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立於易縣高樓之巔,寒風凜冽,卷起他殘破的衣袍。
城下,袁紹的大軍如潮水般湧來,喊殺聲震天動地。他低頭望去,曾經繁華的城池已化作一片焦土,火光映紅了他的雙眼。
他知道,自己已無路可退。
遠處樓台林立,其中不乏精銳甲士,隻是這些人都已經背棄他而去,投降了袁紹。
就在兩個時辰之前,公孫瓚看見城外火把信號,誤以為是自家兒子搬來了張燕的援軍。故此,他不顧鄒靖的激烈反對,執意帶著最後的家底出擊,想要裡應外合,再破袁紹。
可讓他絕望的是,城外的火把信號竟然是袁紹所放,對方猜到了他和自家兒子的聯絡方式,並以此設下陷阱,將公孫瓚最後的精銳步騎八千人儘數覆滅。
此時,公孫瓚身邊已經隻剩下了數百殘兵,而易縣已經為袁紹所破。
他緩緩舉起手中的火把,火光在公孫瓚蒼白的臉上跳動,映出他眼中的決絕與不甘。
最後關頭,公孫瓚臉上露出一絲瘋狂的笑容,低聲喃喃道:“我公孫瓚,寧死不辱!”
話音未落,火把已擲向腳下的樓板。
火舌瞬間竄起,吞噬著木質的樓閣,濃煙滾滾,直衝雲霄。
火焰迅速蔓延,公孫瓚的身影在火光中漸漸模糊。
在這火光煙霧之中,公孫瓚仰天長笑,笑聲中帶著無儘的悲涼與憤怒。烈火灼燒著他的身軀,他卻仿佛感覺不到疼痛,隻是緊緊握住手中的長槍,仿佛在最後一刻仍要與命運抗爭。
高樓在烈火中轟然倒塌,公孫瓚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熊熊烈焰之中。火光映紅了整片天空,仿佛在為這位曾經叱吒風雲,席卷河北,打的袁紹乞降的末路英雄送行。
此刻,袁紹正立於易縣城外的高坡之上,身披錦袍,手握馬鞭,目光如炬地望向遠處的易縣。
寒風掠過袁紹的麵龐,帶來一絲凜冽的肅殺之氣。
遠處,公孫瓚所在的高樓已被熊熊烈火吞噬,火光衝天,濃煙如黑龍般盤旋而上,遮蔽了半邊天空。
袁紹微微眯起雙眼,嘴角泛起一絲複雜的笑意。
如今親手覆滅了河北最大的敵手,將兩人之間整整八年的戰事終於落下了帷幕。
“公孫伯圭,汝也有今日。”
火光映照在他的瞳孔中,仿佛映出了昔日的恩怨與爭鋒。他曾與公孫瓚盟誓共分冀州,也曾因利益反目成仇,更因為一次偶然的黑天鵝事件而不死不休。
如今,公孫瓚選擇以如此慘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袁紹心中既有勝利的快意,又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悵然。
身旁的謀士許攸眼中精芒一閃,上前一步,低聲道:“主公,公孫瓚既已自焚,易縣唾手可得,河北大勢已定。隻是主公之誌,當在天下,不可拘泥於河北一地啊。”
袁紹聞言,微微點頭,卻並未言語。他的目光依舊凝視著那衝天的火光,仿佛在思索著什麼。
遠處,高樓的梁柱在烈火中轟然倒塌,火星四濺,如同墜落的星辰。
袁紹深吸一口氣,緩緩轉身,揮了揮手:“傳令下去,全軍進駐易縣,查封府庫,清點造冊,有擾民者,軍法不饒。”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疲憊。
這一次可謂大勝,而且公孫瓚最後的精銳落入了袁紹軍早有準備的陷阱之中,袁紹軍傷亡很小。
故此,袁紹才有底氣喊出不得擾民。
換了其他時候,袁紹雖心中不願,也隻能放任這些兵痞劫掠財貨,最多也隻是再三嚴令不許殺傷人命,若是要求再多,那就不禮貌了。
火光漸漸黯淡,夜幕降臨,袁紹的身影在暮色中顯得格外孤寂。他知道,公孫瓚的死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卻也意味著新的紛爭即將開始。他抬頭望向南方,心中暗自憂愁:“曹劉如今盟約已成,其勢更在公孫之上啊。”
袁紹先前幾波使者前往徐州,劉備卻是在劉封、荀攸、陳登、魯肅、劉曄等人的建言之下,堅守曹劉聯盟,婉拒了袁紹的示好。
此後,他更是在多次聲援朝堂之上的曹操,一起合力給袁紹添堵。
袁紹既羞又惱,更是在心中給劉備狠狠的記了一筆。
雖然惱羞成怒,可袁紹心裡也很清楚,劉備之所以會如此,還是因為懼怕自己。先前劉備主動分割青州,又舉薦袁譚為茂才,同樣也是因為畏懼自己。
之所以會表現的前恭後倨,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公孫瓚行將覆滅,而即便是個傻子也能猜到公孫瓚覆滅之後,自己的下一步就是要南下過河了。
易縣是冀州有名的大縣,人口眾多,城外更是有巨馬水、易水多條大河流淌而過,地處河北大平原中部,土地極其肥沃,是冀州有名的大糧倉。
公孫瓚在這裡屯田數年,倉庫之中竟然積累下了穀三百萬斛。斛為小石,三斛差不多相當於兩石,三百萬斛正好是兩百萬石。
其中大部分都分散在易縣倉儲,以及城外百餘高樓之中,僅有小部分囤積在公孫瓚親自坐鎮的最高樓台裡。
因此,這些糧食幾乎完好無損的落入了袁紹手中,哪怕公孫瓚自焚而燒毀的樓台中那些糧食都有不少幸免於難。
可憐公孫瓚屯田數年,成果卻悉數歸了袁紹。
進入易縣之後,袁紹當晚就迫不及待的將身邊的親信重臣們叫到了身邊。其中包括沮授,田豐,郭圖,許攸、淳於瓊、孟岱、蔣方等人。
隻是袁紹剛一說完,現場又照例分成了兩派。
以沮授,田豐為首的河北派強調如今河北久戰,兵民俱疲,需要一段時日休養生息,恢複民力,養精蓄銳。況且眼下河南曹操、劉備兩雄聯手,實力已然不弱於河北一方。此時出兵,又有大河阻隔,勝固然可喜,可若有閃失,那可是覆軍之禍啊。
河北派的話聽起來相當有道理,袁紹雖然剛剛消滅了他在河北唯一的對手公孫瓚,可他對河北的掌控其實是相當有水分的。
真正能讓他如臂指使的,其實隻有一個完整的冀州,加上半個幽州,半個青州以及僅僅隻有兩郡的並州。
如果休養生息,袁紹不但能夠夯實根基,更能先易後難,先行解決幽州、青州的問題,甚至還能向並州方向擴張,掃清曹操在河北的據點——河內郡。
然而這卻是河南派無法接受的。