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莫名其妙的自信。
劉封心中罵了一句,隨即詢問道:“孔明,摧鋒軍和挽瀾軍如今態勢如何?公瑾那裡準備的怎麼樣了?”
趙雲所領之軍,是劉封欽定的下一批王牌軍,雖然物資、器械、人員上還有缺陷,但也得到了超過其他諸軍的待遇和補充。
最重要的是,劉封特地給賜予了名頭——挽瀾軍。
寓意為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
同時,劉封也賜下一麵大旗,上書挽瀾兩字。
趙雲大喜,且發自肺腑的喜歡這個名字,當即代表全軍拜受此名。
諸葛亮當即答道:“摧鋒軍駐紮厲陽,已是甲級戰備,三天之內即可整軍參戰。挽瀾軍駐紮在蕪湖,不過此時還在訓練之中,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完成動員集結,補充物資,投入戰場。”
“公瑾自年初開春,就已經收複了周遭的山越部族,此時兵力也集結於鄱陽一帶,動員時間不大致與挽瀾軍相當,最多不會超過十五天。”
諸葛亮著重講述了兩個王牌軍,以及最接近戰場的豫章部署:“賈逵所部位於會稽北部,此時正分散於各地清剿山越,成果不小,進展很是順利。但如果要將他們轉投到荊州戰場,恐怕得需要三十至五十天時間。”
劉封了然的點點頭,如今賈逵所部正分散作戰,光是脫離戰鬥,重新集結就需要大半個月了。
“高順所部就暫時不需要了。”
高順所部如今處於會稽南部,必要時刻並不是不能支援荊南的,隻需要向北經豫章,然後再入長沙,即可抵達臨湘城外。
隻是這一路可不好走,所以不到緊要時刻,也不必調動高順所部。況且即便不算上高順所部,隻要加上周泰、甘寧等水軍兵力,總動員規模已經超過十萬人了。
劉封起身在室內走動起來,顯然是在思考要不要下達動員令。
動員令並不是那麼好下的,一旦下達,各種開支的增加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會打斷駐軍在各地的部署和任務進度。
“讓他們先開始補充物資。”
劉封最終也沒下達動員令,而是做了一個鋪墊:“按照戰備程度供應,等到物資補充完畢後報告我一下。”
“喏。”
諸葛亮領命之後,準備告退。
就在這時候,陸遜卻恰好從外麵推門而入。
“伯言有事?”
劉封看了過去,發現陸遜神情不太對勁:“發生什麼事情了?”
陸遜快步走到劉封跟前,將手裡的帛書打開遞上:“主公,周崇為劉勳所殺。”
“周崇!?”
劉封一時之間竟然沒想起來具體是誰,但聽到劉勳這個名字,也意識到這應該是廬江名士。
陸遜接著補充道:“周郡守很可能已經知道此事了,其從父為劉勳所殺,他作為家中晚輩,必然會有複仇之念,主公當早做準備。”
劉封聽到這裡,立刻恍然。
確實如陸遜所言,周崇為劉勳所殺,周瑜於公於私都要上書請戰了。
忽然,劉封眼前一亮。
他之前就有所動搖,想要將開戰時間提前,隻是沒有一個好借口。
現在這借口不就送上門來了嗎?
“孔明、伯言。”
劉封當即下了決斷:“按照預定計劃,開始動員。十日之內,我要第一批大軍能夠出動。”
諸葛亮,陸遜同時躬身拱手作揖:“喏!”
劉封一聲令下,整個揚州的軍政體係開始飛速的旋轉起來。
大量的糧食、稻草、軍械、器械補充入軍隊,征調的民夫開始集結。
這次大戰規模實在太大,即便有長江溝通,也需要不少民夫進行裝卸啟運等工作。
不過在劉封的授意之下,征調的民夫儘量集中在了江北旱情嚴重,水利又不發達的地區。
征調這些地區的青壯,不但能夠達到以工代賑的效果,而且還能有效的減輕這些地區的糧食消耗總量,給糧食輸送係統減輕壓力。
太史慈此時人在曆城,在劉封做出決定後的第四日晚間,收到了來自吳縣的命令。
太史慈看完命令之後,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摧鋒軍麾下將佐以及水軍將校悉數前來郡府議事。
曆城眼下並不是九江郡的郡治所在,但它之前卻一直都是九江郡的郡治,故此城內依舊保留著一整套郡府建築。
這也給太史慈等將校帶來了方便,非戰時不必常居住於營壘之中。
很快張遼、徐晃、徐盛、周道、呂範、於茲以及各自所部的副將悉數到場。
水軍將校周泰、蔣欽、董襲、甘寧、朱桓、淩操等將也都悉數抵達。
等到人齊之後,太史慈將劉封的命令下發,傳給諸將驗看。
諸將驗看無誤之後,一起向著太史慈行禮。
“主公既已下令,那我等自然遵命而行。”
太史慈先強調了從令,隨後轉向周泰問道:“周校尉。”
“末將在!”
周泰起身拱手。
如今水軍將領眾多,但周泰、蔣欽、董襲、甘寧四人的資曆最老,地位也是最高,麾下士卒最為精銳,戰艦也是劉封、劉備軍中首屈一指的新銳大艦。
太史慈捋須問道:“按照計劃,大軍三日整備,四日後,以汝為先鋒水軍都督,統領水軍先行開拔,為大軍打開長江通道,汝可有疑惑?”
周泰等水軍將領的任務是第一階段中最為重要的,在預定計劃中,周泰、蔣欽、董襲、甘寧四將,將會為全軍先鋒,任務就是肅清長江航道,為後續大軍水路輸送打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