的。
在原時空中,孫策後來也是靠了周瑜、周尚的偷襲,才前後夾擊,攻下了牛渚磯。而牛渚磯一下,橫江津和當利口也就無法再堅持,頓時兵敗如山倒。
因為牛渚磯是江防第一線,因此劉繇軍水寨也正是建立在這裡。
劉封軍上岸之後,接防了整個牛渚磯,不但控製了江防,也同時控製了牛渚磯上的金庫、武庫、糧庫等各式倉庫。
到了這一步,劉繇就是醒覺過來,而且有兵馬可以調用,也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牛渚防線的劉繇軍有近兩萬人,其中半數多一萬三千餘是精銳,其他六千餘是在香草河之戰後補充的新兵。
這些兵力被分配在牛渚磯、橫江津和當利口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