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蒯良歸順_我父劉玄德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曆史軍事 > 我父劉玄德 > 第487章 蒯良歸順

第487章 蒯良歸順(1 / 2)

劉封在這時候問起這兩人,自然是彆有深意的。因為不論是觀丁父,還是彭仲爽,都曾做過俘虜,都是被俘虜後為新主出力,功德圓滿的。

蒯良熟讀經典,才高學深,自然不會不知道觀丁父、彭仲爽兩人,更不會聽不懂劉封的暗示。

蒯良此時心中也是異常糾結,十分矛盾。從蒯良本心來說,他是推崇從一而終的忠貞,可現實又讓他不得不考慮到家族。況且蒯良如今的官職是南陽太守,這樣兩千石的職務,可是正經的朝廷命官。

這也意味著蒯良有兩個主君,一個是舉主劉表,而另一個則是天子。

如今天子的名分,自然就在曹操和劉家父子的手中。

這也意味著劉封也是蒯良事實上的主君代言人,這無疑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劉表的主君身份。

這就是神奇的東漢兩元君主製。

蒯良必須同時向天子和劉表效忠,而當天子(或掌握了天子名分的權臣)和舉主之間發生衝突時,情況就會變得非常複雜。

因為士族大家的利益,使得並沒有天子一定大於舉主的潛規則存在,而是變成了具體情況具體解決了。

這也是終東漢一朝,天子和士族之間爭鋒的最大戰場。

毫不誇張的說,漢桓帝興起第一次黨錮,就是和這個問題息息相關。

眼看著蒯良說不出話來,卻也沒有激烈的反應,劉封心中暗喜,乘勝追擊道:“觀丁父乃是楚地鄀國俘虜,楚武王卻不以其身份鄙薄,而以才施用,拜為上將軍。後為楚國大小十數勝,攻克州、蓼等地,使隨、唐等國歸服於楚國,使得楚國得以名揚中原。而在楚國內部,其又向南征討眾多蠻夷,為楚國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若是觀丁父愚忠於鄀國子,而以此拒絕了楚武王的邀請,那天下還有人可知觀丁父之賢嗎?”

觀丁父是鄀國人,被楚國所俘虜,而這個鄀國所在,正是如今的鄀國縣,距離襄陽不過區區百裡而已。

蒯良的眼睛微微一顫,顯然是將劉封的話給聽了進去。

“良叔父,彭仲爽也非是楚國人,其人乃是申國俘虜,可其為楚文王所請,出任令尹,執掌楚國朝綱,為楚文王吞並申、息,脅臣陳、蔡,一舉將楚國的影響力拓至汝水,震動中原。”

劉封再接再厲道:“觀丁父、彭仲爽皆非楚國人,卻在楚國得以施展自身才華,震驚天下,名垂青史。楚惠王時,太師子榖還曾以觀丁父和彭仲爽為例,向其說明任用人才不應計較其出身貴賤,可見兩人青史之名,三百年而不滅。”

“叔父難道就甘心一身所學,儘付東流嗎?”

劉封說到動情之處,慷慨激昂道:“如今乃是大爭之世,不僅是君擇臣,臣亦可擇君!叔父賢名,封於徐州時就有耳聞,隻恨不能與叔父親近,日夜提點。如今封至襄陽,得此天予之機,實不願錯過也。懇請叔父三思。”

說完後,劉封起身衝著蒯良躬身行禮,大有一副你不同意,我就不起來了。

劉封這番話,沒有一個字明著勸蒯良背棄劉表,可字裡行間,卻又沒有一處不是在暗示對方。可謂是費儘心機,用心良苦。

這一番心思,蒯良並非石人,又不是蠢人,如何能聽不出來。再加上眼前劉封又擺出了一副無賴的模樣,頓時讓蒯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像蒯良這樣拘於禮數的人,天然就畏懼規則破壞者,而且也容易為人所脅。

就像眼前的劉封。

蒯良和蒯越這兄弟倆的性格就很有意思,尤其是蒯越,完全就是一個通用版的賈詡。

有一件事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劉表單騎入荊州的時候,在宜城得到了蒯家兄弟和蔡瑁的全力支持。

當時劉表當真就隻有一個人,一匹馬,而蒯家、蔡家雖然是襄陽大士族,但部曲財貨遠遠沒有如今這般財大氣粗。而占據襄陽的各大宗賊,幾乎每家都有上千人,最大的幾家甚至有幾千部曲。

這些宗賊加在一起,足有三五十家之多,這可就是數萬兵馬。

劉表即便得到了蒯、蔡兩家的全力支持,也不敢說能正麵擊敗這些宗賊。

於是,劉表就問計蒯良、蒯越和蔡瑁。

事實上這三個人裡,不論是機敏,還是多智,又或是善謀,蒯越都是最出類拔萃的那個。

可蒯越卻偏偏不說話。

第一個做出回答的人反而是蒯良。

蒯良的回答十分中規中矩,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

蒯良這是讓劉表修仁德,以仁德安撫百姓,百姓一多,還用擔心財貨、糧食和兵員嗎?

蒯良這話說的對不對?

肯定對。

但在當時不合適,周圍都是擁兵自立的宗賊,北邊南陽郡還有個超級宗賊袁術,哪裡來時間給劉表修仁德,聚百姓?

劉表這可是偷偷單騎一人偷偷跑來的,連荊州牧的招牌都不敢打,因此蒯良的話在當時就隻能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而劉表的反應也很現實,那就是表顧問越。

蒯越當時就回答曰:“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術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武人,不足慮。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越有所素養者,使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繈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術等雖至,無能為也。”

蒯越這番回答可謂是麵麵俱到,同時為劉表玩陰的提供了道德支持。

不是你劉表壞,是你劉表為了荊州百姓要治亂!

蒯越提供了可行的計劃,又給劉表安上了大義的名分,最後還給了戰略分析,可謂是周道之極,滴水不漏。

結果就是劉表大喜曰:“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

這意思就是蒯良的計策緩不救急,蒯越的才是最適合眼下的奇謀。

蒯越想不到蒯良的計策嗎?

顯然不是的,蒯越肯定也能想到,但他更能想到蒯良的計策在現在是幫不上忙的。

所以蒯越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謀劃,可見其能力之強,智謀出眾。

如果僅僅隻是如此,還不足以說他和賈詡有相似度,畢竟出眾的謀士多了,在計策上,荀彧、荀攸、荀諶、沮授、郭嘉、法正、程昱、諸葛亮、陸遜、龐統等等這些人都可以做得到。



最新小说: 修仙:我的天賦有億點強 大乾六皇子,開局遇上昏迷嫂嫂! 陰陽和合功 風投:我能預知未來 替身出逃後,渣男夜夜哭紅眼 妖孽神醫好快活 費倫的刀客 我有一張小醜牌 滅門當天,被陰鷙督主擄回家 三國:被劉備趕走,我截胡孫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