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隻是十日不到的時間,就已經安全的從臨湘城下撤離,距離巴丘也不過一兩日的距離,這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不迅速了,諸將也著實儘力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揚州水軍來的如此之快,蒯越還得表揚諸將儘心竭力。
可放到了如今退路被截斷,而且僅僅隻差了數日的時間,蒯越這麼教訓他們,諸將也的確沒法喊冤。
一時之間,大帳之中沉默了下來。
眾人都在思索眼下的情況,一張張臉色都陰沉鬱積。
片刻之後,倒是文聘先開了口:“大都督,都督,揚州艦隊有萬人規模,還俱是大艦,我等水軍不過五千人,船隻儘是小船,即便想要多加人手,也是無能為力。”
荊州士卒多習水性,擅長操舟,即便是陸軍,也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臨時抽調至水軍,即便不能操舟,也能參與跳幫作戰。
可怎奈蔡瑁留下的船隻太少,還都是小船,想靠人海戰術都很難。
眾人的目光聚焦到了文聘的身上,在荊州軍中,文聘素來以文武雙全的形象著稱。
毫不誇張的說,撇開劉磐、劉武兩個親族將領,文聘就是劉表最為信任的外姓親將,是他細心栽培的未來黃祖。
因此,雖然文聘說了一句廢話,但眾人不但不引以為意,反而全都看向了他。
果然,文聘緊接著就說了下去:“大都督,都督,既然水軍無法退敵,那我大軍是注定過不了江了。為今之計,必須要給大軍尋找出路。”
蒯越恍然,他最早明白了文聘想要說的是什麼。
恰好,他也正琢磨該如何引導諸將。
於是,蒯越當即捧哏道:“哦,此言甚善,隻是不知文將軍有何詳細方略?”
文聘從話裡感受到了蒯越的鼓勵,當即起身,走到蒯越身後的大地圖前,指著地圖說明道:“如今我等在江南,想要返回江北已是暫無可能。既然如此,不如退回洞庭湖以南,然後繞道北上,經作唐,取道孱陵,控製公安、樂鄉,然後再找機會渡江。”
文聘所說的乃是通過陸地走廊,從江南接近江陵,然後在控製孱陵、公安、樂鄉等據點後,分批次偷渡過長江,進入江陵城,即便進不了江陵,好歹也有孱陵附近的據點可以暫時據守,不至於徹底瓦解。
可這個計劃想要執行,問題也相當的大。
前一個問題還好,難就難在後一個問題上。
大軍此時在巴丘以南四十裡的位置,從此處改道前往孱陵縣的話,需要行軍十至十五天。這還是因為這一帶全是洞庭湖平原,道路好走。
可即便再好走,這也是陸路,遠沒法和水路相提並論。
從巴丘出發,走長江水道的話,僅僅隻需要四、五天就能抵達江陵城下。
如此一來,要想達成第二個問題,那勢必要讓隨軍水軍衝破揚州水軍的阻擊,單獨前往江陵。否則,就隻能棄舟登岸,可要是船隻儘棄的話,到時候又如何渡過大江?
江陵的確有水軍,但也僅僅隻是有水軍罷了。
整個江陵城的水軍不超過一千人,大小戰艦不過百餘艘,純粹是預警性質的艦隊,防的還是益州。
揚州艦隊眼下能封鎖巴丘,未來大概率也能封鎖孱陵。
故此,文聘也僅僅隻是指出有這麼一條路可以選擇,卻沒有力勸大家如此選擇。
話又說回來了,一來眼下的確隻有這一條路,呆在巴丘隻會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二來萬一有人能解決後麵個問題了,那自己這個提議者不就也立了大功了嗎。
文聘說完之後,帳中眾人陷入了沉思。
他們雖然覺得這個策略並非妙計,但也都承認這是眼下為數不多可行的方略了。
巴丘乃是死地,不可久留。
可彆忘了背後還有兩萬餘荊南軍呢。
這兩萬多荊南軍放在平日裡,根本入不了荊北軍的眼,劉磐、劉虎、文聘、黃忠乃至於韓晞都有自信統領本部人馬擊潰對方。
可現在情況卻是不同了,一來對麵多出了個孫策孫伯符,荊南軍在他的指揮之下,戰力有了不俗的提升。二來則是更為強大的揚州軍來了。
這兩萬人哪怕隻給揚州軍打打下手,那也是荊北軍無法承受的。
況且從戰略態勢上來看,荊北軍已經陷入了荊南軍和揚州軍的南北夾擊之中。
可彆小看這一點,在三國中期諸葛亮鹵城之戰大破司馬懿之前,曆史上還從來沒有被敵方兩麵包夾成功之後,反過來擊破敵人的戰例。
由此可見荊北討伐軍此時戰略態勢的危險和絕望。
如果采納文聘的建議,雖然荊北軍依然沒法渡過長江,但至少能夠擺脫如今不利的態勢,隻要能夠成功抵達孱陵,就有了固守待援的希望。
當然了,會不會有援軍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諸君以為如何?”
蒯越的目光在諸將身上掠過,一邊詢問,一邊觀察諸人的神情。
如今荊北軍處境危險,雖然在座的都是荊州的宿將了,但蒯越依舊不敢放鬆,萬一有人想要賣主求榮,眼下可正是最好的時機。
對於蒯越的詢問,黃忠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了文聘。
在真正的曆史上,黃忠這個階段可不像演義裡那麼邊角料,有才不得展露。
事實上黃忠在劉表入荊州,站穩腳跟之後就已經是校尉了,這個時候的校尉可是含金量極高的,同期的時候,曹操手底下的於禁才是個百人都伯,樂進也隻是個屯長。
更彆說黃忠還是極為資深親近的那種老牌校尉,在官渡之戰當年,還被劉表提升為了中郎將,妥妥的劉家嫡係。
黃忠不但和文聘一樣,是劉表親手從中層發掘,大力提拔的親信,而且還跟劉磐的關係十分良好。
兩人一直被劉表搭配使用,劉磐為主將,黃忠就為副手,配合的效果居然相當不錯,後來劉磐入侵豫章,黃忠就在他麾下作戰,一度侵襲的華歆很是難受。
要不是孫策直接提拔了太史慈到豫章獨當一麵,劉磐的表現無疑會更搶眼。
隻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後來蒯越、韓嵩、蔡瑁等人裹挾劉琮,舉荊州而降後。文聘得到了曹操的欣賞,引為心腹,而黃忠則沒進曹操的青眼,被打發去了長沙臨湘擔任長沙都尉。後來在赤壁之後,黃忠才在荊南投降了劉備,被求賢若渴的劉備拜為重將。
黃忠此時在荊州武將之中,地位還是相當高的,撇開親族大將不提,他的地位僅次於文聘,比韓晞等人還要高出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